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双层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7911发布日期:2018-06-12 21:45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行器双层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飞行器在飞行出现事故时,为了减小飞行器的损伤,需要对飞行器进行撞击保护,一般采用的是安全气囊来进行飞行器的撞击保护,但是现有的安全气囊都是单层的密闭气囊,在撞击的一瞬间承受的压力过大,且只有一次缓冲作用,可能会导致飞行器损伤,甚至可能直接将气囊撞爆,失去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小撞击力度的飞行器双层安全气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行器双层安全气囊,包括内囊和外囊,所述内囊被包裹在外囊内部,所述外囊的部分囊体和内囊是一体的;所述内囊为密闭气囊,其上设有一个充气口;所述外囊下部设有若干的灌气孔洞。

进一步的,为了气囊的缓冲效果最佳,内囊和外囊均为椭圆形,椭圆形气囊在碰撞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会逐渐增大,使得压力逐渐的得到减缓。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进气的效率,可以在灌气孔洞的孔缘上嵌装有支撑环,将灌气孔洞支撑开。

进一步的,充气口上连接有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双层安全气囊由两层气囊组成,密闭的内囊和开放的外囊,当飞行器失速时,安全装置会控制气瓶对内囊进行起爆充气,内囊起爆后会撑开其外层的外囊,然后在继续在下落的过程中,空气通过外囊上面的灌气孔洞进入外囊内撑起外囊。当气囊撞地时先由外囊撞地进行第一次缓冲,外囊内的气体会迫压放出,使内囊进行第二次撞击。外囊的开放式设计,使得第一次撞击为软性撞击,接下来才是内囊的缓冲撞击,最大化的保护了飞行器的完整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囊,2-充气口,3-外囊,31-灌气孔洞,4-支撑环,5-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

一种飞行器双层安全气囊,包括内囊1和外囊3,内囊1被包裹在外囊3内部,所述外囊3的部分囊体和内囊1是一体的;所述内囊1为密闭气囊,其上设有一个充气口2;所述外囊3下部设有若干的灌气孔洞31。

作为优选的,为了气囊的缓冲效果最佳,内囊1和外囊3均为椭圆形,椭圆形气囊在碰撞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会逐渐增大,使得压力逐渐的得到减缓。

作为优选的,为了增加进气的效率,可以在灌气孔洞31的孔缘上嵌装有支撑环4,将灌气孔洞31支撑开。

作为优选的,便于气瓶连接,充气口2上连接有气管5。

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双层安全气囊由两层气囊组成,密闭的内囊1和开放的外囊3,当飞行器失速时,安全装置会控制气瓶对内囊1进行起爆充气,内囊1起爆后会撑开其外层的外囊3,然后在继续在下落的过程中,空气通过外囊3上面的灌气孔洞31进入外囊3内撑起外囊3。当气囊撞地时先由外囊3撞地进行第一次缓冲,外囊3内的气体会迫压放出,使内囊1进行第二次撞击。外囊3的开放式设计,使得第一次撞击为软性撞击,接下来才是内囊1的缓冲撞击,最大化的保护了飞行器的完整和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