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式输送机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772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弹起式输送机传送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动力驱动的输送机,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位于两个首尾衔接的输送机之间的弹起式传送平台的输送机系统。

鞋分拣器用于跨越输送带的输送表面转移物品,例如托盘或包装。与输送带跨骑的鞋跨越输送带的宽度横向地移动以将物品推出侧面或者将物品对齐在预定位置处。鞋在输送表面上方从输送带延伸。由于鞋子在输送表面上方伸出,鞋需要在输送带的运载路线运行的末端的间隙以使其绕着驱动链轮或空转链轮移动。当输送带用于将物品输送出输送带的末端并且将物品输送至另一个输送机上时,通常使用定位在两个输送机之间的间隔内的固定传送板。当物品进入和离开传送板时,为防止物品翻倒,特别是具有小的覆盖区(footprints)或底部特征的物品,传送板和输送机之间的间隙必须是小的。但是,如果鞋分拣器的鞋没有被移动至跨越间隙是由传送板设置的输送带的宽度的已知位置,鞋将碰撞传送板并引起损伤。实际上,任何具有突起的输送带,例如链板,都受到被定位成过于靠近输送带的传送板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用于将物品传离输送机的末端的传送组件的一种形式包括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中的每个包括具有钻孔的枢转部分和从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指部。穿过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的钻孔沿着枢转轴线被对齐以接纳转轴。连接部件被连接在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之间使得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一起绕着枢转轴线枢转。

传送组件的另一种形式包括具有钻孔的第一枢转部分和从第一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第一悬臂部分。转轴延伸穿过钻孔并且转轴的直径小于钻孔的直径。转轴限定枢转轴线,当尖端受到向上的力时,第一枢转部分和第一悬臂部分能够绕着枢转轴线自由地枢转远离原始位置,当尖端没有受到向上的力时,第一枢转部分和第一悬臂部分能够依靠重力枢转返回原始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输送机系统包括循环式第一输送带,循环式第一输送带在输送方向上沿着上部运载路线行进并沿着在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端处的转向路径绕着转向元件进入下部返回路径。第一输送带具有外部输送侧,外部输送侧具有从外部输送侧向外延伸的突起。布置在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端处的传送组件接纳离开传送带的物品。传送组件包括具有钻孔的枢转部分和在转向元件上方从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悬臂部分。延伸通过钻孔的转轴限定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枢转轴线,枢转部分和悬臂部分可以通过与位于转向路径上的突起接触绕着枢转轴线枢转远离第一输送带,并且当与突起不接触时,枢转部分和悬臂部分可以依靠重力朝着第一输送带枢转返回。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输送机系统的一部分的俯视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是图1a和图1b的输送机系统的传送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3a和图3b是图2的传送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视图和等距视图;

图4a至图4c是图2示出的当与输送带的突起接触时弹起的和返回至原始位置的传送组件的连续的侧视图;

图5a和图5b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传送组件的包括带凹槽转轴阻挡机构并且被示出位于原始位置和弹起位置的另一种形式的侧视图;

图6是能够用在如图2中的传送组件的辊子承载器的一种形式的等距视图;

图7是能够用在如图1中的输送机系统的弹起式传送组件的包括马达驱动的枢转转轴的另一种形式的等距视图;

图8a和图8b是位于两个输送机之间的双向传送组件的等距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图1b示出了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输送机系统的一部分。输送系统20包括在输送方向26上沿着运载路线24行进的输送带22。突起28从输送带22的外部输送表面30向外延伸。在这个示例中,突起28是沿着导轨32跨骑的推动元件,导轨32跨越输送带22的宽度延伸。在输送带下面的引导件(未示出)接合从推动元件28垂挂的凸轮从动件34,以便当它在输送方向26上行进时引导它们跨越输送带22。代替推动元件,突起可以是从输送带的外部输送表面向上延伸的链板、通道分隔器、或任何其它结构。输送带22在输送带的出口端38处绕着转向元件36(例如驱动链轮或空转链轮)离开运载路线24。循环式输送带22在遵循绕着转向元件的转向路径40后,返回沿着返回路径42的返回路线内。将没有被推动元件28转移走的物品从输送带的出口端38传送至传送组件44上,传送组件44的最上表面46通常是与在承载路线24上的输送带的外部输送表面30共面的。传送组件44是以在输送带的出口端38和传送组件之间的小间隙48悬臂在位于转向元件36上的输送带的上方,以便平稳的传送。

