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链夹机构及交错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25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动链夹机构及交错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是高端塑料薄膜加工领域一种先进的加工工艺,在工艺温度环境下,通过机械设备把塑料薄膜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连续拉伸,从而获得所需的产品厚度及在两方向分别形成合适的物理强度及热收缩特性得到改良的薄膜产品。

基于目前普遍的技术应用,塑料薄膜行业绝大部分的加工手段均采用顺序两步拉伸方式,即先对薄膜厚片进行纵向拉伸,然后再进行横向拉伸。每一拉伸工序都经历了一次加热-拉伸-冷却的循环过程;而同步拉伸就是实现薄膜在烘箱里,在合适的工艺环境下进行纵向与横向同时拉伸,可以提高产品性能。

传统的联动链夹机构容易造成薄膜的弓形现象及薄膜两侧废弃的边料范围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联动链夹机构及交错组合装置,该联动链夹机构具有较高的静态受力、耐冲击强度,能减少薄膜弓形现象,减小薄膜两侧的废边料,提高薄膜拉伸质量。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动链夹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沿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沿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第一夹固部;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第三安装座设有第二夹固部,所述第二夹固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夹固部移动;及第四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及所述第三安装座之间,所述第四安装座与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第四安装座设有第三夹固部,所述第三夹固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夹固部或/和所述第二夹固部移动。

上述联动链夹机构使用时,第一安装座可沿第一导轨移动,第二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及第四安装座可沿第二导轨移动,第一安装座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可转动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安装座可转动连接,进而根据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间距的变化,自动调整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的间隔距离、第一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之间的间隔距离及第二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而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工艺需求进行调整,进而可以满足多种薄膜产品的拉伸生产需求;同时由于通过第二连杆组件在第二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之间加装可联动的第四安装座,使第四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的间距或/和第四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之间的间距可随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间距变化而调整,利用第四安装座上的第三夹固部与第一夹固部、第二夹固部形成薄膜拉伸的三个夹固点,大大减少了链夹机构横向各受力部的冲击断裂风险,使链夹机构运行更加平稳,同时在链夹宽度等参数相同情况下,可以能减少薄膜弓形现象,减小薄膜两侧的废边料,提高薄膜拉伸质量。该联动链夹机构构成的运动轨迹可以根据不同产品及工艺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多种产品的生产需求;同时能减少薄膜弓形现象,减小薄膜两侧的废边料,提高薄膜拉伸质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一夹固部、所述第二夹固部及第三夹固部沿同一导轨轨迹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杆设有容纳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凹槽;第二连杆设有容纳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滚轮组件,所述第四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均与所述第三夹固部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滚轮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所述第二滚轮靠近所述第三安装座设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轮组件还包括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靠近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滚轮及所述第二滚轮相配合形成第一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第二滚轮组件及第三滚轮组件,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滚轮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第三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三滚轮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第二滚轮组件包括第四滚轮、第五滚轮及第六滚轮,所述第四滚轮靠近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五滚轮与所述第六滚轮远离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五滚轮与所述第六滚轮相互错开、且与所述第四滚轮配合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三滚轮组件包括第七滚轮、第八滚轮及第九滚轮,所述第七滚轮靠近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八滚轮与所述第九滚轮远离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第八滚轮与所述第九滚轮相互错开、且与所述第七滚轮配合形成第三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滚轮与所述第六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两侧、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八滚轮与所述第九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两侧、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五滚轮与所述第八滚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六滚轮与所述第九滚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六滚轮与所述第一滚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八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安装所述第五滚轮的第一支撑体及安装所述第六滚轮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两侧、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三安装座设有安装所述第八滚轮的第三支撑体及安装所述第九滚轮的第四支撑体,所述第三支撑体及所述第四支撑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两侧、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一夹爪及与所述第一夹爪可弹性复位配合的第一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夹爪的一端设有第一施力部、另一端设有第一夹体,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夹体相配合形成第一夹固部的第一夹口;还包括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的第二夹爪及与所述第二夹爪可弹性复位配合的第二弹性机构,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设有第二施力部、另一端设有第二夹体,所述第三安装座设有与所述第二夹体相配合形成第二夹固部的第二夹口;还包括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座上的第三夹爪及与所述第三夹爪可弹性复位配合的第三弹性机构,所述第三夹爪的一端设有第三施力部、另一端设有第三夹体,所述第四安装座设有与所述第三夹体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三夹固部的第三夹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及第三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端部,所述第二驱动轮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端部,所述第三驱动轮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四驱动轮,所述第四驱动轮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座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第四滚轮组件、第五滚轮组件、第六滚轮组件及第七滚轮组件,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第四滚轮组件与第一导轨滚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五滚轮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轨滚动配合,所述第三安装座通过所述第六滚轮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轨滚动配合,所述第四安装座通过第七滚轮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轨滚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还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于第一导轨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交错组合装置,包括上述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前链夹机构,每两个相邻所述前链夹机构之间设有一个联动链夹机构。

