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697745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模具的出模配件,具体是指一种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将热熔态的塑胶材料高速注入模具内具有所需形状的密闭型腔中,待塑胶材料冷却固化,打开模具将固化的塑胶产品顶出,以获得成型产品的加工方法。由于注塑成型加工方法具有成型费用低、成型周期短、成型过程简单和易于成型形状复杂的塑胶产品等特点,因此在塑胶产品应用领域应用极为广泛。注塑模具是塑胶成型的重要方法之一,当产品内部具有倒扣时,通常采用斜顶抽芯机构以使产品顺利脱模。在模具设计当中,当遇到需要采用斜顶结构目前使用的方式主要都是从以下两种结构形式演变过来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模具当中的顶出机构利用斜面原理,即斜顶机构同模具的顶出方向呈一定角度设计,当斜顶1向外被推出时,由于斜面2作用,斜顶1同时会产生一定的水平或其它角度方向的位移,从而实现产品倒扣的脱离;第二种结构形式如图2与图3所示,利用弹簧钢材本身具有的特性,当模具在合模状态时,弹簧钢3做成的斜顶处在被约束状态,此时的斜顶1生成产品倒扣特征;当斜顶1推出时,弹簧钢3所受的约束被释放,产品的倒扣从模具中脱出。然而,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均要求设计空间较大,导致有些产品不适用,而且对斜顶周围模肉的磨损较大,影响模具的寿命长,并且对模具钢材的要求降低(尤其是第二种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广、对斜顶周围模肉的磨损小且对模具钢材的要求低的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包括设置在定模和动模中的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顶出连接杆、模具顶针板及工作部件,所述模具顶针板固定在动模内,顶出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模具顶针板内,所述工作部件设有外凸部分,该外凸部分配合装于待加工产品的倒扣内,且所述工作部件可相对顶出连接杆往远离待加工产品的倒扣方向旋转。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顶出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工作部件形成铰接。具体的,所述顶出连接杆与工作部件的连接端设有第一T形凸台结构,所述工作部件与顶出连接杆的连接端设有对应第一T形凸台结构的第一U形座,所述第一T形凸台结构与第一U形座均开设有供旋转轴穿入的轴孔,所述第一T形凸台结构的凸台部位一侧设有与第一U形座两个U形端面对应支撑的第一平面支撑部,另一侧为第一内凹弧面部或第一内凹斜面部,且所述第一内凹弧面部或第一内凹斜面部设置在与外凸部分凸出方向相反的一侧。作为上述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所述顶出连接杆与工作部件之间还设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分别与连接杆、工作部件铰接。具体的,所述顶出连接杆与摆动杆的连接端设有第二T形凸台结构,所述摆动杆与顶出连接杆的连接端设有对应第二T形凸台结构的第二U形座,所述第二T形凸台结构的凸台部位一侧设有与第二U形座两个U形端面对应支撑的第二平面支撑部,另一侧为第二内凹弧面部或第二内凹斜面部,且所述第二内凹弧面部或第二内凹斜面部设置在与外凸部分凸出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摆动杆与工作部件的连接端设有第三T形凸台结构,所述工作部件与摆动杆的连接端设有对应第三T形凸台结构的第三U形座,所述第三T形凸台结构的凸台部位一侧设有与第三U形座两个U形端面对应支撑的第三平面支撑部,另一侧为第三内凹弧面部或第三内凹斜面部,且所述第三内凹弧面部或第三内凹斜面部设置在与外凸部分凸出方向相同的一侧。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工作部件通过旋转轴与顶出连接杆形成活动连接,在顶出的过程中,工作部件受外部力量的作用时,绕旋转轴旋转,从而脱出产品倒扣,结构简单,非常适用于设计空间狭小,无法使用传统的斜顶设计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斜顶方式,本发明对工作部件或斜顶周围的模肉的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并对模具钢材的要求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斜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另一种斜顶结构模具在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另一种斜顶结构模具在斜顶推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杆、旋转轴及工作部件的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杆、旋转轴及工作部件的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脱出倒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杆、旋转轴及工作部件的主视图。