传送组件44在图2中被更详细地示出。传送组件具有从枢转部分52向外延伸的悬臂部分50。钻孔54横向地延伸穿过枢转部分52。转轴56延伸穿过钻孔54。转轴56在相反的端部处被支撑在输送框架内。转轴56在图1a和图2被示出为安装在轴承座58内使得转轴56可以转动,但是转轴56也可以在两端被固定使得其不能转动。在这个示例中,钻孔54的内径大于转轴56的外径,使得传送组件44可以绕着由转轴56限定的垂直于输送方向26的枢转轴线60转动。在传送组件44上的阻挡面62、63与固定阻挡件(例如固定板64)配合操作,固定阻挡件延伸进入位于阻挡件之间的间隔66,以限制传送组件绕着枢转轴线的角向枢转范围。

如图2中示出的,传送组件44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件72上的两列68、69小直径辊子70,连接部件72呈平行于枢转轴线60的连接销的形式。大辊子74被安装在枢轴转轴56上。钻孔54低于连接销72的水平面,使得大辊子和小辊子具有共同的切面76,如图1b中示出的。切面76大体上是与输送带22的外部输送表面30共面的。从输送带22的出口端38传离的物品跨骑跨越位于传送组件44内的可自由转动的辊子70、74。辊子70的第一列68被定位成接近悬臂部分50的远端尖端78,如图2中示出的。小辊子70的第二列69被定位在第一列68和位于枢轴转轴56上的大辊子74的列之间。辊子70的第一列68被示出为在跨越传送组件44的宽度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处被间隔80中断。间隔限定在第一列68内的空的辊子位置,当输送带22绕着转向元件36进入转向路径40且输送带的突起28被定位成经过开口时,空的辊子位置为输送带的突起28提供间隙。然而,如果突起28没有在这些位置,突起28碰撞传送组件44的远端尖端78。

如图2中示出的,传送组件44包括一组横向隔开的侧轨:窄轨82和宽轨83。连接部件72连接相继的侧轨82、83,使得相继的侧轨绕着枢转轴线60一起枢转。在示出的示例中,连接部件72是小直径辊子70安装在上的连接销。相继的侧轨82、83的对形成用于辊子的托架或承载器84。每个承载器能够在承载器的侧轨之间支撑位于每个连接销72上的一个或多个小辊子70和位于转轴56的一部分上的一个或多个大辊子。

承载器84中的一个在图3a和图3b中被详细地示出。这个示例中的承载器84仅具有位于每个销72上的一个小辊子70,并且仅具有用于安装在枢转转轴上的一个大辊子74。悬臂式的指部50从侧轨82的枢转部分52向外延伸。指部终止于弯曲的远端指形尖端78。小辊子70被安装在连接销72上以便绕着销的轴线86自由转动,销的轴线86平行于枢转轴线60。销72的末端有滚花并且被压装到位于侧轨82内的腔88内。小辊子70具有接纳销72的中心钻孔90,大辊子74具有接纳转轴56的中心钻孔91。在辊子的周缘94、95内的开口92、93延伸至中心钻孔90、91以提升辊子的可清洁性。除了将钻孔、销和转轴更多地暴露,开口92、93的径向表面起到类似水轮的叶片的作用,当辊子受到水流或清洁流体时,开口92、93的径向表面使得辊子转动。辊子的转动进一步将销和转轴暴露至清洁流体。两个键形部96、97从每个侧轨82垂下。键形部具有被间隔66隔开的两个相互面对的阻挡面62、63。阻挡面62、63被沿着从枢转轴线的径向延长成形并且限定承载器84绕着其枢转轴线60的角向枢转范围α。由于图3a中示出的角向枢转范围α没有考虑减小承载器84的实际枢转范围的固定板64的厚度(如在图4c中更好地被示出的),其仅是近似的。

若输送带突起28在其开始绕着转向部件36时没有与空的辊子间隔80中的一个对齐,输送带突起28碰撞传送组件44的远端尖端78或辊子的第一列68,如在图4a中示出的。突起28和传送组件44的弯曲的远端尖端78之间的接触向尖端施加力f。力f具有向上分量,向上分量产生绕着枢转轴线的力偶c,力偶c使传送组件44从图4a中示出的第一阻挡面62靠着阻挡件64的原始位置顺时针枢转至第一阻挡面与阻挡件脱离接触的弹起位置。图4b示出了被枢转至第二阻挡面63接触固定阻挡件64的最大枢转弹起位置的传送组件44。阻挡件64在相对阻挡面62、63的固定位置处被附接至输送机框架,使得当传送组件在原始位置(图4a)时,辊子70、74的切面76大体上是与输送带的外部输送表面30共面的。当传送组件44位于第二阻挡面63接触阻挡件64的最大弹起位置处时,传送组件的枢转部分的质心m位于枢转轴线60的输送带侧上(图4b)。通过这种方式,传送组件可以在没有来自突起的力的向上分量的情况下依靠重力逆时针枢转返回第一阻挡面62与固定阻挡件64接触的原始位置,如在图4c中。因此,一旦突起28碰撞传送组件,传送组件从突起28的路线远离,一旦突起28经过传送组件,传送组件返回原始位置。