该交错组合装置利用联动链夹机构与前链夹机构形成前链夹+联动链夹的交错组合方式,能进一步减少薄膜弓形现象,减小薄膜两侧的废边料,提高薄膜拉伸质量。具体的,如前链夹机构+联动链夹机构+前链夹机构+联动链夹机构 +前链夹机构……如此根据实际需要依次交错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动链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安装座,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200、第一连杆组件,210、第一连杆,220、第二连杆,222、第二凹槽,224、第二加强筋, 300、第二连杆组件,310、第三连杆,320、第四连杆,322、第一凹槽,324、第一加强筋,400、第二安装座,401、第一夹固部,410、第一支撑体,420、第二支撑体,430、第一夹口,500、第三安装座,501、第二夹固部,510、第三支撑体,520、第四支撑体,530、第二夹口,600、第四安装座,601、第三夹固部,610、安装体,620、第三夹口,700、第一夹爪,710、第一施力部, 720、第一夹体,800、第二夹爪,810、第二施力部,820、第二夹体,900、第三夹爪,910、第三施力部,920、第三夹体,10、第一导轨,20、第二导轨, 31、第一滚轮,32、第二滚轮,第三滚轮,41、第四滚轮、42、第五滚轮,43、第六滚轮,51、第七滚轮,52、第八滚轮,53、第九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上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一种联动链夹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100,所述第一安装座 100可沿第一导轨10移动,所述第一安装座100设有第一连接部110;第一连杆组件200,第一连杆组件200包括第一连杆210及第二连杆220,所述第一连杆210的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杆22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组件300,所述第二连杆组件300包括第三连杆310及第四连杆320,所述第三连杆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10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 3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20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安装座400,所述第二安装座400与所述第一连杆2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沿第二导轨20移动,所述第二安装座400设有第一夹固部401;第三安装座500,所述第三安装座500 与所述第二连杆2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沿所述第二导轨20移动,所述第三安装座500设有第二夹固部501,所述第二夹固部501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夹固部401移动;及第四安装座600,所述第四安装座60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 400及所述第三安装座500之间,所述第四安装座600与所述第三连杆310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四连杆3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可沿所述第二导轨20移动,所述第四安装座600设有第三夹固部601,所述第三夹固部601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夹固部401或/和所述第二夹固部501移动。

