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斜面转盘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277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双斜面转盘传送带,更具体地,涉及带式输送机和转盘传送带被连接移送行李的行李处理设施中,可防止因投入到转盘传送带的行李和移送到转盘传送带的行李间冲突的跌落及破损现象,且可在转盘传送带以复层以上装载行李的双斜面转盘传送带。



背景技术:

通常,在机场构建运输处理行李的输送线(设施)。安装在这些输送线的最后阶段,将行李按目的地分类或收取的用途,在一定空间旋转的闭合环路形态的旋转型输送机为转盘传送带。

但是,在输送机和转盘传送带接合部,具有行李跌落破损行李的问题、装载量被少移送的问题等。

此外,斜面转盘传送带由带式输送机在转盘传送带内侧连接的形态,即内切形态构成,所以,具有占有安装转盘传送带层的很多空间,且安装费用高的问题。

因此,需要根据输送带安装的空间占有少,且可减少安装费用,并且将行李的装载量与斜面转盘传送带相同的多,同时可防止行李的跌落及破损的转盘传送带的装置开发的实情。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少占有根据转盘传送带等输送机安装的空间,且需要少的安装费用,在转盘传送带的顺倾斜、逆倾斜带由区间构成,提高行李的装载量,且不跌落及破损行李的双斜面转盘传送带。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双斜面转盘传送带进行说明。一种双斜面转盘传送带,转盘传送带外侧具备带式输送机,其包括:槽板,被连续地安装多个,使转盘传送带的移送表面形成为闭合环路;接合部,在槽板从带式输送机接收到行李的部位,使槽板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方向向下倾斜;拾起部,在与接合部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使槽板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方向向下倾斜,且接合部和拾起部的倾斜方向可相反。

根据一个侧面,接合部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方向向下倾斜地形成,且可与地面形成20度内外的角度倾斜。

根据一个侧面,与带式输送机接近位置的槽板一侧对应于带式输送机高度,且槽板的另一侧可向下倾斜的构成。

根据一个侧面,还可包括:连接装置,在槽板的下端,调整槽板的内侧及外侧的高度,且槽板包括:滚轴,与槽板同时旋转,且配置在槽板下端;链,配置在滚轴之间旋转槽板;轨道,与槽板隔离地布置,且引导滚轴根据槽板轨迹旋转。

根据一个侧面,连接装置可包括:传达部,一侧固定槽板,另一侧固定链;移动部,与传达部连接,由旋转形态构成移送传达部,且连接装置对应于槽板倾斜角变化。

此外,一种双斜面转盘传送带,转盘传送带外侧具备带式输送机,其包括:接合部,使从带式输送机接收到行李的部位的槽板,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方向向下倾斜;及拾起部,在与从接合部两侧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使槽板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方向向下倾斜,且接合部和拾起部区间与槽板的倾斜方向不同。

根据一个侧面,接合部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方向向下倾斜地形成,且与地面形成20度内外的角度倾斜。

根据一个侧面,在接合部前后区间,可形成比接合部区间的倾斜角度平缓的倾斜,且拾起部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方向向下倾斜地形成,且与地面形成20度内外的角度倾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转盘传送带的顺倾斜、逆倾斜带由区间构成,具有减少行李跌落的危险,不破损行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可在转盘传送带装载多的行李。

此外,具有行李利用转盘传送带的倾斜角,可使行李自然地落到旅客等候的外部侧,便于旅客收取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斜面转盘传送带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斜面转盘传送带的大致平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盘传送带移送表面的内外侧方向(横向)倾斜斜坡。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送表面显示倾斜的断面图。

图5是示出图3的移送表面内外侧方向倾斜斜坡。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机侧的转盘传送带倾斜斜坡。

图7是示出槽板的构成。

图8a是示出连接装置将槽板由水平形态移送,图8b是示出连接装置将槽板由倾斜的形态移送。

图9a是示出具有流动性的固定槽板的连接装置正面图,图9b是示出具有流动性的固定槽板的连接装置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斜面转盘传送带的透视图,且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斜面转盘传送带的大致平面图,且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盘传送带移送表面的内外侧方向(横向)倾斜斜坡,且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送表面显示倾斜的断面图,且图5是示出图3的移送表面内外侧方向倾斜斜坡,并且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机侧的转盘传送带倾斜斜坡。参照此进行说明。

