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文档序号:440021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回收方法,特别是酸性水储罐排放气、油品储罐排放气、轻质 烃类物质氧化脱硫醇尾气等的含油气废气的油气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油品储罐、污油储罐、酸性水储罐等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一般向外排放一定量 的废气,还有一些工艺装置如轻质烃类物质氧化脱硫醇装置也排出较多的废气,这些废气 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油气,如不进行有效回收处理,一方面造成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含油气废气的处理方法较常用的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法油气回收技术 等,如黄维秋等在《中外能源》2006年第5期“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文所述,一 般认为常压常温吸收法回收技术宜作为目前首选方案。也可以是一些工艺的组合,如 CN03135766.0公开的油气回收方法中,首先采用增压去热法回收掉大量的油气后,再采用 压力吸收法、压力吸附法、乳化吸附法进一步回收。《炼油设计》第观卷第6期第31 32页介绍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醇尾气处理方 法,采用填料塔进行吸收,该方法采用常规吸收技术,吸收剂采用柴油馏分,吸收油气后的 柴油馏分需进一步处理,该方法受柴油来源和去向限制,如果废气发生源距离柴油的发送 或接收装置较远,相应的操作费用较高。CN200510123016.2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方法,油气 回收过程可分为三部分吸收塔吸收分离一解吸罐解吸浓缩一回收塔吸收回收,设备包括 密闭装车鹤管、油品储运设备、吸收塔、溶剂泵、解吸卧罐、真空泵、回收塔、富汽油泵和贫汽 油泵,同时设有解吸卧罐,其内部设有为2 4层隔板,该隔板均有一定斜度,且方向不同, 坡度为0. 01 0. 02。该隔板上可以焊有若干道低堰板,在隔板的高端设有挡板,中间可选 择设置透气管。在解吸卧罐出口填有除雾填料,底部设有贫吸收剂出口。油气在常温常压 下吸收回收并为间歇式操作,吸收剂采用专用的有机溶剂或成品油。该工艺方法中包括吸 收部分和吸收剂再生部分,吸收剂的成本较高,工艺流程较长。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效果,但综合指标需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经济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方法,本发明采用吸收法回收油 气,吸收剂成本低,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含油气废气的处理过程。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包括采用吸收法回收处理废气中的油气,其中吸收剂为污 水处理场隔油池回收的浮油,吸收了油气的浮油进一步处理。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中,吸收法采用常规气液接触设备,如填料塔、鼓泡塔等,废 气和吸收剂可以并流通过气液接触设备,也可逆流通过气液接触设备。吸收操作温度一般 为10 45°C,液气体积比一般为20 200L/m3,气液接触设备按1 10个理论板设计,油气回收率可以达到85%以上。通过本发明方法油气回收后排放尾气一般不能达到环保排放 标准,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净化后排放,如采用吸附法、氧化法、冷凝法等进一步处理。 排放尾气组成一般与污水处理场隔油池、浮选池排放废气的组成相近,可以合并处理,简化 企业废气处理流程。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中,吸收剂来自污水处理场隔油池的浮油,如石油炼制企业 或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场的隔油池浮油,隔油池浮油的主要组分为烃类物质,对油气具 有良好的吸收作用。浮油可以经过简单的过滤等处理,然后用于吸收油气。由于污水处理 场来水较为复杂,从隔油池得到的浮油组成也有所不同,但对油气均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 吸收油气后的浮油可以按现有隔油池浮油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处理,吸收油气后对浮油的处 理过程基本不产生影响。浮油的后续处理一般包括脱水、蒸馏等过程,在浮油的后处理过程 中,可以分离其中吸收的油气。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中,可以处理的废气种类不受限制,适宜范围广,油气含量较 高的废气均可以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如汽油和液态烃氧化脱硫醇尾气、含硫含氨污水罐 排放气、污油罐排放气、粗柴油罐排放气、粗汽油罐排放气、碱渣罐排放气、油品储罐排放气 和轻油装车过程排放气等。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以隔油池浮油为油气吸收剂,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浮油吸 收剂基本不产生任何成本,吸收油气后的浮油按现有浮油处理方法处理即可,不需单独的 再生过程,油气吸收工艺过程简单(只需一个吸收过程),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均可以明显 减少。


