一种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919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机桥部件,特别是一种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登机桥是实现飞机与航站楼连接,供旅客安全上、下飞机的一种设备,由于登机桥接泊飞机使用非常频繁,对登机桥的日常检查和维修非常必要,而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登机桥顶部进行维修作业,在登机桥顶部维修属于高空作业,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在登机桥顶部,最外层的外通道上一般比较容易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但对于需要收纳在通道内的若干内通道来说,由于本身结构的局限性,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在没有安全防护装置的情况下,高空作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性,特别是遇到大风、冰冻、雨雪天气不能上登机桥顶部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的安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可伸缩的登机桥通道,该登机桥通道由至少两个通道相互套接而成,所述登机桥通道包括第一内通道以及套接在第一内通道上的外通道,该登机桥通道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该外通道与第一内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换机构,该第一转换机构用于转换第一内通道上安全防护栏的架设高度以使安全防护栏在第一内通道收缩时同步收纳在外通道中且在第一内通道伸出时同步展开在第一内通道上。

所述安全防护栏包括第一安全防护栏和第二安全防护栏,该第一安全防护栏设置在外通道上,该第二安全防护栏设置在第一内通道上。

所述第一安全防护栏包括设置在外通道上背离第一内通道一端的第一立架、设置在外通道上靠近第一内通道一端的第二立架,以及分别连接第一立架上部、第二立架上部的第一横栏。

所述第一横栏为钢丝绳或者链条或者纤维带。

所述第二安全防护栏包括设置在第一内通道上背离外通道的一端的第三立架、设置在第一内通道上靠近外通道的一端且随第一内通道收纳入外通道的第一底座、第二横栏,该第二横栏一端设置在第三立架的上部,该第一转换机构设置在第二立架上以使第二横栏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二立架的上部、第二立架的下部后设置在第一底座上且使第二横栏与第一内通道一同收纳在外通道内。

所述第二横栏为钢丝绳或者链条或者纤维带。

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立架顶部的第一滑轮和设置在第二立架底部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横栏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绕接后设置在第一底座上。

所述第二立架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内通道上的固定板,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固定板上。

所述登机桥通道还包括第二内通道,所述第一内通道背离外通道的一端套接在第二内通道上,所述安全防护栏还包括第三安全防护栏,该第一内通道与第二内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换机构,第二转换机构用于转换第三安全防护栏的架设高度以实现第三安全防护栏在第二内通道收缩时同步收纳在第一内通道中且在第二内通道伸出时同步展开在第二内通道上。

所述第三安全防护栏包括设置在第二内通道上背离第一内通道的一端的第四立架、设置在第二内通道上靠近第一内通道的一端且随第二内通道收纳入第一内通道的第二底座、第三横栏,该第三横栏一端设置在第四立架的上部,该第二转换机构设置在第三立架上以使第三横栏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三立架的上部、第三立架的下部后设置在第二底座上且使第三横栏与第二内通道一同收纳在第一内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装置,在第一内通道与外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换机构,在第一内通道收纳在外通道中时,第一转换机构将架设在第一内通道上的安全防护栏的架设高度降低,并且与第一内通道同步缩入外通道中,而当第一内通道从外通道中伸出时,第一内通道上的安全防护栏通过第一转换机构展开为原来架设高度,本设计在内通道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该安全防护栏随内通道在外通道中同步收纳和展开,使得登机桥通道顶部有连续、整体的防护栏结构,全方位地保护维修人员,并且在登机桥通道的伸缩过程中,安全防护栏随内通道同步伸缩,工作过程简单方便,为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防护栏及转换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的A部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的B部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的C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的D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登机桥顶部同步移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可伸缩的登机桥通道1,该登机桥通道1由至少两个通道相互套接而成,并且相互套接的通道的外侧壁、内侧壁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隙,此处给出两通道的登机桥通道1的实施例和三通道的登机桥通道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而对于三通道或者四通道或者五通道或者更多通道的登机桥都是在二通道的基础上进行延伸。

二通道:登机桥通道1包括第一内通道12以及套接在第一内通道12上的外通道11,本设计中第一内通道12上背离外通道一端设置在登机桥的旋转平台81上,外通道11上设置有登机桥的升降装置82以及升降装置82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83,外通道11上背离第一内通道12的一端与飞机进行接泊,此结构均属于登机桥的常规结构,再此不详细描述,并且不限定升降装置82及行走装置83设置在外通道11上,升降装置82及行走装置83也可设置在第一内通道12上,而外通道11就与旋转平台81连接。本设计在登机桥通道1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2,该外通道11与第一内通道1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换机构31,该第一转换机构31用于转换第一内通道12上安全防护栏2的架设高度以实现安全防护栏2在第一内通道12收缩时同步收纳在外通道11中且在第一内通道12伸出时同步展开在第一内通道12上。

