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编织机的铝箔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9866发布日期:2021-02-26 23:4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编织机的铝箔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编织机的铝箔放线架,属于编织放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高速编织机中,铝箔随着机器开动而转动,因为编织时会因为供油、变频等原因速度发生变化,铝箔的松紧张力也随之变化,目前采用的铝箔放线架,放线速度不变,仅仅单纯地起到放线的作用,一旦铝箔的松紧张力因为后端编织机的原因出现张力过大,则会导致铝箔放线架上的铝箔放线速度相对过慢使铝箔变形或卡机影响编织质量或进程,或者铝箔的松紧张力因为后端编织机的原因出现过小,则会导致铝箔放线架上的铝箔放线速度相对过快时铝箔堆积同样影响编织,因此在放线速度相对过快或过慢时,需要人工进行干预,人工干预需近距离观察和操作,危险性高;如果放线线盘数量增加,需要的工人数量相应增加,最终导致生产本提高。
[0003]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编织机的铝箔放线架,可实现实时调整运转中的铝箔张力,自动调节张力,快速稳定张力的波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高速编织机的铝箔放线架,包括放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安装架、固定于安装架前端的放线盘、缠绕于放线盘的轴芯上的铝箔、以及固定于放线盘的轴芯内的转轴;还包括与放线机构连接的放线速度调节机构、以及与放线速度调节机构连接的张力感应机构;从放线机构送出的铝箔通过张力感应机构后送至后端编织机;张力感应机构感受来自后端编织机导致的铝箔张力大小并反馈给放线速度调节机构,使放线速度调节机构调节放线机构放线的速度。
[0007]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实时调整运转中的铝箔张力,同时配合放线速度调节机构,自动调节张力,快速稳定张力的波动,所述放线速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制动盘、与所述安装架前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安装于制动盘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制动条、以及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张力感应机构包括固定于安装架后端的滑杆导轨、与滑杆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与滑块固定的导轮;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从放线机构送出的铝箔通过导轮导向后送至后端编织机。
[0008]
更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保证了输送的质量和稳定性,防止铝箔张力过大导致的变形,所述张力感应机构还包括套于滑杆导轨上并位于滑块上方的第一弹簧、以及套于滑杆导轨上并位于滑块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不同。
[0009]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保证制动效果,所述放线速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架前端的固定架,所述制动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
[0010]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一连杆的复位,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第三
弹簧。
[0011]
更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保护铝箔,提高编织质量,所述铝箔放线架还包括速度感应机构,所述速度感应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放线盘上并与放线盘同轴的软磁盘、以及位于软磁盘一侧的磁力感应器;所述磁力感应器上环向开设有若干个间距相同的圆孔。
[0012]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有益技术效果:
[0013]
放线机构正常放线时,制动条离卡槽的槽底仍有间隙,制动条也起到一定的摩擦限速作用;当后端铝箔受到较大的张力时,给导轮施加向上的力,同时带动滑块向上移动,第二连杆因此被向上提,使第一连杆相应地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制动条往左侧拉,此时制动条被拉紧,制动条离卡槽的槽底没有间隙,起到制动减速的作用,防止因铝箔受到过大的张力使放线盘放线过快。相反,后端铝箔受到较小的张力时,导轮带动滑受重力向下,第二连杆因此被向下拉,使第一连杆相应地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制动条往右侧推,此时制动条与正常传输状态相比被更进一步地松开,使放线盘更加容易放线。因此通过上述结构的张力感应机构实现实时调整运转中的铝箔张力,同时配合放线速度调节机构,自动调节张力,快速稳定张力的波动。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高速编织机的铝箔放线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5]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高速编织机的铝箔放线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6]
