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下料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9399发布日期:2019-03-02 02:3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下料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盖,尤其的,涉及一种便携式下料盖,属于食品、医药卫生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所供人们食用的饮品五花八门,传统的混合型饮品密封效果不佳,饮品中的营养物质很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变质,为了保证饮料产品不会变质,并且延长饮料保质期,生产厂家不得不在混合型饮品的生产过程中添加防腐剂、稳定剂等多种化学成分,不但饮品的口感会受到其影响,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饮品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是现在健康生活的理念所不提倡的;另外,大多数人的口味不相同,对酸、甜、咸等均有不同的要求。

市面上也有一些饮品,先将饮料冲剂包装好放置在饮料瓶内,需要冲泡时再撕开用溶剂冲泡。此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饮品不加防腐剂容易变质的问题。但是,其需要开瓶后再将饮料冲剂撕开倒入饮料瓶中,然后再用溶剂冲泡,该过程复杂,不符合消费者对瓶装饮品的消费习惯。

国知局于2017年08月22日公开一种申请号为CN201621205811.6(CN206427490U,一种内置固态饮料的瓶盖以及采用该瓶盖的饮料瓶)技术方案,于2018年04月13日公开一种申请号为CN201721240288.5(CN207226026U,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的技术方案,于2000年02月23日公开一种申请号为CN99235532.X(CN2365153,一种瓶装饮料瓶盖)的技术方案;以上3项技术方案均公开:内置有饮料冲剂的瓶盖,方便消费者。但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瓶盖容纳腔仅放置一种饮料冲剂,消费者不能根据口味而选择不同配料,致使选择口味种类少;

二、在下料过程中,粉末型饮料冲剂由于飘散、飞扬而粘附在瓶体内壁上,不易冲掉。而在瓶盖与瓶体之间密封性不好的情况下,饮料冲剂粉末甚至飞散至空气中,为周边环境造成不好影响;

三、下料结束后,瓶盖容纳腔内还残留有饮料冲剂等等。

因此,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下料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便携式下料盖。通过对本便携式下料盖的设置,实现定量下料,同时可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口味选择;在下料时,有效防止粉末型饮料冲剂分散,也解决饮料冲剂残留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下料盖,包括盖体及设置在盖体内的下料单元,所述盖体顶部设有顶盖,顶盖包括活动盖和固定盖,固定盖设置在顶盖的中部,固定盖下方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与盖体同轴设置,固定件上设有纵向分布的卡槽,且固定件通过隔件Ⅰ与盖体内壁连接;所述活动盖至少两个,均设置在固定盖的外侧,活动盖上设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条;所述下料单元至少两个,隔件Ⅰ设置在下料单元之间,下料单元包括隔件Ⅱ,隔件Ⅱ下方设有密封件,活动盖、隔件Ⅱ及密封件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储存饮料冲剂,容纳腔内设有导流件,导流件底部设有穿刺件,活动盖、隔件Ⅱ、导流件与穿刺件四者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密封件固定在隔件Ⅰ端部及盖体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盖体、固定盖、固定件与隔件Ⅰ四者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下部内壁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盖体呈圆柱形、方形或梯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盖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膜。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挡板,盖体下部设有卡件,挡板设置在卡件上端。

优选的,所述卡件为凸块或台阶。

活动盖上设有重量标注、体积标注和冲剂种类标注。

本下料盖不仅可用于对饮料冲剂的下料,也可用于对药物、调料等的下料;同时,不仅用于对粉末状物料的下料,而且也可用于对颗粒状、液体状的物料的下料,使用范围广泛。

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盖、隔件Ⅱ及密封件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且通过至少两个活动盖及至少两个下料单元的设置,实现定量下料,同时可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口味选择;在下料时,活动盖、隔件Ⅱ、导流件、卡槽及卡条之间的配合,促使下料单元整体移动,有效防止粉末型饮料冲剂分散,也解决饮料冲剂残留等问题;

2)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盖、固定件与隔件Ⅰ的设置,用于下料件的安置。盖体、固定盖、固定件与隔件Ⅰ四者一体成型设置,增加下料盖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保证顺利下料;

3)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盖、隔件Ⅱ及密封件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储存饮料冲剂。活动盖、隔件Ⅱ、导流件与穿刺件三者一体成型设置,增加下料单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保证顺利下料。卡槽及卡条的设置,当按下活动盖时,卡条在卡槽的导引下,带动装有饮料冲剂的下料单元向下移动,穿刺件阻止密封件的阻挡,而完成下料。在下料过程中,当克服密封件的阻挡后,下料单元继续向下移动,同时饮料冲剂顺应导流件的引导,被下放至瓶体内;