图5a和图5b示出了传送组件在原始位置和在最大弹起位置的另一种形式。传送组件140具有枢转部分141,枢转部分141具有从钻孔壁144延伸至枢转钻孔144的键形部142。被接纳在钻孔144内的枢转转轴146具有容纳键形部142的凹槽148。位于键形部142的一端处的尾部阻挡面150接触凹槽148的后端面152以限定传送组件的如图5a中示出的原始位置。位于键形部142的另一端处的前部阻挡面151接触与凹槽的后端面152周向隔开的前端面153以限定传送组件的如图5b中示出的最大弹起位置。因此,凹槽的后端面152和前端面153起到限制传送组件140的角向枢转范围的阻挡件的作用。凹槽148和键形部142的周向延伸程度确定角向枢转范围。传送组件140还被示出具有类似于在图3a的传送组件中的键形部96、97的键形部154、155。因此,图5a和图5b的传送组件140可适用于与有凹槽的转轴146或固定板64一起使用以限制角向枢转范围。当然,没有垂下的键形部154、155的另一种形式也是可能的。

在图6中示出了整体式承载器100,为了清晰显示,移去了辊子和连接销。整体式承载器100具有面对的侧轨102、103,侧轨102、103通过整体连接部件104或以平板条形式的横梁连接。整体式承载器被模制或者加工成单件。

在图7中示出了传送组件的另一种形式。除了枢转转轴108不是被动的而是被驱动的,被示出的传送组件106与图2中的传送组件相同。通过耦合器112耦合至转轴108的马达110转动大辊子114,大辊子114被紧密地接纳在转轴上,例如通过压装。被驱动的大辊子114有利于在传送组件106上方传送物品,并且被驱动的大辊子114可以特别有效地用于当进给输送带被停止时阻止物品被搁浅在传送组件上。穿过侧轨117的钻孔115足够大以允许承载器绕着枢转转轴108自由地枢转。

在图8a和图8b中示出了双向传送组件116。传送组件116具有枢转地附接至枢转转轴118的相反定向的承载器。双向传送组件116被定位在位于上游输送带120的出口端和下游输送带121的进口端之间的间隔内,上游输送带120和下游输送带121行进在同一输送方向122上。在这个示例中示出的双向传送组件116的上游部分124与图2的单向传送组件44相同。上游部分124和下游部分125在枢转转轴118上背靠背布置,下游部分125的每个远端尖端119的远端末端延伸远离上游部分124的枢转部分。下游部分125与上游部分124类似,但下游部分125被示出为与上游部分124相比具有较少的辊子和承载器。但是,取决于应用,下游部分125可以具有与上游部分124相比相同数量或更多数量的承载器和辊子。上游部分124与参考图4a至图4c中对于单向传输组件44的描述的上游输送带120及上游输送带120的突起126配合。当双向传送组件116的下游部分125被绕着转向元件(例如空转链轮组128)的突起126’从下方撞击时,双向传送组件116的下游部分125绕着枢转转轴118沿图8b中的逆时针方向127枢转。来自突起126’的向上的力f’将下游部分弹起远离下游输送带132。在弹起的下游部分125被突起126’越过后,重力将传送组件的下游部分枢转回到与下游输送带的顶部输送表面132对齐的原始位置。如同上游部分124,下游部分125具有键形阻挡面,键形阻挡面与被固定至输送机框架的固定阻挡件136配合以限制承载器的枢转角度。

虽然已经关于示例性的形式相当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其它形式是可能的。例如,弹起式传送组件可制造成不具有大辊子、或者不具有小辊子、或者完全不具有辊子。传送组件可以具有当传送组件被输送带突起碰撞时向上枢转的平的顶部表面。在另一个示例中,辊子可以是从周缘到其钻孔不具有开口的圆筒形。或者辊子可以是具有到钻孔的足以用于清理辊子、转轴和连接销的开口面积的螺旋形形状的。因此,如这几个例子建议的,权利要求并不意味着限制所描述的形式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