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509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生产中的物料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皮带输送机的结构。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在煤炭、冶金等行业运用非常广泛,也是输送物料不可缺少的设备。打滑时是该设备的传动效率重要指标之一,若出现打滑现象不仅会造成物料的撒漏,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传动效率低,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出现生产和设备事故。

传输皮带打滑的主要原因是皮带长时间受拉力作用会逐步变长,导致皮带与主动滚筒之间包角减小,进而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而产生打滑。实际生产出现的问题:生产企业的B116皮带试生产阶段一切正常,随着生产负荷的增大,皮带出现打滑现象,造成B116皮带尾部堆积大量煤炭,不仅影响生产,而且增加劳动强度。

防止皮带打滑主要措施是增大皮带包角、增加皮带与主动滚筒之间的摩擦力。在皮带输送能力不超负荷的情况下,主要从皮带的张紧力和皮带包角两方面考虑,从而解决实际皮带打滑问题。

为了增加张紧力,在现有技术中,根据皮带的张紧程度增加坠砣,即增加皮带的张紧力。该方法使用不久皮带再次出现打滑现象。当增加坠砣重量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时,皮带依旧出现打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其目的是增大皮带包角、增加皮带与滚筒的摩擦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包括主动滚筒、传输皮带和从动滚筒,所述的防止打滑结构设有张紧滚筒,所述的张紧滚筒在传输皮带的回程面,从外向内压向传输皮带表面,使得传输皮带张紧。

所述的张紧滚筒设置在靠近主动滚筒的一端。

所述的张紧滚筒的安装部件上均设有张紧力调节机构。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其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包括主动滚筒、传输皮带和从动滚筒,所述的防止打滑结构设有多个张紧滚筒,多个所述的张紧滚筒分别通过两种方式安装:第一种是所述的张紧滚筒通过张紧压簧安装,使所述的张紧滚筒在传输皮带的回程面,从外向内压向传输皮带表面;第二种是所述的张紧滚筒通过张紧拉簧安装,使所述的张紧滚筒在传输皮带的回程面,从内向外压向传输皮带表面。

两种所述的方式安装的张紧滚筒在传输皮带的回程面交错布置,且第一种方式安装的张紧滚筒设置在靠近主动滚筒的一端。

所述的张紧滚筒的安装部件上均设有张紧力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避免了输送皮带问题,并且张紧的功能完靠设备自身自动实现,且张紧力恒定,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无需人工对张紧机构进行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主动滚筒,2、张紧滚筒,3、传输皮带,4、张紧压簧,5、张紧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包括主动滚筒1、传输皮带3和从动滚筒。

由驱动滚筒与传输皮带3之间的摩擦力驱动传输皮带3,从而传输皮带3运送物料。

皮带不打滑的条件:物料与皮带无相对运动,皮带沿皮带运动反方向的分力不大于主动滚筒与皮带的摩擦力。否则,皮带就会出现打滑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例说明包角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其驱动滚筒和皮带间的摩擦系数基本不变。

皮带传送示意图如图1,其中,θ为包角,n为皮带转速。

第一实施例: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增大皮带包角、增加皮带与滚筒的摩擦力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所述的防止打滑结构设有张紧滚筒2,所述的张紧滚筒2在传输皮带3的回程面,从外向内压向传输皮带3表面,使得传输皮带3张紧。

所述的张紧滚筒2设置在靠近主动滚筒1的一端。

增加皮带的包角:张紧力满足设计要求,而输送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此时,通过增加包角。即:抬高该向滚筒,从而增加皮带的包角。没有抬高前包角约为:a=195°;抬高该向滚筒后,包角约为:a=210°。

所述的张紧滚筒2的安装部件上均设有张紧力调节机构。

改进后B116皮带,不再出现打滑,满足生产的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增加皮带与主动滚筒摩擦力。简而言之:增加摩擦力就是增加“正压力”和“接触面积”;对皮带而言,“正压力”就是张紧力,最终形成皮带与滚筒的摩擦力;“接触面积”就是皮带的包角形成的皮带与滚筒接触的面积。

第二实施例: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皮带输送机防止打滑结构,如图2所示,其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包括主动滚筒1、传输皮带3和从动滚筒,所述的防止打滑结构设有多个张紧滚筒2,多个所述的张紧滚筒2分别通过两种方式安装:第一种是所述的张紧滚筒2通过张紧压簧4安装,使所述的张紧滚筒2在传输皮带3的回程面,从外向内压向传输皮带3表面;第二种是所述的张紧滚筒2通过张紧拉簧5安装,使所述的张紧滚筒2在传输皮带3的回程面,从内向外压向传输皮带3表面。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能够实现张紧力的自动恒定,无需人工调节,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两种所述的方式安装的张紧滚筒2在传输皮带3的回程面交错布置,且第一种方式安装的张紧滚筒2设置在靠近主动滚筒1的一端。

由于生产时间的增加,皮带会越来越长,如果仅靠一个张紧装置,不能满足要求,所以,通过多个张紧滚筒2并按照上述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皮带再长,也可以能够正常生产了。

所述的张紧滚筒2的安装部件上均设有张紧力调节机构。

这种张紧力调节机构完全实现了张紧力的自动恒定,解决了输送带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