4)在本实用新型中,盖体的下部内壁设有螺纹,通过螺纹,可将本下料盖匹配设置在瓶体上,而形成密闭的下料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盖体,2、活动盖,3、固定盖,4、固定件,5、卡槽,6、隔件Ⅰ,7、卡条,8、隔件Ⅱ,9、密封件,10、容纳腔,11、导流件,12、穿刺件,13、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一种便携式下料盖,包括盖体1及设置在盖体1内的下料单元,所述盖体1顶部设有顶盖,顶盖包括活动盖2和固定盖3,固定盖3设置在顶盖的中部,固定盖3下方设有固定件4,固定件4与盖体1同轴设置,固定件4上设有纵向分布的卡槽5,且固定件4通过隔件Ⅰ6与盖体1内壁连接;所述活动盖2为两个,均设置在固定盖3的外侧,活动盖2上设有与卡槽5匹配的卡条7;所述下料单元为两个,隔件Ⅰ6设置在下料单元之间,下料单元包括隔件Ⅱ8,隔件Ⅱ8下方设有密封件9,活动盖2、隔件Ⅱ8及密封件9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10,容纳腔10用于储存饮料冲剂,容纳腔10内设有导流件11,导流件11底部设有穿刺件12,活动盖2、隔件Ⅱ8、导流件11与穿刺件12四者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密封件9固定在隔件Ⅰ6端部及盖体1内壁上。

所述盖体呈圆柱形。

所述密封件为挡板,盖体下部设有卡件,挡板设置在卡件上端。

所述卡件为台阶。

实施例2

一种便携式下料盖,包括盖体1及设置在盖体1内的下料单元,所述盖体1顶部设有顶盖,顶盖包括活动盖2和固定盖3,固定盖3设置在顶盖的中部,固定盖3下方设有固定件4,固定件4与盖体1同轴设置,固定件4上设有纵向分布的卡槽5,且固定件4通过隔件Ⅰ6与盖体1内壁连接;所述活动盖2三个,均设置在固定盖3的外侧,活动盖2上设有与卡槽5匹配的卡条7;所述下料单元三个,隔件Ⅰ6设置在下料单元之间,下料单元包括隔件Ⅱ8,隔件Ⅱ8下方设有密封件9,活动盖2、隔件Ⅱ8及密封件9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10,容纳腔10用于储存饮料冲剂,容纳腔10内设有导流件11,导流件11底部设有穿刺件12;所述密封件9固定在隔件Ⅰ6端部及盖体1内壁上。

所述盖体1、固定盖3、固定件4与隔件Ⅰ6四者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盖体1的下部内壁设有螺纹。

所述盖体1呈方形。

本下料盖中的三个下料单元内均装有粉末状饮料冲剂,且三个活动盖2上分别标注有重量5g。需要饮品香浓时,分别将三个活动盖2向下按,穿刺件12打开密封件9,即将15g饮料冲剂全部下料至瓶体内,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需要饮品一般浓稠时,可将两个活动盖2向下按,穿刺件12打开密封件9,即将10g饮料冲剂下料至瓶体内,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需要饮品偏清淡时,可将一个活动盖2向下按,穿刺件12打开密封件9,即将5g饮料冲剂下料至瓶体内,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区别在于:

所述活动盖2为六个,下料单元为六个。

所述盖体1为圆柱形。

所述固定盖3呈圆形。

所述密封件9为密封膜。

六个活动盖2上分别标注有冲剂种类、体积和重量,比如:活动盖Ⅰ上标注有3ml果酱,活动盖Ⅱ上标注有4g白砂糖,活动盖Ⅲ上标注有6g果肉,活动盖Ⅳ、活动盖Ⅴ及活动盖Ⅵ上分别均标注有5ml浓缩果汁。

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对饮品口感的偏好,按下活动盖2,穿刺件12打开密封件9,完成下料,最终配制饮品。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区别在于:

所述活动盖2为四个,下料单元为四个。

所述密封件9为挡板,盖体1下部设有卡件13,挡板设置在卡件13上端。

所述卡件13为凸块。

本下料盖中的四个下料单元内均装有颗粒状的药物冲剂,并标注对应的重量和饮用时间,消费者可以根据处方而饮用,方便外出携带。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区别在于:

所述活动盖2为三个,下料单元为三个。

所述盖体1呈梯形。

三个活动盖2上分别标注重量、体积和冲剂种类。

同时,本下料盖不仅可用于对饮料冲剂的下料,也可用于对药物、调料等的下料;同时,不仅用于对粉末状物料的下料,而且也可用于对颗粒状、液体状的物料的下料,使用范围广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