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00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



背景技术:

城市的排水管道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排水管道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市政管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但北京、广州的一场暴雨就能让当地的交通瘫痪,在其他城市此类问题更是不甚枚举。排水设施能力低、排水体系不完善、养护手段落后是制约当前城市排水能力的突出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管道养护手段的局限性,现有的管道大多不同程度的存在渗漏、腐蚀、积泥堵塞甚至坍塌,严重制约了现有排水管道的能力,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管道的排水能力,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就需要对管道进行定期的检测、评估。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在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城市地下管网。由于电缆、供排水管道、工业管道、燃气管道常埋设于地下,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很难按规范要求定时进行检测。而地下管道环境非常恶劣,采用人工方法对检测人员具有较大危险性。因此,常采用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管道机器人有爬行器、电缆盘及采集控制系统组成。但是整套系统体积大且非常沉重,造成运输不便,其中电缆盘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体积大且沉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包括外壳,外壳的一侧设有开口,外壳内设有绕线盘,绕线盘包括空心轴,空心轴两端通过轴承装在外壳上,外壳内靠近开口处设有导轨,导轨上套装排线装置,外壳内靠近导轨处设有往复丝杠,往复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上,往复丝杠的滑块通过连杆与排线装置连接,所述空心轴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外壳上,驱动电机与空心轴之间通过离合器连接,空心轴侧面设有驱动齿轮,所述往复丝杠上设有从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轮组连接,所述外壳的角部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单片机。

所述离合器和驱动电机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有编码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管道机器人的采集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副轮和转轴,所述传动齿轮和传动副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上,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副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靠近驱动齿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摇把轴,所述摇把轴的一端设在外壳内且端部固定有摇把齿轮,所述摇把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摇把轴的另一端设在外壳外且端部螺纹连接有摇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有益效果在于:

1、极大地减轻电缆盘的重量,减轻约10kg左右,成年男子单人即可搬动,更加人性化。

2、将电机由外露在底部移至绕线盘内部,更加隐蔽,同时节省空间,大大减小了电缆盘的体积,减小体积在30%以上。

3、将电缆盘传统的链条传动模式改为齿轮传动模式,减少部件,同时还能减少机械故障率,可靠性更高,运转噪声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的系统框图。

图中:控制盒1、传动副轮2、外壳3、排线装置4、开口5、连杆6、往复丝杠7、从动齿轮8、传动齿轮9、空心轴10、离合器11、驱动电机12、绕线盘13、驱动齿轮14、摇把齿轮15、摇把轴16、转轴17、导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管道机器人电缆盘,包括外壳3,外壳3的一侧设有开口5,外壳3内设有绕线盘13,绕线盘13包括空心轴10,空心轴10两端通过轴承装在外壳3上,外壳3内靠近开口5处设有导轨18,导轨18上套装排线装置4,外壳3内靠近导轨18处设有往复丝杠7,往复丝杠7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3上,往复丝杠7的滑块通过连杆6与排线装置4连接。从动齿轮8带动往复丝杠7旋转,从而使得滑块带动布线装置在导轨18上来回运动,这样可以在电缆盘收放线过程中,对电缆线有规律的排线、放线。

空心轴10内设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固定在外壳3上,驱动电机12与空心轴10之间通过离合器11连接,驱动电机12内置于绕线盘13内部,减小电缆盘整体体积,重量更轻。

空心轴10侧面设有驱动齿轮14,往复丝杠7上设有从动齿轮8,驱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8之间通过齿轮组连接,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9、传动副轮2和转轴17,传动齿轮9和传动副轮2固定在转轴17上,转轴17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3上,传动齿轮9与驱动齿轮14啮合,传动副轮2与从动齿轮8啮合。传动方式由链条传动改为齿轮传动,减少故障率的同时,还能减轻重量。

外壳3的角部设有控制盒1,控制盒1内设有单片机。离合器11和驱动电机12与单片机电连接,单片机电连接有编码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管道机器人的采集控制系统电连接。取消电缆盘上的赘余按钮,改由在采集控制系统上进行设置和控制。

外壳3内靠近驱动齿轮14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摇把轴16,摇把轴16的一端设在外壳3内且端部固定有摇把齿轮15,摇把齿轮15与驱动齿轮14啮合,摇把轴16的另一端设在外壳3外且端部螺纹连接有摇把。选择手动收线时,可在摇把轴16端部接入摇把,通过摇把转动绕线盘4,进而回收电缆线。

工作流程:工作时,无线传输模块与采集控制系统连接,接收采集控制系统传来的数据,经解调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驱动电机12和离合器11,放线时,离合器11断离,由爬行器前进提供动力带动绕线盘13放线。收线时,离合器11结合,由驱动电机12提供动力带动绕线盘13旋转收线,同时爬行器也向后倒退,两者速度相匹配。传统电缆盘上一般设有匹配爬行器轮径大小的按钮及急停按钮,现通过整体优化,将这些赘余按钮全部取消,改由在采集控制系统上进行设置和控制。传统电缆盘一般由链条进行机械传动,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进行传动,不仅可以减少机械故障率,同时可以大大减轻电缆盘重量,运行噪声也大大减小,更加环保。外部传输接口与爬行器相连接,供电与信号共缆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