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式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7543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振动式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振动式输送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人为株式会社大伸、中国申请号为201210433917.1、申请日为2012年10月29日、题为“振动式输送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振动式输送装置,尤其涉及对具备用于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输送路的输送体赋予振动并且具备以与该输送体相反的相位进行振动的惯性质量体的输送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3]通常,在振动式输送装置中,已知有为了抑制振动能从装置向外部的流出并减少对设置在装置周围的外部设备的影响而与输送部件等的输送体分开地设有惯性质量体(配重)的装置(例如,参照以下的专利文献I及2)。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中,通过将惯性质量体22相对于激振体21连接固定到与向输送体25传递振动这一侧相反的一侧,并且将连接激振体安装部件23与输送体25的振动传递用板簧26的中间部经由连结部件支承片28而通过防振用板簧27弹性支承,由此吸收来自输送体25的反力,抑制向防振用板簧27传递的振动。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中,在将经由防振用板簧15而设置在地板上的板簧安装体14与输送体的槽11经由激振体20a、20b弹性连接,并将配重13经由激振体21a、21b相对于板簧安装体14而弹性连接到与输送体11相反的一侧这样的结构中,对上述激振体20a、20b和激振体21a、21b进行控制以抑制由传感器检测出的防振用板簧15的振动。
[0005]另外,作为在由增幅弹簧5和防振弹簧7弹性支承的连接部件4上连接有压电驱动体3、并且在该压电驱动体3的相反侧连接有惯性体6的结构,已知有以下的专利文献3及4所记载的装置。在上述装置中,虽然通过压电驱动体3经由连接部件4及增幅弹簧5而使输送体2振动,但通过在压电驱动体3的相反侧连接惯性体6,由此惯性体6以与输送体2相反的相位摆动,因此能够抑制振动能从防振弹簧7向基台I的流出。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I】日本公报、特开平11-91928号
[0009]【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实公平5-20473号
[0010]【专利文献3】日本公报、特开2007-137674号
[0011]【专利文献4】日本公报、特开2008-273714号
[0012]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I那样的现有的振动式输送装置中,由于惯性质量体22相对于激振体21直接连接到与激振体安装部件23相反的一侧,使惯性质量体22与激振体安装部件23之间产生振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用于对抗输送体25的惯性力的激振体21、惯性质量体22及激振体安装部件23的整体的振动形态难以与输送体25的振动形态充分地对应,无法充分地吸收输送体25的反力,无法较大地抑制从振动传递用板簧26的中间部向连结部件支承片28传递的振动能。另外,在该结构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容易在激振体21、惯性质量体22、激振体安装部件23、输送体25及振动传递用板簧26的整体上产生沿着输送方向的上下运动(俯仰动作),该上下运动的振动能容易向连结部件支承片28侧流出,并且招致输送体25的输送方向的输送速度的不均匀性或输送物的输送状态的不稳定性。
[0013]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的现有的振动式输送装置中,由于激振体20a、20b对槽11直接驱动,因此难以避免其反作用从板簧安装体14向防振用板簧15传递,另外,为了获得充分的防振作用,需要在板簧安装体14与配重13之间夹设其他的激振体21a、21b,并且根据设置在防振用板簧15上的反力检测器22的检测值来控制上述其他的激振体21a、21b,因此存在机械结构及激振体的控制复杂这样的问题。另外,在该结构中,虽然也能够通过一对激振体之间的控制来抵消输送方向的反作用,但难以抑制配置在防振用板簧15上的整体结构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上下运动(俯仰动作),因此难以实现对振动能的流出的充分抑制及输送速度的均匀性或输送状态的稳定性。
[0014]进而,在上述专利文献3及4那样的现有的振动式输送装置中,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振动能向基台I的流出,但与上述专利文献I同样地,由于在压电驱动体3的相反侧连接有惯性体6,而存在惯性体6的惯性力所起到的输送体2的反力的降低效果不充分的情况。另外,当增大惯性体6的质量时,容易在经由压电驱动体而连结到惯性体6的前后两侧的连接部件4及经由增幅弹簧5而连接到连接部件4的输送体2上产生沿着输送方向的上下运动(俯仰动作),因此实际上存在输送速度沿着输送方向变动或轻量的输送物容易乱动等与输送速度的均匀性或输送状态的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5]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提出,其课题在于实现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有效地抑制从装置向设置面流出的振动能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沿着输送方向的上下运动来实现输送速度的均匀化或输送姿态的稳定化。
