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20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生产中,对于注塑深腔的产品,大多时候该类产品在顶出后依然与顶针连接在一起。目前的大多数厂家在上述情况发生时仅能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取出产品。然而,若使用人工取出,则会浪费很多的时间,这无疑增大了生产成本;而若使用而采用机械手取出,则需要制作取出治具,并且还会受到机台开模行程的影响,从而降低生产效率。上述两种方式均无法平衡成本以及生产效率两者的矛盾,因此均不利于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机构,在顶针上设有吹风结构,使得产品在顶出后能够自动脱落,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针,所述底板内设有进气道,所述顶针的内部对应设有出气道,所述进气道连接于所述出气道;所述顶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的侧边设有至少三个出气孔,三个出气孔分别通过出气管连接于所述出气道。

其中,所述进气道平行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出气道平行于所述顶针的侧边。

其中,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道呈58°—62°夹角。

其中,至少三个出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顶针侧边的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顶针的另一端下方4.5—5.5mm处。

其中,所述顶针的一端嵌入所述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底板的内部以及顶针的内部分别设有气道,当顶针顶出产品后,往气道中充入气体,利用气动顶出原理来使得气压力作用在产品上,从而使产品受到力的作用脱离顶针。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利用气动顶出原理实现了产品自动脱离顶针,既不会大幅度增大模具的改造成本,还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有利于深腔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模具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针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1—底板,2—顶针,3—密封圈,4—产品,5—后模板,6—下模板,11—进气道,21—出气道,22—出气孔,23—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以及附图中,出气孔的数量仅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本方案,并不是对本方案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针2,所述底板1内设有进气道11,所述顶针2的内部对应设有出气道21,所述进气道11连接于所述出气道21;所述顶针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1,另一端的侧边设有三个出气孔22,三个出气孔22分别通过出气管23连接于所述出气道21。如图所示,在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把底板1连接于下模板6,且让顶针2穿过后模板5并顶住产品4,当顶针2顶出产品4后,从底板1往进气道11内充入气体,该气体先后经过进气道11、出气管23、出气道21,并最后从出气孔22喷出并作用在产品4上,由于气体的对产品4造成的气压力是指向远离顶针2的方向的,因此顶针2在受到该气压力后会往远离顶针2的方向移动,从而自动脱离顶针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顶出结构进行简单的优化改造,从而利用了气动顶出原理来实现了产品4在顶出后自动脱离顶针2的效果,进而减少了产品4顶出后的取出步骤。本实用新型在有效提高产品4的生产效率之余,无需投入过高的成本对模具进行改造,同时解决了深腔产品4生产中的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两个问题,使得大规模生产深腔产品4的成本和效率有了保证。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进气道11平行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出气道21平行于所述顶针2的侧边。由图中可以得知,进气道11与出气道21均为直管,能够让气体进入气道后经过最少的路程即可作用在产品4上,从而有效减少气压经过气道时能量的损失,提高了气压力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产品4脱离顶针2所耗费的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出气管23与所述出气道21呈58°—62°夹角。本数据是设计人经过多次试验得出的最有数据,当出气管23与出气道21之间的夹角为58°—62°时,气体的利用率以及气压力最优,在此角度下用最少的气体以及最短的时间即可让产品4脱离顶针2。当然,作为优选,当出气管23与出气道21之间的夹角为60°时效果最佳。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三个出气孔22均匀分布在所述顶针2侧边的同一水平面上,让产品4受到均匀的气压力而脱离顶针2,避免了产品4因受到的气压力不均匀而导致部分继续连接在顶针2上,从而造成变形。

其中,所述出气孔22位于所述顶针2另一端下方的4.5—5.5mm处。该位置是保证气体能够让产品4脱离顶针2并且不会对产品4的形状造成影响的最有位置,有利于提高产品4的及格率。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顶针2的一端嵌入所述底板1,可以保证顶针2垂直于所述底板1,从而使得顶针2能够稳定、可靠地顶起产品4,避免因顶针2倾斜而导致产品4在重力的拉扯下导致变形。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顶针2与所述底板1的连接处围设有密封圈3。密封圈3可以防止气体从进气管与出气管23的连接缝隙中泄露出去,从而保证了气管内气压的稳定以及气体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