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21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收卷装置是线材加工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设备,而现有的收卷装置在对线材进行收卷时,当一个绕线盘上收集满线材后,需要对线材进行截断,重新在收卷机上安装另一绕线盘;然而,现有的线材截断方式是采用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截断,成本投入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该收卷装置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直接对线材进行截断。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绕线盘、横架、切割台及驱动机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相对设置,且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安装座和支撑座,安装座和支撑座的轴心线重合,安装座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绕线盘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安装座和支撑座上并由安装座带动旋转;

横架和切割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横架位于切割台的上方,且横架和切割台均位于绕线盘的进线端,其中,横架上设有切断机构;切断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及刀具,动力机构固定在横架上,刀具与动力机构连接并由动力机构驱动上下伸缩,刀具与切割台配合对线材进行截断。

优选地,刀具的形状为梯形且刀刃宽度大于刀背的宽度。

优选地,刀具的刀刃与刀背之间的倾斜度为45°。

优选地,切割台上设有与刀具适配的切刀槽。

优选地,横架上设有供刀具伸缩时进出的收刀槽。

优选地,安装座上设有电子计米器,电子计米器与动力机构信号连接,用于控制动力机构的动作。

优选地,动力机构为气缸,刀具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优选地,绕线盘的一端与安装座固定安装,另一端与支撑座活动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相对设置,且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安装座和支撑座,安装座和支撑座的轴心线重合,安装座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绕线盘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安装座和支撑座上并由安装座带动旋转;横架和切割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横架位于切割台的上方,且横架和切割台均位于绕线盘的进线端,其中,横架上设有切断机构;切断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及刀具,动力机构固定在横架上,刀具与动力机构连接并由动力机构驱动上下伸缩,刀具与切割台配合对线材进行截断;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直接对线材进行截断,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配合电子计米器使用,可实现自动截断的效果,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的侧视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有切断机构的线材收卷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绕线盘3、横架4、切割台5及驱动机构;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相对设置,且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安装座11和支撑座21,安装座11和支撑座21的轴心线重合,安装座11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绕线盘3绕线盘3的一端与安装座11固定安装,另一端与支撑座21活动安装,绕线盘3由安装座11带动旋转。

横架4和切割台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上,横架4位于切割台5的上方,且横架4和切割台5均位于绕线盘3的进线端,其中,横架4上设有切断机构;切断机构包括动力机构6及刀具7,动力机构6为气缸,动力机构6固定在横架4上,刀具7与动力机构6中的活塞杆连接并由动力机构6驱动上下伸缩,刀具7的形状为梯形且刀刃宽度大于刀背的宽度,刀具7的刀刃与刀背之间的倾斜度为45°,以利于刀具7的进刀和出刀;切割台5上设有与刀具7适配的切刀槽51,刀具7与切割台5配合对线材进行截断。

本实施例中,还在横架4上设有供刀具7伸缩时进出的收刀槽,当刀具7处于收缩状态时,刀具7的刀刃位于收刀槽内部;当刀具7处于伸出状态时,刀具7的刀刃位于收刀槽的外部,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安装座11上设有电子计米器,电子计米器与动力机构6信号连接用于控制动力机构6的动作,以实现自动截断的效果,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