其中,安全防护栏2包括第一安全防护栏4和第二安全防护栏5,该第一安全防护栏4设置在外通道11上,该第二安全防护栏5设置在第一内通道12上。

如图3所示,第一安全防护栏4包括设置在外通道11上背离第一内通道12一端的第一立架41、设置在外通道11上靠近第一内通道12一端的第二立架42,以及分别连接第一立架41上部、第二立架42上部的第一横栏43,第一横栏43为钢丝绳或者链条或者纤维带。

本设计的优选实施例第一横栏43采用的是钢丝绳,在钢丝绳与立架的固定方式上,本设计的钢丝绳在端部进行弯折,并且通过钢丝绳扎头71锁定后形成一套环72,套环72与立架上的定位孔配对后通过螺钉固定,本设计中钢丝绳与各个立架的固定均可采用此方式,在第一横栏43与第二立架42之间还设置有拉杆73,拉杆73前端设置有定位孔用于与套环72通过螺钉配合连接,第二立架42上设置有带通孔的连接轴74,拉杆73另一端插入通孔后通过螺母锁紧,在拉杆73上螺母与连接轴74之间还套接有张紧弹簧75,此结构也可用于钢丝绳与各个立架之间的固定。

第二安全防护栏5包括设置在第一内通道12上背离外通道11的一端的第三立架51、设置在第一内通道12上靠近外通道11的一端且随第一内通道12收纳入外通道11的第一底座52、第二横栏53,如图3-图6所示,该第二横栏53一端设置在第三立架51的上部,该第一转换机构31设置在第二立架42上以使第二横栏53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二立架42的上部、第二立架42的下部后设置在第一底座52上且使第二横栏53与第一内通道12一同收纳在外通道11内。其中第一转换机构31包括设置在第二立架42顶部的第一滑轮311和设置在第二立架42底部的第二滑轮312,所述第二横栏53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一滑轮311、第二滑轮312绕接后设置在第一底座52上,此处的第二横栏53可采用钢丝绳或者链条或者纤维带。

在第一滑轮311和第二滑轮312上均设置有防止第二横栏53脱落的保持板76,此保持板76在第一滑轮311或者第二滑轮312上遮盖第二横栏53。

此处的第三立架51和第一底座52分别对第二横栏53进行固定,第二横栏与第一滑轮41、第二滑轮42绕接来降低原本架空在第一内通道12上的第二横栏53的高度,使其贴在第一内通道12表面,在第一内通道12缩入外通道11内时,贴在第一内通道12表面的第二横栏53随第一内通道12缩入外通道11内,而未收入外通道11的第一内通道12上的第二横栏53仍然处于展开状态,此结构中第二横栏53与第一内通道12同步移动伸缩。

同时,为了第二横栏53在与第二滑轮312绕接后能够顺利地与第一底座52连接,减少中途与通道或者支架之间的接触,第二立架42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内通道12上的固定板421,所述第二滑轮312设置在固定板421上,从第二滑轮312出来的第二横栏53处于第一内通道12外侧壁与外通道11的内侧壁所形成的空隙之间,可以在空隙之间直接与第一底座52连接,减少了第二横栏53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进而减少了磨损。

基于二通道的设计,如图1、图2所示,本登机桥的三通道设计如下:登机桥通道1还包括第二内通道13,所述第一内通道12背离外通道11的一端套接在第二内通道13上,三通道中,升降机构82及行走装置83设置依然设置在外通道11上,而第二内通道13上背离第一内通道12的一端设置在登机桥旋转平台81上。

安全防护栏2还包括第三安全防护栏6,该第一内通道12与第二内通道13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换机构32,第二转换机构32用于转换第三安全防护栏6的架设高度以实现第三安全防护栏6在第二内通道13收缩时同步收纳在第一内通道12中且在第二内通道13伸出时同步展开在第二内通道13上。

其实施方式及运作过程与第二安全防护栏5类似,第三安全防护栏6包括设置在第二内通道13上背离第一内通道12的一端的第四立架61、设置在第二内通道13上靠近第一内通道12的一端且随第二内通道13收纳入第一内通道12的第二底座62、第三横栏63,该第三横栏63一端设置在第四立架61的上部,该第二转换机构32设置在第三立架51上以使第三横栏63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三立架51的上部、第三立架51的下部后设置在第二底座62上且使第三横栏63与第二内通道13一同收纳在第一内通道12内,此处的第三横栏63可采用钢丝绳或者链条或者纤维带。

此处的第二转换机构32可采用与第一转换机构31类似的结构,第二转换机构32包括设置在第三立架51顶部的第三滑轮321和设置在第三立架51底部的第四滑轮322,所述第三横栏63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三滑轮321、第四滑轮322绕接后设置在第二底座62上。同样,第三立架51底部可安装与第二立架42底部固定板421有类似功能的固定板,第三滑轮321和第四滑轮322上也设置有保持板76。

本设计在内通道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2,该安全防护栏2随内通道在外通道1中同步收纳和展开,使得登机桥通道1顶部有连续、整体的防护栏结构,全方位地保护维修人员,并且在登机桥通道1的伸缩过程中,安全防护栏2随内通道同步伸缩,工作过程简单方便,为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