上述联动链夹机构使用时,第一安装座100可沿第一导轨10移动,第二安装座400、第三安装座500及第四安装座600可沿第二导轨20移动,第一安装座100通过第一连杆210与所述第二安装座400可转动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杆220与所述第三安装座500可转动连接,进而根据第一导轨10与第二导轨20之间间距的变化,自动调整第一安装座100与第二安装座400之间的间隔距离、第一安装座100与第三安装座500之间的间隔距离及第二安装座400与第三安装座50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而第一导轨10与第二导轨2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工艺需求进行调整,进而可以满足多种薄膜产品的拉伸生产需求;同时由于通过第二连杆组件300在第二安装座400与第三安装座500 之间加装可联动的第四安装座600,使第四安装座600与第二安装座400之间的间距或/和第四安装座600与第三安装座500之间的间距可随第一导轨10与第二导轨20之间的间距变化而调整,利用第四安装座600上的第三夹固部601与第一夹固部401、第二夹固部501形成薄膜拉伸的三个夹固点,大大减少了链夹机构横向各受力部的冲击断裂风险,使链夹机构运行更加平稳,同时在链夹宽度等参数相同情况下,可以能减少薄膜弓形现象,减小薄膜两侧的废边料,提高薄膜拉伸质量。该联动链夹机构构成的运动轨迹可以根据不同产品及工艺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多种产品的生产需求,而且联动链夹机构可靠、易维护,长期运行速度可达到250米/分钟以上;同时能减少薄膜弓形现象,减小薄膜两侧的废边料,提高薄膜拉伸质量,总体能实现的薄膜松弛倍率及机械运行速度等指标可提高30%以上。

如图1所示,此外,所述第一连杆组件200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300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一夹固部401、所述第二夹固部501及第三夹固部601沿同一导轨轨迹移动。因而在链夹宽度等参数相同情况下,可在同一直线上设置三个夹固点,进一步减少薄膜弓形现象,减小薄膜两侧的废边料,提高薄膜拉伸质量及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其具体的转动连接方式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在此不在累赘。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杆310设有容纳所述第一连杆 210的第一凹槽322,所述第一凹槽322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强筋324;第二连杆 220设有容纳所述第四连杆320的第二凹槽222,所述第二凹槽222的内壁设有第二加强筋224。通过设置第一凹槽322使第一连杆210与第三连杆310可以贴合的更紧,使第二安装座400与第四安装座600可以靠得更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324提高第三连杆310的强度,第二加强筋224提高第一连杆210 的强度;进一步的,便于第二安装座400、第三安装座500及第四安装座600上安装滚轮组件,且互不干涉。

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滚轮组件,所述第四安装座600通过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20移动;因而第四安装座600可通过第二导轨 20的底部进行导向,不但使作用于第四安装座600的作用力均衡,同时使其始终保持与第二导轨20处于垂直的方向,避免其无规则的摆动而影响薄膜边缘的一致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第一滚轮31及第二滚轮32,所述第一滚轮31与所述第二滚轮32均与所述第三夹固部601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500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滚轮3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座400设置,所述第二滚轮32靠近所述第三安装座500设置,所述第一滚轮31与所述第二滚轮32 在同一水平面上。因而使第四安装座600与第二导轨20滚动配合,减少因摩擦造成的磨损,也便于更换保持第四安装座600相对于第二导轨20的位置关系;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安装座600设有安装所述第一滚轮31及第二滚轮32的安装体610,所述安装体610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00的方向凸出形成凹口结构。因而该安装体610可包容第二安装座400上的第二滚轮32组件及第三安装座500 上的第三滚轮组件,实现第一滚轮31与第二滚轮32的安装,同时又可使第四安装座600与第二安装座400或第三安装座500之间的间距可以紧密的同时不会干涉第二滚轮32组件及第三滚轮组件的滚动。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组件还包括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靠近所述第一导轨10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滚轮31及所述第二滚轮32相配合形成第一卡槽(未示出)。因而在同一垂直投影面上,第一滚轮31、第二滚轮32及第三滚轮呈“品”字形,且第一滚轮31与第二滚轮32在纵向及横向方向相互错开,使得第二滚轮32与第三滚轮的间隙更小,第四安装座60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薄膜被夹持位置始终保持与导轨一致的运动轨迹,避免摆动现象导致的边料效应。

