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75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混料机,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厂需要同时加工多种机种,但是不同机种采用的零件有些相似,且零件较小容易发生混料,如果不进行检验就进行上料,容易发生故障,对机器产生影响,所以一种防混料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混料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混料机,包括上料装置、传送装置和检验装置,所述检验装置包括CCD相机和控制机,所述控制机还连接一推动杆,所述推动杆通过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上料装置相连,所述CCD相机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所述推动杆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且与第一传送带垂直设置。

所述的一种防混料机,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有倾斜板。

所述的一种防混料机,所述倾斜板上表面为弹性层。

所述的一种防混料机,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均设置有侧板。

所述的一种防混料机,所述第二传动带下方还设置有弹性层。

所述的一种防混料机,所述推动杆的前端为U型。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混料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防止混料,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对机器造成伤害的几率。通过CCD相机检测混入的不同产品,通过推杆将不同的产品推出,从而分离混入的不同产品,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CCD相机,12、控制机,13、推动杆,14、驱动装置,21、第一传送带,22、第二传送带,23、倾斜板,24、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混料机,包括上料装置、传送装置和检验装置,所述检验装置包括CCD相机11和控制机12,所述控制机12还连接一推动杆13,所述推动杆13通过一驱动装置14驱动;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21和第二传动带22;所述第一传送带21与上料装置相连,所述CCD相机11位于第一传送带21上方,所述推动杆13位于第一传送带21的一侧;所述第二传送带22位于第一传送带21下方,且与第一传送带21垂直设置。具体地,所述推动杆13的前端为U型。

更进步一地,所述第一传送带21连接有倾斜板23,所述倾斜板23不与第一传送带21连接的一侧置于第二传送带22上方,推动杆13将不同的产品推落至第二传送带22时,不同的产品通过倾斜板23有一个缓冲的作用,减小对不同的产品的损伤,同时,所述倾斜板23上表面为弹性层,同样减小了不同的产品掉落的冲力,所述倾斜板23的倾斜角度为60-70°。

所述第二传送带22两侧均设置有侧板24,推动杆13将不同的产品推落至第二传送带22时,不同的产品在掉落时不至于从第二传送带22上掉落,从而造成损伤,同时,所述第二传动带22下方还设置有弹性层,减小了不同的产品掉落的冲力,防止掉落。所述侧板24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0-15°。

本实用新型的防混料机在使用时,通过上料装置进行上料,上料装置采用行业内公知的上料装置,产品经过上料装置后进入第一传送带21,在第一传送带21上进行输送,同时,通过CCD相机对第一传送带21上的产品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不同的产品,发送提醒给控制机12,控制机12控制推动杆13向前推动,将产品从第一传送带21上推至第二传送带22上,第二传送带22将不同的产品转移到特定位置,第一传送带21将产品运送到所需的机器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