[0016]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振动式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体(11、31),其具备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呈直线状的输送路;前后一对板状的第一弹性体(32a、32b),其在输送方向(F)的前方和后方分别以能够向所述输送方向进行挠曲变形的方式弹性支承所述输送体;前后一对的连接部件(33),其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方和后方分别经由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弹性体连接到所述输送体的下方;前后一对板状的第二弹性体(34a、34b),其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方和后方分别从下方弹性支承各自对应的所述连接部件;前后一对板状的第三弹性体(41a、41b),其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方和后方分别以能够向所述输送方向进行挠曲变形的方式与各自对应的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惯性质量体(42),其仅经由前后一对的所述第三弹性体与前后一对的所述连接部件弹性连接,且构成为能够向所述输送方向摆动,以及电磁驱动式的激振体,其具有电磁螺线管(36)和对极部件(37、37'),并对所述输送体或所述惯性质量体与所述连接部件之间赋予所述输送方向的振动;并且,所述输送体和所述惯性质量体以相反相位进行振动。
[0017]根据本发明,输送体被第一弹性体、连接部件及第二弹性体从下方弹性支承为能够向输送方向移动。此时,当通过激振体对连接部件赋予输送方向的振动时,该振动经由该连接部件向第一弹性体传播,而使输送体向输送方向振动,但与该振动传播路径不同体地经由第三弹性体与连接部件弹性连接的惯性质量体以与上述输送体相反的相位向输送方向振动,因此能够充分地降低连接部件的振幅,从而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有效地抑制振动能从连接部件经由第二弹性体的流出。另外,当向设置面流出的振动能比现有技术减少时,输送体从设置面侧受到的限制力也能够减少,因此能够抑制在输送体产生的不必要振动(例如,产生宽度方向的俯仰动作的振动等)。尤其对于在沿着上述的振动传播路径的各部件的组装体上产生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上下运动(俯仰动作)来说,也能够通过与振动传播路径分开设置的、以相反相位进行振动的第三弹性体及惯性质量体来减轻,因此能够比现有技术提高输送速度的均匀性或输送状态的稳定性。
[0018]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输送体以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前方而相对于水平方向向斜上方移动的方式进行振动,所述惯性质量体以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后方而相对于水平方向向斜上方移动的方式进行振动。由此,能够将输送体振动时因输送体的移动方向或加减速而产生的上下运动(沿着输送方向的俯仰动作)所带来的影响通过与惯性质量体的摆动相伴的反向的作用来抵消,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振动能经由第二弹性体的流出,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输送速度的均匀性或输送状态的稳定性。
[0019]在本发明中,所述惯性质量体仅经由所述第三弹性体而被支承为能够向所述输送方向摆动。基本上只要惯性质量体构成为至少能够向输送方向移动,就能够抑制振动能经由第二弹性体的流出,根据该结构,通过仅经由第三弹性体而将惯性质量体支承为能够摆动,由此能够有效地吸收输送体的摆动所带来的反作用,尤其还能够吸收上下方向的反作用。这种情况下,关于惯性质量体的摆动的方向,例如在所述第三弹性体以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安装位置配置在比相对于所述惯性质量体的安装位置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前方的位置的方式连接时,能够使惯性质量体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后方而相对于水平方向向斜上方振动。尤其优选将所述第三弹性体以从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安装位置朝向相对于所述惯性质量体的安装位置的倾斜姿态安装。
[0020]在本发明中,所述惯性质量体的重心配置在相比所述惯性质量体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安装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输送体的重心位置和惯性质量体的重心位置相对于连接部件而配置在上下相反侧,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从输送体受到的反力(尤其是上下运动),能够减轻惯性质量体的重量。在此,当构成为所述激振体的重心配置在比所述激振体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安装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时,能够将激振体和惯性质量体有效地配置在输送体与设置面之间,从而能够将装置在高度方向上紧凑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