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5465发布日期:2019-08-27 20:1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带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印带机用于对带条进行印刷,并且需要对完成印刷的那部分进行收卷。由于印刷过程中,带条不能被拉动,而是每完成一版印刷后,印带机将印刷好的那部分带条向前输出,收卷盘转动实现收料,然后再进行下一版印刷。这样设置导致收料不连续,一定程度上耽误正常的印刷,整体上导致印刷效率降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可以连续地收料且不干涉印刷工序。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印带机收料不连续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包括机架和减速电机,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竖直地设置在底板上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辅助辊、第一调节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第二调结辊、第四辅助辊和收卷盘;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和第四辅助辊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可转动地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对应第一调结辊和第二调节辊处分别竖直地开设有导向槽,第一调结辊和第二调节辊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那个导向槽中并且可相对于导向槽上下移动;后侧板上对应收卷盘处设置有一个转轴,该转轴的一端与收卷盘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电机的主轴连接。

所述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中,前侧板短于后侧板,在正面投影中,前侧板与收卷盘不干涉。

所述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中,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和第四辅助辊的规格相同;第一调节辊和第二调结构的规格相同。

所述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中,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和第四辅助辊的高度相等。

所述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中,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第四辅助辊、第一调节辊和第二调结辊分别包括一个轴身和两个轴头;每个轴身上间隙配合有两个圆环,每个圆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锁紧螺钉。

所述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中,每个轴身和对应的两个轴头可拆卸地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运行时,第一调结辊和第二调节辊可以上升或下降,形成动态平衡,起到了“缓存区”的作用,保证收卷盘连续地收料,且不影响上游的印刷工序,从而提高了印带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带机的收料装置中,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第四辅助辊、第一调节辊和第二调结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图1中未画出虚线所示部分表示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到。附图近用于解释印带机的收料装置的结构原理,不与实际产品成比例。

一种印带机的收料装置,包括机架和减速电机5,所述机架包括底板 11和竖直地设置在底板上的前侧板12和后侧板13,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辅助辊21、第一调节辊31、第二辅助辊22、第三辅助辊23、第二调结辊32、第四辅助辊24和收卷盘4;第一辅助辊21、第二辅助辊22、第三辅助辊23和第四辅助辊24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可转动地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对应第一调结辊和第二调节辊处分别竖直地开设有导向槽101,第一调结辊31和第二调节辊32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那个导向槽 101中(即:轴头插入对应的那个导向槽中)并且可相对于导向槽上下移动;后侧板上对应收卷盘处设置有一个转轴41,该转轴的一端与收卷盘4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电机5的主轴连接。

进一步地,前侧板短于后侧板,在正面投影中(如图1所示),前侧板 12与收卷盘4不干涉,即,可以方便地安装或者取下收卷盘而不受前侧板的干涉。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制作,第一辅助辊21、第二辅助辊22、第三辅助辊23和第四辅助辊24的规格相同;第一调节辊31和第二调结构32的规格相同,该设置提高了部件之间的互换性,降低了制作成本。

如图1所示,为便于安装,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和第四辅助辊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第四辅助辊、第一调节辊和第二调结辊分别包括一个轴身201和两个轴头202;每个轴身上间隙配合有两个圆环203,每个圆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锁紧螺钉204。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带条的宽度来调节圆环之间的间隔宽度,然后拧紧对应的锁紧螺钉。带条从两个圆环中间处绕过,这样使得带条在收卷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收卷更加稳定。

为了便于装配,每个轴身和对应的两个轴头可拆卸地连接。

以下简述工作原理:印带机印刷好的带条91按图1所示的方式依次绕过第一辅助辊、第一调节辊、第二辅助辊、第三辅助辊、第二调结辊和第四辅助辊并连接收卷盘;上游的印刷工序(图中未画出)每印刷完一版,则将印刷完的那部分带条所述印带机的收料装置输送;第一调节辊31和第二调结辊32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而减速电机5带动收卷盘4转动进行收料,又会使得第一调结辊和第二调节辊逐渐上升。如此往复,整个收料过程中,第一调结辊和第二调节辊可以上升或下降,形成动态平衡,起到了带条“缓存区”的作用,保证收卷盘连续地收料,且不影响上游的印刷工序,从而提高了印带机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