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机卧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590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皮带机卧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煤矿用巷道清理装置,具体涉及ー种清理皮带机下面煤矸石的卧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上,需要不断的对矸石进行清理,通过皮带机运走,以避免由于巷道断面的縮小而导致的瓦斯积聚、氧气不足等现象产生。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卧底机械设备,都是用人エ刨,因巷道底板为岩石,硬度较大,采用人工劳动强度大,既费时又费力,生产效率极低。皮带机下面的矸石因空间狭小等难题,即使采用人工都难以及时清理,影响皮带机的正常运行,极大地影响了煤矿生产,因此设计一种皮带机卧底装置具有较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矸石自动清理,使用范围广,能适应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维修方便的皮带机卧底装置。一种皮带机卧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风镐、箱体及气动马达,所述风镐连接固定在箱体上,所述箱体纵向贯通设有大锥齿轮轴,大锥齿轮套设在大锥齿轮轴上,所述大锥齿轮一端啮合有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套设在小锥齿轮轴上,该小锥齿轮轴通过联轴器I连接在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锥齿轮轴通过联轴器II与设置在箱体外部滚筒的滚筒轴相连接;所述滚筒外端面均布有若干个截齿。所述大锥齿轮轴及小锥齿轮轴的输出端分别套设有轴承,该轴承通过套筒及轴承端盖定位。所述大锥齿轮及小锥齿轮键连接在大锥齿轮轴及小锥齿轮轴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既省时又省力,能快速对皮带机下面矸石进行卧底操作,极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I參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带机卧底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上设有风镐2、箱体3及气动马达4,所述风镐2连接固定在箱体3上,參见图2,所述箱体3纵向贯通设有大锥齿轮轴5,大锥齿轮6套设在大锥齿轮轴5上,所述大锥齿轮6 —端啮合有小锥齿轮7,所述小锥齿轮7套设在小锥齿轮轴8上,该小锥齿轮轴8通过联轴器19连接在气动马达4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锥齿轮轴5通过联轴器IIlO与设置在箱体3外部滚筒11的滚筒轴12相连接;參见图3,所述滚筒11外端面均布有若干个截齿13。所述大锥齿轮轴5及小锥齿轮轴8的输出端分别套设有轴承14,该轴承14通过套筒15及轴承端盖16定位。所述大锥齿轮6及小锥齿轮7分别通过键17实现对大锥齿轮轴5及小锥齿轮轴8的扭矩传递。实施例2实际使用时,先由人工把需要卧底的工作面清理好,使该装置能下刀,然后启动气动马达4,风镐2在滚筒11的正前方先进行敲碎,气动马达4通过联轴器19带动小锥齿轮7运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大锥齿轮6转动,大锥齿轮轴5通过联轴器IIlO带动滚筒11上的截齿13切割矸石;滚筒上可设置滚槽,矸石通过滚槽自动落到另ー小皮带机上运走。
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机卧底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风镐、箱体及气动马达,所述风镐连接固定在箱体上,所述箱体纵向贯通设有大锥齿轮轴,大锥齿轮套设在大锥齿轮轴上,所述大锥齿轮一端啮合有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套设在小锥齿轮轴上,该小锥齿轮轴通过联轴器I连接在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锥齿轮轴通过联轴器II与设置在箱体外部滚筒的滚筒轴相连接;所述滚筒外端面均布有若干个截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皮带机卧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锥齿轮轴及小锥齿轮轴的输出端分别套设有轴承,该轴承通过套筒及轴承端盖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皮带机卧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锥齿轮及小锥齿轮键连接在大锥齿轮轴及小锥齿轮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机卧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风镐、箱体及气动马达,所述风镐连接固定在箱体上,所述箱体纵向贯通设有大锥齿轮轴,大锥齿轮套设在大锥齿轮轴上,所述大锥齿轮一端啮合有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套设在小锥齿轮轴上,该小锥齿轮轴通过联轴器I连接在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锥齿轮轴通过联轴器II与设置在箱体外部滚筒的滚筒轴相连接;所述滚筒外端面均布有若干个截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既省时又省力,能快速对皮带机下面矸石进行卧底操作,极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5G45/10GK202414711SQ2012200133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刘奎新, 廖允凯, 王鹏彧, 阮学云, 马治理 申请人:安徽鑫宏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