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165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灌装机。
背景技术
:半自动灌装机一般在灌装之前需要对灌装的液体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多余大颗粒的杂质。现有的半自动灌装机只能在液体通过单独的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后再转移进行灌装,效率低,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且使用较为不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灌装机,旨在得到生产效率高且使用方便快捷的半自动灌装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灌装机,包括本体、固接于本体的输料软管、及至少一过滤球,所述输料软管包括进料部与出料部,所述过滤球固接于进料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优选地,所述过滤球与进料部之间通过一过滤球连接件连接,所述过滤球连接件一端固接于过滤球,另一端套设于进料部。优选地,所述过滤球与过滤球连接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优选地,所述过滤球连接件呈圆柱体状,其直径为6mm或8mm。优选地,所述过滤球连接件的长度范围为15-25mm。优选地,每一过滤球均包括两对接的子过滤球,两子过滤球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两所述子过滤球中的一个设有卡扣,另一设有卡孔,所述卡扣卡固于卡孔,将两所述子过滤球连接。优选地,两子过滤球的大小相等。优选地,所述过滤球的目数为250目。优选地,还包括储料装置,所述过滤球放置于储料装置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半自动灌装机,包括至少一过滤球,该过滤球固接于进料部的一端,该结构简单,使得该半自动灌装机可以一边过滤一边进行灌装,节省了液体在额外的过滤装置中过滤的时间,且可以省去人力进行物料转移,提高灌装的效率。同时半自动灌装机的进料部固接过滤球,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杂质和大颗粒物质,使得半自动灌装机不被阻塞,灌装速率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灌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半自动灌装机33出料部10本体70过滤球30输料软管71子过滤球31进料部90过滤球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灌装机100。请参照图1,半自动灌装机100包括本体10、固接于本体10的输料软管30、及至少一过滤球70,输料软管30包括进料部31与出料部33,所述过滤球70固接于进料部31远离本体10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半自动灌装机100主要用于各种液体的灌装以及多种物质的分装,其本体10可以是通过气缸或者泵体来进行液体的抽取和打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蠕动泵,输料软管30为一整体结构,其可以选取透明的塑料软管,耐腐蚀且便于观察液体的流向。其中间部分固接于本体10,通过蠕动泵的蠕动,将进行灌装的液体从进料部31输入,从出料部33打出,设置至少一过滤球70,可以分别间隔地设置在进料部31这端,以对进行灌装的液体进行多次过滤,从而保证灌装的顺利进行和灌装液体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半自动灌装机100,包括至少一过滤球70,该过滤球70固接于进料部31的一端,该结构简单,使得该半自动灌装机100可以一边过滤一边进行灌装,节省了液体在额外的过滤装置中过滤的时间,且可以省去人力进行物料转移,提高灌装的效率。同时半自动灌装机100的进料部31固接过滤球70,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杂质和大颗粒物质,使得半自动灌装机100不被阻塞,灌装速率更高。此外,该半自动灌装机100还包括储料装置(未图示),过滤球70放置于储料装置的底部。该储料装置为一桶状或罐状,用于存储进行灌装的液体,过滤球70固接于进料部31的端部,将过滤球70放置于储料装置的底部,可以使得半自动灌装机100的本体10进行工作时,从储料装置抽出的液体全部经过过滤球70进行过滤,保证液体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使得储料装置中的液体均能够被抽出,提高灌装效率。请继续参照图1,过滤球70与进料部31之间通过一过滤球连接件90连接,过滤球连接件90一端固接于过滤球70,另一端套设于进料部31。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将过滤球70与进料部31进行连接,在过滤球70与进料部31之间设置过滤球连接件90,该过滤球连接件90既要方便与过滤球70连接,又要方便与进料部31连接。同时,为了防止灌装的液体对过滤球70及过滤球连接件90腐蚀,将过滤球70与过滤球连接件90的材质均设为不锈钢,可以起到对液体很好的耐腐蚀作用,且过滤球70与过滤球连接件9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以便于连接牢固。因输料软管30具有一定的弹性,其进料部31可以套于过滤球连接件90上,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具体地,过滤球连接件90呈圆柱体状,其直径为6mm或8mm。本实施例中,过滤球连接件90为管状,方便进行液体流通,且与进料部31配合更加紧密,过滤球连接件90的直径可选取为6mm或8mm,根据半自动灌装机100所灌装的产品型号可,输料软管30的直径需与过滤球连接件90的直径相匹配。此外,为使得过滤球连接件90与进料部31连接牢固,过滤球连接件90的长度范围选取为15-25mm。因过滤球连接件90为金属,硬度较大,故将进料部31套设于过滤球连接件90上,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将过滤球连接件90的长度设为25mm,可以使得进料部31与过滤球连接件90的接触面积更多,进一步增加连接的稳固性。请再次参照图1,每一过滤球70均包括两对接的子过滤球71,两子过滤球7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中,两子过滤球71均使用不锈钢网与不锈钢丝进行绕制而成,外表面为弧状,内部形成中空,便于将过滤的杂质或其他物质暂留于该过滤球70的内部。将过滤球70设为两对接的子过滤球71,且两子过滤球71可拆卸连接,方便将两者拆卸开进行清洗并去除杂质,保证过滤球70良好的过滤性能。具体地,两子过滤球71中的一个设有卡扣(未图示),另一设有卡孔(未图示),卡扣卡固于卡孔,将两子过滤球71连接。本实施例中,将两子过滤球71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卡扣连接,可以方便操作者进行安装与拆卸。卡扣与卡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也可以为多个,保证两子过滤球71的连接稳固性。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卡扣与卡孔沿着两子过滤球71的周向均匀分布,增加连接的稳固性。优选地,两子过滤球71的大小相等。本实施例中,过滤球70为圆球状,将两个子过滤球71的大小设为相同,一方面便于制造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两个子过滤球71的连接结构较为稳固,不会使得其中一个子过滤球71的结构较弱,从而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此外,过滤球70的目数为250目(该目数为过滤球70表面的不锈钢网的目数,即每平方英寸的不锈钢上面的孔眼的个数)。本实施例中,将过滤球70的目数设为250目,可以去除灌装的液体中的绝大部分杂质,保证所灌装的液体质量与灌装的效率。当然,根据不同的灌装液体,可以调配使用不同目数的过滤球7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