双斜面转盘传送带不只适用在行李移送及收取系统,也可适用在行李以外的货物等多种物件的移送及收取系统。

即,在本案行李不仅意味着字典意义上的行李,还可意味着需要货物等移送及收取工程的多种物件。

转盘传送带100使移送表面120形成为闭合环路,可依次地移动连续安装的多个槽板110。

这些闭合环路形态的移送表面120,可使从连接输送机200收到行李900的部分接合部140,具有内侧向下的最大倾斜斜坡。

在移送表面120中,具有内侧向下倾斜斜坡的移送表面150的内侧,可具备用于防止行李900跌落的防止部。

其中,接合部140可以是闭合环路形态的移送表面120中,从带式输送机60收到行李900的部分。转盘传送带的接合部140在布置连接输送机200的部位,可向内侧向下方向,与地面约形成20度内外的角度倾斜。接合部前后区间的倾斜角度平缓,且在接合部140倾斜角度可成最大。

一方面,接合部外的区间可在转盘传送带的内侧,向外侧方向向下倾斜。

与带式输送机接近的接合部140,可形成在与水平面约成20度内外角度的外侧,向内侧方向的向下倾斜。

作为一个示例,在与带式输送机接近的转盘传送带的接合部140中,第一接合部141可以是与带式输送机高度对应的,移送表面位于高的形态,且第二接合部142可使移送表面向转盘传送带内侧向下倾斜。槽板经过接合部140时,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的倾斜角度平缓,之后,第二接合部比第一接合部变高,可构成转盘传送带外侧方向的向下倾斜形态。再次,位于接合部140附近时,第一接合部141可以是与带式输送机高度对应的,移送表面位于高的形态,且第二接合部142可使移送表面向转盘传送带内侧向下倾斜。

接合部140和拾起部区间,槽板的倾斜方向可不同。

以下,参照图5进行说明。h-h线之后,可以是拾起区间,d-d线可以是与带式输送机接近的转盘传送带的接合部。

首先,移送槽板时,从外侧向内侧向下旋转槽板,且接近接合部附近时,可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方向向下。在此,槽板位于接合部附近时,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方向,形成20度内外的角度,可构成最大的倾斜角,且经过接合部区间,倾斜角度平缓,之后可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方向,向下倾斜。

a-a区间可在内侧,以外侧向下倾斜的约17度内外的角度被构成,且槽板再旋转一点时,接近b-b区间时,可从内侧到外侧的向下倾斜的约5度角度,之后,在接近接合部附近的c-c区间,槽板的角度变化,可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的向下倾斜的约5度角度,且在d-d区间的接合部附近,可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的向下倾斜的约最大20度角度,并且经过接合部槽板位于e-e区间时,可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的向下倾斜5度角度。

之后,为了顾客便于拾起行李,槽板的倾斜方向成反向,在f-f区间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5度角度形成、在g-g区间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12度角度形成、可在h-h区间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17度角度形成。

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17度角度,使槽板的外侧比内侧更低,可双重装载行李,远在的旅客便于拾起行李,且具有收取下面行李时,上侧的行李自动下来的特征。

并且,移送表面120的最外侧a、b、c、d、e、f的高度与连接输送机200对应的接合部140的最外侧d设置为最高,且将此为顶点向两侧平缓的倾斜降低,可使c、e地点成为中间高度。

如此,因通过移送表面120外侧a~h地点的上升和下降的转盘传送带100的内外侧倾斜结构,首先被引入旋转的第一行李900a,通过a-a线及b-b线,根据外侧向下倾斜移送表面120开始移动,且第二行李900b被引入的接合部140,即在d-d区间第一行李900a完全地移动到移送表面120的内侧,可避免与第二行李900b的冲突。通过这些倾斜结构,可防止行李900之间冲突的破损或向地面的脱离(跌落)。

其中,从h-h区间到a-a区间可以是拾起部,且从a-a区间到c-c区间是接合部前区间、d-d区间是接合部、e-e、f-f、g-g是接合部后区间,h-h区间之后开始可以是拾起部。

移送表面120的最外侧高度在接合部140具有最高高度,之后从接合部140越远越低,且重新与接合部接近时,倾斜角度可成为最大。根据闭合环路的路径,可调整移送表面120的内外侧方向倾斜斜坡,且多个槽板110根据闭合环路的路径,可连续地被延长。

这因与带式输送机200相同层连接的转盘传送带100,没有行李跌落或脱离的防止,且槽板被倾斜地形成,具有可双重装载行李的优点。

槽板110的倾斜角度根据槽板110的材质摩擦值不同,因此,其构成可根据材质角度不同地被形成。

虽然记载了数值上的角度,但不限定于此,在接合部140附近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向下倾斜的形态及在拾起部附近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向下倾斜的形态的构成都可行。