图11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杆、摆动杆及工作部件的立体图。图12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脱出倒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包括设置在定模和动模中的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顶出连接杆4、模具顶针板5及工作部件6,所述模具顶针板5固定在动模内,顶出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在模具顶针板5内,所述工作部件6设有外凸部分7,该外凸部分7配合装于待加工产品的倒扣内,且所述工作部件6可相对顶出连接杆4往远离待加工产品的倒扣方向旋转。其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出连接杆4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8与工作部件6形成铰接。如图5、图6,所述顶出连接杆4与工作部件6的连接端设有第一T形凸台结构401,所述工作部件6与顶出连接杆3的连接端设有对应第一T形凸台结构401的第一U形座601,所述第一T形凸台结构401与第一U形座601均开设有供旋转轴8穿入的轴孔,所述第一T形凸台结构401的凸台部位一侧设有与第一U形座601两个U形端面对应支撑的第一平面支撑部402,另一侧为第一内凹弧面部或第一内凹斜面部403,且所述第一内凹弧面部或第一内凹斜面部403设置在与外凸部分7凸出方向相反的一侧。通过上述第一平面支撑部以及第一内凹弧面部或第一内凹斜面部的配合,保证工作部件只相对顶出连接杆往远离待加工产品的倒扣方向旋转,避免损伤产品,并且可以根据产品的倒扣量的大小,通过控制第一平面支撑部以及第一内凹弧面部或第一内凹斜面部的大小,实现控制工作部件的旋转角度,最终实现顺利脱扣。结合图4、图7与图8,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模具开模后,由注塑机产生一个力,使模具顶针板5向前运动,再由顶出连接杆4提供顶出动力给工作部件6,由于工作部件6通过旋转轴8与顶出连接杆4形成活动连接,并且第一内凹弧面部或第一内凹斜面部403设置在与外凸部分7凸出方向相反的一侧,在顶出的过程中,工作部件6会绕旋转轴8旋转并向远离待加工产品的倒扣方向旋转,从而脱出产品倒扣。实施例2图9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这一实施例与图4~8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顶出连接杆4与工作部件6之间还设有摆动杆9,所述摆动杆9分别与顶出连接杆4、工作部件6铰接。如图10与图11所示,其中,所述顶出连接杆4与摆动杆9的连接端设有第二T形凸台结构4001,所述摆动杆9与顶出连接杆3的连接端设有对应第二T形凸台结构4001的第二U形座901,所述第二T形凸台结构4001的凸台部位一侧设有与第二U形座901两个U形端面对应支撑的第二平面支撑部4002,另一侧为第二内凹弧面部或第二内凹斜面部4003,且所述第二内凹弧面部或第二内凹斜面部4003设置在与外凸部分7凸出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摆动杆9与工作部件6的连接端设有第三T形凸台结构902,所述工作部件6与摆动杆9的连接端设有对应第三T形凸台结构902的第三U形座6001,所述第三T形凸台结构902的凸台部位一侧设有与第三U形座6001两个U形端面对应支撑的第三平面支撑部903,另一侧为第三内凹弧面部或第三内凹斜面部904,且所述第三内凹弧面部或第三内凹斜面部904设置在与外凸部分7凸出方向相同的一侧。结合图9、图12与图13,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模具开模后在模具开模后,由注塑机产生一个力,使模具顶针板5向前运动,再由顶出连接杆4提供顶出动力给工作部件6,由于工作部件6、摆动杆9、顶出连接杆4三者之间形成活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内凹弧面部或第二内凹斜面部4003设置在与外凸部分7凸出方向相反的一侧,第三内凹弧面部或第三内凹斜面部904设置在与外凸部分7凸出方向相同的一侧,在上述结构的作用下,在顶出的过程中,工作部件6会发生摆动并向远离待加工产品的倒扣方向旋转,从而脱出产品倒扣。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