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9750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又称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一种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成型设备。注塑机按照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立卧复合。注塑模具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模具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传统的注塑模具,存在塑料原料熔融不均匀,导致成型塑料品质不佳等缺点,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机床、支撑台和注射机构;

所述机床包括模具槽、开合模传动链和第二电动机,所述机床的上表面的中间靠左位置处安装有模具槽,在模具槽的右侧端设置有开合模传动链,所述机床内部顶面靠右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机;

所述支撑台包括悬梁、第一电动机、减速机、传动齿轮和捣料杆,所述支撑台安装在模具槽的左侧,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安装有悬梁,所述悬梁的上表面靠左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右侧连接有减速机,所述悬梁的内部靠右侧安插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下端连接有捣料杆;

所述注射机构包括第三电动机、转轴、加热器、振子、搅拌叶和进料斗,所述注射机构设置在模具槽的上表面,所述注射机构的左侧端安装有第三电动机,所述注射机构的上端连接有进料斗,所述注射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四周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注射机构的内壁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外侧套接有振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正面设置有数据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机床的正面靠左侧安装有操控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搅拌叶均为波浪形丝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捣料杆的下端通入进料斗的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转轴和搅拌叶,配合第三电动机,能够对融化的塑料进行搅拌,搅拌叶为波浪形丝状结构,能使塑料融化更加均匀,避免结块,加快原料的熔融速率,由此提高了机器的注塑效率,设置振子,能够通过振动进一步让原料融合均匀,使得成型的塑料品质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射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轴右视图。

图中,1-机床,2-支撑台,3-悬梁,4-第一电动机,5-减速机,6-数据显示屏,7-操控面板,8-第二电动机,9-传动齿轮,10-捣料杆,11-注射机构,12-模具槽,13-开合模传动链,14-第三电动机,15-转轴,16-加热器,17-振子,18-搅拌叶,19-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机床1、支撑台2和注射机构11,所述机床1包括模具槽12、开合模传动链13和第二电动机8,在机床1的上表面的中间靠左位置处安装有模具槽12,且模具槽12的右侧端设置有开合模传动链13,在机床1内部顶面靠右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机8,且机床1的正面靠左侧安装有操控面板7;

支撑台2包括悬梁3、第一电动机4、减速机5、传动齿轮9和捣料杆10,支撑台2安装在模具槽12的左侧,在支撑台2的上表面安装有悬梁3,且悬梁3的上表面靠左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4,在第一电动机4的右侧连接有减速机5,在悬梁3的内部靠右侧安插设置有传动齿轮9,且传动齿轮9的下端连接有捣料杆10,在支撑台2的正面设置有数据显示屏6;

注射机构11包括第三电动机14、转轴15、加热器16、振子17、搅拌叶18和进料斗19,注射机构11设置在模具槽12的上表面,在注射机构11的左侧端安装有第三电动机14,注射机构11的上端连接有进料斗19,且捣料杆10的下端通入进料斗19的内部,在注射机构1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5,且转轴15的四周安装有搅拌叶18,搅拌叶18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搅拌叶18均为波浪形丝状结构,在注射机构11的内壁设置有加热器16,且加热器16的外侧套接有振子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注塑原材料放入进料斗19,通入电源,第一电动机4运行驱动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推动捣料杆10,将进料斗19中的原材料导入注射机构11,加热器16对原材料进行高温加热使其融化成熔融状态,振子17开始振动,第三电动机14带动转轴15转动,搅拌叶18对原料进行搅拌,加速原料混匀,且能使原料融合更加均一,减少结块现象,从而提高成品质量。熔融好的粘液态塑料进入模具槽12,第二电动机8驱动开合传动链13运行,闭合模具槽12,使塑料在模具槽12内挤压成型。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