接合部140及从h-h区间得到a-a区间的拾起部附近,可与地面约成20度内外的角度,构成倾斜的角度,且倾斜方向可在接合部140和拾起部相反的构成。

这具有行李利用转盘传送带的倾斜角,可使行李自然地落到旅客等候的外部侧,便于旅客收取的特征。

图7是示出槽板的构成。参照此进行说明。

转盘传送带100可由多个槽板110构成,且在槽板110的上端可具备移送行李的移送表面120,并且在槽板的下端可配置移送槽板的链116、在链两侧的侧滚轴113。

链116及侧滚轴113可连接在槽板110下端,且可对应于侧滚轴,在框131具备侧轨道114、在对应于链具备引导轨道117。

框131为固定形态具备轨道114、引导轨道117,可由固定形态构成,且对应于轨道的链116及滚轴113,移送槽板110可使移送表面110旋转地构成。

链116及滚轴113可与各个槽板连接,且槽板由闭合线路形成,连续地旋转多个槽板,可构成转盘传送带。

如图1至图6所示,每个转盘传送带的倾斜部位,在槽板下端可形成倾斜的框。

侧滚轴113可对应地形成在轨道114。根据链160及侧轨道114的轨迹,侧滚轴113旋转移动,并移动槽板110可形成闭合环路形态的移动路径。

图8a是示出连接装置将槽板由水平形态移送,图8b是示出连接装置将槽板由倾斜的形态移送,且图9a是示出具有流动性的固定槽板的连接装置正面图,图9b是示出具有流动性的固定槽板的连接装置侧面图。

在槽板110的下端可具备连接装置300。连接装置的一侧固定在槽板下端,另一侧可连接在框,且连接装置具有流动性地固定链160,可使槽板具有流动性地进行旋转。

为了旋转槽板110,在槽板110的下端可具备链,链160根据减速马达、齿轮的旋转,链进行旋转,由连接在链的连接装置300移动,旋转多个槽板可使其构成具有流动性地旋转移送表面。

首先,连接装置300可包括枢纽部310、传达部320、移动部330。枢纽部310可由铰链式连接在槽板下端具备的板固定部。在由铰链是式形成的枢纽部310下端,可连接传达部320,且在传达部的下端可具备滚轮、滚轴式的移动部330。在枢纽部310下端连接传达部320、在传达部下端连接移动部330,可构成移动装置。

传达部320可与固定槽板的链160连接,且链160可连接在移动部330和枢纽部310之间。槽板经链160被旋转时,链将力传达给传达部,且从配置在传达部下端的滚轴、滚轮、轴承中至少一个以上构成的移动部330可旋转。这使移动部根据转盘传送带的轨迹旋转,并移动槽板可形成闭合环路形态的移动路径。在框下端的中央可固定引导部132,且引导部132可由引导移动部330的形态形成。

一方面,在槽板110的下端可布置移送槽板的链116,且在链两侧的侧滚轴113可连接在槽板110。

链116及侧滚轴113可配置在槽板下端,对应于侧滚轴在框131可配置侧轨道114、对应于连接装置的引导部132。

框131可固定在地面,且在框的上端连接装置移动,并将槽板固定为铰链形态,可使具有流动性支撑槽板110。在框131的上端可配置引导部132。

移动部330可根据引导部132移动,且移动部330的移动方向和枢纽部的运动方向可不同。作为一个示例,移动部向南北方向移动时,可使枢纽部310向东西方向运动。移动部330及枢纽部310可向不同方向、相同方向旋转并移动。

移动部330、与枢纽部310连接固定的链160,可具有流动性地支撑槽板110。与链160连接的连接装置300可不同地形成配置在槽板110上的移送表面151的内侧及外侧高度。

在接合部140从转盘传送带外侧向内侧方向向下倾斜地形成,此外,从转盘传送带内侧向外侧方向向下倾斜地形成,且利用倾斜角可将行李安全地传达给顾客,并且具有可双重装载行李的优点。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由具体的构成要素等特定事项和限定的实施例及图进行说明,但这是为了帮助更全面理解本发明被提供的。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从这些记载进行多种修改及变更。因此,本发明的思想不能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且后述的权利要求和具有与权利要求均等或等价变形的所有,属于本发明思想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