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母片贴胶生产线中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582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云母片贴胶生产线中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芯组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母片贴胶生产线中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安全性好、重量轻、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中。软包电芯模组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左端板1、右端板2、电芯4、云母片5和双面胶6。若干个电芯4并联构成模块3,若干个模块3串联构成模组,在左端板1内侧、右端板2内侧和模块3之间设置有云母片5,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云母片5的正反两面均贴有双面胶6。

为了给云母片5进行双面贴胶,申请人设计了一条云母片贴胶生产线,参考图2,该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7、一次单片规整机构8、正面贴胶机构9、翻转机构10、二次单片规整机构11、反面贴胶机构12和出料机构13。云母片堆叠在上料机构7上,一次单片规整机构8对云母片进行规整,规整后送入正面贴胶机构9中对云母片一面进行贴胶,贴胶后由翻转机构10将云母片翻转,二次规整后进入反面贴胶机构12中,对云母片另一面进行贴胶,贴胶后由出料结构13送出生产线。如何将云母片在各机构间运输成为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母片贴胶生产线中的机械手,该机械手能够将云母片在生产线中进行运输,具有运输效率高、结构简单等特点。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云母片贴胶生产线中的机械手,主要包括:用于抓取贴胶前云母片的第一机械臂、用于抓取贴胶后云母片的第二机械臂、横移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沿所述横移导向机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定距离排布,并固定在横移导向机构中的活动件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活动件上;其中,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上设置有负压吸附装置,设置在第二机械臂上的负压吸附装置上设置有防粘结构。

进一步,所述横移导向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支撑导轨和滑座,所述支撑导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设置在所述滑座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滑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横移导向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导杆和滑套,所述导杆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设置在所述滑套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滑套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滑座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呈倒置的“L”型,所述负压吸附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负压吸附装置与云母片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负压孔,所述负压孔的分布范围与云母片的幅面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连接生产线中的一次单片规整机构、正面贴胶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的水平间距,与所述一次单片规整机构和所述正面贴胶机构、所述正面贴胶机构和所述翻转机构的水平间距相等。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连接二次单片规整机构、反面贴胶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的水平间距,与所述二次单片规整机构和所述反面贴胶机构、所述反面贴胶机构和所述出料机构的水平间距相等。

进一步,所述防粘结构为防粘涂层或者防粘膜。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活塞缸或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贴胶前的云母片和贴胶后的云母片,指云母片在与负压吸附装置的接触面上贴胶的前、后。

本实用新型的云母片贴胶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利用负压吸附的方式抓取云母片,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对云母片造成损伤;设置有两个机械臂,能够同时对两个工位上的云母片进行运输,运输效率高;在第二机械臂上的负压吸附装置上设有防粘结构,能够避免贴在云母片上的双面胶与负压吸附装置粘贴,而无法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软包电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云母片贴胶生产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机械手工作的位置图之一;

图5为机械手工作的位置图之二;

其中,1左端板、2右端板、3模块、4电芯、5云母片、6双面胶、7上料机构、8一次单片规整机构、9正面贴胶机构、10翻转机构、11二次单片规整机构、12反面贴胶机构、13出料机构、14第一机械臂、15第二机械臂、16负压吸附装置、17负压孔、18安装架、19支撑导轨、20滑座、21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云母片贴胶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包括:第一机械臂14、第二机械臂15、横移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机械臂14用于抓取贴胶前云母片,第二机械臂15用于抓取贴胶后云母片。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呈倒置的“L”型,在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的顶部设置有负压吸附装置16,负压吸附装置16与真空泵连接,负压吸附装置16与云母片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负压孔17,负压孔17的分布范围与云母片的幅面尺寸相匹配,利用负压吸附的方式抓取云母片,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对云母片造成损伤。第二机械臂15上的负压吸附装置16与云母片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防粘结构,防粘结构为防粘涂层或者防粘膜,防粘结构能够避免贴在云母片上的双面胶与负压吸附装置粘贴,而无法脱落。

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沿横移导向机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定距离排布、并固定在安装架18上,导向机构为:配合使用的支撑导轨19和滑座20,支撑导轨19固定在机架上,安装架18固定在滑座20上,驱动机构21与滑座20连接,由驱动机构21带动滑座20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移动。驱动机构21可以是活塞缸或电动推杆。

当然,导向机构还可以是:配合使用的导杆和滑套,导杆固定在机架上,安装架18固定在滑套上,驱动机构与滑套连接,由驱动机构带动滑套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移动。

在云母片贴胶生产线上设置两个机械手,其中一个机械手连接生产线中的一次单片规整机构8、正面贴胶机构9和翻转机构10;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的水平间距,与一次单片规整机构8和正面贴胶机构9、正面贴胶机构9和翻转机构10的水平间距相等。

工作时,机械手上的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分别抓取一次单片规整机构8和正面贴胶机构9上的云母片,参考图4,在驱动机构21的带动下向生产线下游移动,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分别将抓取的云母片释放在正面贴胶机构9和翻转机构10上,释放后复位。两个机械臂能够同时对两个工位上的云母片进行运输,运输效率高。

生产线上的另一个机械手连接二次单片规整机构11、反面贴胶机构12和出料机构13;此时,第一机械臂14和第二机械臂15的水平间距,与二次单片规整机构11和反面贴胶机构12、反面贴胶机构12和出料机构13的水平间距相等。其工作方式与前一机械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