图1为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一种具体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1-污水处理场隔油池,2-隔油池浮油,3-含油气废气,4-吸收塔,5-吸收油 气后浮油处理装置,6-隔油池废气,7-废气吸收后排放气,8-废气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含油气废气3与隔油池浮油2在吸收塔4中接触吸收,吸收了油气的 隔油池浮油进入浮油处理装置5进一步处理,废气吸收后排放气7与隔油池废气6,共同在 废气处理装置8中处理。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技术内容和效果。实施例1某粗柴油贮罐区和污油罐区排放废气,温度40°C左右,总油气浓度为9X IO4 40X 104mg/m3,硫化物浓度为1000mg/m3左右。先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脱除硫化物,氢氧 化钠溶液吸收后硫化物浓度低于10mg/m3,然后采用污水处理场隔油池浮油进行吸收处理。吸收处理装置采用填料塔,填料为0 25mmX25mmX2mm的不锈钢鲍尔环填料,废 气从填料层底部进入填料塔,浮油从填料层上部进入填料塔,气液在填料层中逆流接触,净 化气体从塔顶排出去进一步处理;吸收油气的浮油从塔底排出去进一步处理。填料塔操作条件为液气比为50L/m3,废气的体积空速为SOOtT1JSa 12小时稳定操作后,废气中油气回收率为82% 86%左右。实施例2某汽油氧化脱硫醇尾气和液态烃氧化脱硫醇尾气,温度40°C左右,总烃浓度为 30 X IO4 80X 104mg/m3。采用鼓泡塔,鼓泡塔内中间设置一个气体分布器进行二次气液接触分布,浮油从 塔顶进入鼓泡塔,吸收油气的浮油从塔底排出。氧化脱硫醇尾气从塔底进入鼓泡塔,从塔顶 排出,废气的体积空速为lOOOtr1,液气比为70L/m3,经过12小时稳定操作后,油气回收率达 到 85% 90%。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气回收方法,采用吸收法回收处理废气中的油气,其特征在于吸收剂为污 水处理场隔油池回收的浮油,吸收了油气的浮油进一步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法采用的气液接触设备为填料塔或 鼓泡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气和吸收剂并流通过气液接触设备,或 者逆流通过气液接触设备。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操作温度为10 45°C,液气体积比 为20 200L/m3,气液接触设备为1 10个理论板。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气回收后排放尾气与污水处理场隔油 池、浮选池排放的含烃废气合并处理。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气处理方法为吸附法、氧化法或冷凝法。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剂来自石油炼制企业或石油化工企 业污水处理场的隔油池浮油。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油气后的浮油进一步处理方法包括 脱水和蒸馏。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隔油池回收的浮油经过过滤处理后用于 吸收油气。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油气的废气为汽油和液态烃氧化脱 硫醇尾气、含硫含氨污水罐排放气、污油罐排放气、粗柴油罐排放气、粗汽油罐排放气、碱渣 罐排放气、油品储罐排放气或轻油装车过程排放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方法,采用吸收法回收处理废气中的油气,吸收剂为污水处理场隔油池回收的浮油,吸收了油气的浮油按现有方法进一步处理。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以隔油池浮油为油气吸收剂,在保证良好吸收效果的同时,浮油吸收剂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吸收油气后的浮油按现有浮油处理方法处理即可,不需单独的再生过程,油气吸收工艺过程简单(不需吸收剂再生过程),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均可以显著减少。本发明方法适用于油气浓度较高的废气处理。
文档编号B65D90/30GK102068874SQ20091022002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刘忠生, 王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