标注说明:放线机构1,安装架11,放线盘12,铝箔13,转轴14,放线速度调节机构2,制动盘21,制动条22,固定架23,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第三弹簧26,第四弹簧27,张力感应机构3,滑杆导轨31,滑块32,第一弹簧33,第二弹簧34,导轮35,速度感应机构4,软磁盘41,磁力感应器42,圆孔4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披露,兹提供了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
[0018]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速编织机的铝箔放线架,包括放线机构1,放线机构1包括安装架11、固定于安装架11前端的放线盘12、缠绕于放线盘12的轴芯上的铝箔13、固定于放线盘12的轴芯内的转轴14、以及相应驱动转轴14转动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放线机构1连接的放线速度调节机构2、以及与放线速度调节机构2连接的张力感应机构3;从放线机构1送出的铝箔13通过张力感应机构3后送至后端编织机;张力感应机构3感受来自后端编织机导致的铝箔13张力大小并反馈给放线速度调节机构2,使放线速度调节机构2调节放线机构1放线的速度。
[0019]
本实施例中放线速度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套设于转轴14上的制动盘21、与安装架11前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24、安装于制动盘21上并与第一连杆24连接的制动条22、以及与第一连杆24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25;张力感应机构3包括固定于安装架11后端的滑杆导轨31、与滑杆导轨31滑动连接的滑块32、与滑块32固定的导轮35;第二连杆25的另一端与滑块32固定连接;从放线机构1送出的铝箔13通过导轮35导向后送至后端编织机。其中制动盘21内设有卡槽用于安装制动条22,制动条22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例如橡胶塑料等,放
线机构1正常放线时,制动条22离卡槽的槽底仍有间隙,制动条22也起到一定的摩擦限速作用;当后端铝箔13受到较大的张力时,给导轮35施加向上的力,同时带动滑块32向上移动,第二连杆25因此被向上提,由于第二连杆25与第一连杆24固定连接,因此两者形成的夹角势必不变,使第一连杆24相应地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制动条22往左侧拉,此时制动条22被拉紧,制动条22离卡槽的槽底没有间隙,起到制动减速的作用,防止因铝箔13受到过大的张力使放线盘12放线过快。相反,后端铝箔13受到较小的张力时,导轮35带动滑受重力向下,第二连杆25因此被向下拉,使第一连杆24相应地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制动条22往右侧推,此时制动条22与正常传输状态相比被更进一步地松开,使放线盘12更加容易放线。因此通过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张力感应机构3实现实时调整运转中的铝箔13张力,同时配合放线速度调节机构2,自动调节张力,快速稳定张力的波动。
[0020]
本实施例中张力感应机构3还包括套于滑杆导轨31上并位于滑块32上方的第一弹簧33、以及套于滑杆导轨31上并位于滑块32下方的第二弹簧34;第一弹簧33和第二弹簧34的弹簧系数不同。通过在滑块32上下增加不同系数的弹簧,可以使铝箔13在正常放线时也能在一定的张力下输送,进一步保证了输送的质量和稳定性,防止铝箔13张力过大导致的变形,具体来说,弹簧行程内的形变力将保证铝箔13所受张力在铝箔13自0.8被最大抗拉强度内,有效杜绝铝箔13发生拉伸形变。
[0021]
本实施例中放线速度调节机构2还包括固定于安装架11前端的固定架23,制动条2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4固定,绕制动盘21半圈后与其另一端与固定架23固定。上述结构的制动条22的安装方式,可以保证制动效果。
[0022]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4与固定架23之间设有第三弹簧26,辅助第二连杆25的复位。
[0023]
本实施例中铝箔13放线架还包括速度感应机构4,速度感应机构4包括固定于放线盘12上并与放线盘12同轴的软磁盘41、以及位于软磁盘41一侧的磁力感应器42;磁力感应器42上环向开设有8-12个间距相同直径为5mm-14mm的圆孔43,可根据实际情况预设速度和直径,磁力感应器42与控制器连接,一旦生产中的铝箔13运转速度跳出设定速度阈值,磁力感应器42会将信号反馈给的控制器,设备会停止报警,相当于铝箔13放线架的一种“熔断机制”,即当张力波动已脱离系统控制,需要停机进行人为干预,进一步保护了铝箔13,提高了编织质量。需要说明的是,磁力感应器42采集放线盘12转动速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比对实际速度与设定的阈值速度本身是一种现有成熟的技术,此处不予赘述。
[0024]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杆25可使用高硬度合金钢丝,保证第二连杆25刚性的同时,使张力感应机构3感应反馈更加灵敏。
[0025]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