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移动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051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安全移动输送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移动输送带。



背景技术:

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

现有的输送带主要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输送皮带托板,所述支架下端两侧设置有方便移动输送带装置的两个车轮,所述两个车轮之间由轴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所述第一支杆组两端分别与轴、输送皮带托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组上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带有绳的绳盘,所述第二支杆组上端与输送皮带托板下端面连接,下端与铰接,所述绳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杆组的靠近上端位置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绳来控制输送带出料端的高度,即主要由绳来承受应力,当绳断裂或者电机故障时,已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移动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全移动输送带,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输送皮带托板,所述支架下端两侧设置有方便移动输送带装置的两个车轮,所述两个车轮之间由轴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所述第一支杆组两端分别与轴、输送皮带托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组上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带有绳的绳盘,所述第二支杆组上端与输送皮带托板下端面连接,下端与轴铰接,所述绳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杆组的靠近上端位置连接,所述输送皮带托板与第二支杆组接触处附近,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凹槽,所述第二支杆组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为倒齿状的弹性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均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杆及设置于支杆之间的横杆组成,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输送皮带托板靠近两侧相连,所述电机及绳的自由端跟别设置于第一支杆组和第二支杆组的横杆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杆组的两根支杆上端与输送皮带托板处开有向下的沉孔,所述沉孔的截面设置为矩形,所述沉孔底面靠近中心位置设置有向下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置有顶丝,所述顶丝上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设置有截面为直角梯形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直角腰面靠近中心位置与弹簧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挡块侧壁与沉孔内侧壁之间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性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二支杆组与输送皮带托板的连接处设置相互配合的倒齿结构,防止第二支杆组与输送皮带托板相对滑动,提高输送带的结构强度,避免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安全移动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的安全移动输送带,包括第一支杆组1和第二支杆组11,第一支杆组1和第二支杆组11均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杆及设置于支杆之间的横杆组成,第一支杆组1的横杆上还设置有电机2,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带有绳3的绳盘,绳3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杆组的横杆相连,第一支杆组1和第二支杆组11下端两侧设置有方便移动输送带装置的两个车轮4,两个车轮4之间由轴5连接,第一支杆组1和第二支杆组11下端与轴5铰接,第一支杆组1和第二支杆组11的上端还设置有输送皮带托板6,输送皮带托板6上设置有输送皮带7,第一支杆组1上端与输送皮带托板6铰接,第二支杆组11上端与输送皮带托板6接触,通过电机2带动绳盘收起绳3,第一支杆组1和第二支杆组11上端相互靠近,从而达到抬升输送皮带7出料端的目的。输送皮带托板6与第二支杆组11接触处附近,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凹槽,凹槽设置为倒齿型凹槽,第二支杆组11的两根支杆上端与输送皮带托板6处开有向下的沉孔,沉孔的截面设置为矩形,沉孔底面靠近中心位置设置有向下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设置有顶丝8,顶丝上端连接有弹簧9,弹簧9上端设置有截面为直角梯形的阻挡块10,阻挡块10的直角腰面靠近中心位置与弹簧8连接,阻挡块10侧壁与沉孔内侧壁之间为间隙配合。

向内拧紧顶丝8带动阻挡块10向上移动,阻挡块10与倒齿型凹槽相互配合,用于防止第二支杆组与输送皮带托板相对滑动,提高输送带的结构强度,避免发生危险,物料输送完成后,向外宁松顶丝8,阻挡块10与倒齿型凹槽脱离,然后通过电机降低输送带出料端高度,完成本次输送任务。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