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2838发布日期:2018-10-13 01:0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螺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丝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锁螺丝机,其大多应用于镙丝的锁付,但是这类锁螺丝机的存料均较为有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对料仓进行人工补充螺丝,特别是针对高速锁螺丝机来说,由于其用量大,速度快,所以,人工补充螺丝的劳动强度大,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丝加料装置,本加料装置具有自动补料的优点,从而减轻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丝加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有料杯,所述料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下料通道,所述料杯的外部套设的料筒,所述料筒设置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料杯内设置有用于可打开或关闭的凸轮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盘和用于驱动凸轮盘旋转的电机,所述凸轮盘的圆周面具有至少一凸起高度高于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料筒的高度为150~300mm。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锁螺丝机料仓的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料杯的两侧设置有凸条,所述料筒的两侧设置有与凸条配合的纵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固定凸轮机构的固定空间,所述固定空间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螺丝加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有料杯,所述料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下料通道,所述料杯的外部套设的料筒,所述料筒设置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料杯内设置有用于可打开或关闭的凸轮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先将大量的螺丝放至料筒中,此时,凸轮机构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关闭,当需要补充物料时,凸轮机构旋转打开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这时,螺丝就会自动倾斜流入下料通道中,从而对锁螺丝机的料仓进行补充,本加料装置将料筒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较长的长度,从而存储大量螺丝,而且根据需要对料仓进行补充,从而减轻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固定空间--11,固定支架--12,料杯--2,第一开口--21,凸条--22,下料通道--3,料筒--4,第二开口--41,纵向槽--42,凸轮机构--5,凸轮盘--51,电机--52,光电传感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螺丝加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连接有料杯2,所述料杯2设置有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开口21处设置有下料通道3,所述料杯2的外部套设的料筒4,所述料筒4设置有与第一开口21对应的第二开口41,所述料杯2内设置有用于可打开或关闭的凸轮机构5,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先将加料装置安装于锁螺丝机的料仓位,然后将大量的螺丝放至料筒4中,此时,凸轮机构5将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41关闭,当需要补充物料时,凸轮机构5旋转打开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41,这时,螺丝就会自动倾斜流入下料通道3中,从而对锁螺丝机的料仓进行补充,本加料装置将料筒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较长的长度,所述料筒4的高度为150~300mm,从而存储大量螺丝,而且根据需要对料仓进行补充,从而减轻工作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机构5包括凸轮盘51和用于驱动凸轮盘51旋转的电机52,所述凸轮盘51的圆周面具有至少一凸起高度高于第二开口41。凸轮盘51水平设置于料杯2的底部,工作时,当凸轮的最高部位圆周旋转于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41时,即对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41形成关闭,阻止螺丝送入,当凸轮继续旋转,此时,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41即被打开,螺丝继续送入下料通道3中。本加料装置的凸轮采用平行设置,可以避免其他机构发生的螺丝卡料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所述下料通道3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锁螺丝机料仓的光电传感器6。当光电传感器6检测到锁螺丝机的料仓里缺少螺丝时,即启动电机52使凸轮盘51旋转,打开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41进行补料,当光电传感器6检测到锁螺丝机的料仓内螺丝量超过上限时,启动电机52使凸轮盘51旋转,关闭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41。

为了更好的装配本装置,料杯2的两侧设置有凸条22,所述料筒4的两侧设置有与凸条22配合的纵向槽42。利用凸条22与纵向槽42可以更好的装配定位,从而使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41对应更加方便。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1设置有用于固定凸轮机构5的固定空间11,所述固定空间11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固定支架12。固定空间11便于将电机52设置在内部,固定支架12可以方便的与锁螺丝机进行固定,从而形成支撑。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