此外,该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第二滚轮32组件(未标注)及第三滚轮组件 (未标注),第二安装座400通过第二滚轮32组件可相对于第二导轨20移动,第三安装座500通过第三滚轮组件可相对于第二导轨20移动,因而第二安装座400、第三安装座500分别与第二导轨20滚动配合,减少因摩擦造成的磨损,同时减少第二安装座400及第三安装座500移动时所需克服的摩擦力,提高能量利用率,优选采用了轴承全滚动取代了摩擦块模式,可大大减少了润滑油及动力能耗;进一步的,第二滚轮32组件包括第四滚轮41、第五滚轮42及第六滚轮43,第四滚轮41靠近第一连杆210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安装座400的一端,第五滚轮42与第六滚轮43远离第一连杆210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安装座400的另一端,第五滚轮42与第六滚轮43相互错开、且与第四滚轮41配合形成第二卡槽(未示出),因而第二安装座400通过第二卡槽与第二导轨20卡接滚动配合;第三滚轮组件包括第七滚轮51、第八滚轮52及第九滚轮53,第七滚轮51 靠近第二连杆220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安装座500的一端,第八滚轮52与第九滚轮53远离第二连杆220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安装座500的另一端,第八滚轮52 与第九滚轮53相互错开、且与第七滚轮51配合形成第三卡槽(未示出),因而第三安装座500通过第三卡槽与第二导轨20卡接滚动配合;再进一步的,第五滚轮42与第六滚轮43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座400的两侧、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第八滚轮52与第九滚轮53分别设置于第三安装座500的两侧、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而在同一垂直投影面上,第四滚轮41、第五滚轮42及第六滚轮 43呈“品”字形,且第五滚轮42与第六滚轮43在纵向方向相互错开,使得第五滚轮42与第六滚轮43的间隙更小,第二安装座40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薄膜被夹持位置始终保持与导轨一致的运动轨迹,避免摆动现象导致的边料效应;同时在同一垂直投影面上,第七滚轮51、第八滚轮52及第九滚轮53呈“品”字形,且第八滚轮52与第九滚轮53在纵向方向相互错开,使得第八滚轮52与第九滚轮53的间隙更小,第三安装座500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的,第五滚轮42与第八滚轮52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六滚轮43与第九滚轮53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六滚轮43与所述第一滚轮3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八滚轮52与所述第二滚轮32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第四安装座600与第二安装座400或第三安装座500可以靠得更近,进而使第一导轨10与第二导轨20 之间的间隔距离更大,使得本链接机构形成的运动轨迹可调范围更大,适应更多产品的需求。

具体的,第二安装座400设有安装第五滚轮42的第一支撑体410及安装第六滚轮43的第二支撑体420,第一支撑体410及第二支撑体420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座400的两侧、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三安装座500设有安装第八滚轮52的第三支撑体510及安装第九滚轮53的第四支撑体520,第三支撑体510 及第四支撑体520分别设置于第三安装座500的两侧、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而实现了第五滚轮42及第六滚轮43在第二安装座400上的安装,第八滚轮 52及第九滚轮53在第三安装座500上的安装,也使第二安装座400及第三安装座500更加紧凑,且薄膜被夹持位置始终保持与导轨一致的运动轨迹,避免摆动现象导致的边料效应。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第四滚轮组件(未标注)、第五滚轮组件(未标注)、第六滚轮组件(未标注)及第七滚轮组件(未标注),第一安装座100通过第四滚轮组件与第一导轨10滚动配合,第二安装座400通过第五滚轮组件与第二导轨20滚动配合,第三安装座500通过第六滚轮组件与第二导轨20滚动配合,所述第四安装座600通过第七滚轮组件与所述第二导轨20 滚动配合;因而第一安装座100与第一导轨10滚动配合、第二安装座400、第三安装座500及第四安装座600分别与第二导轨20滚动配合,减少因摩擦造成的磨损,同时减少第一安装座100、第二安装座400及第三安装座500移动时所需克服的摩擦力,降低驱动负载。

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该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安设于第二安装座400上的第一夹爪700及与第一夹爪700可弹性复位配合的第一弹性机构 (未示出),第一夹爪700的一端设有第一施力部710、另一端设有第一夹体720,第二安装座400设有与第一夹体720相配合形成第一夹固部401的第一夹口430;该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安设于第三安装座500上的第二夹爪800及与第二夹爪800可弹性复位配合的第二弹性机构(未示出),第二夹爪800的一端设有第二施力部810、另一端设有第二夹体820,第三安装座500设有与第二夹体 820相配合形成第二夹固部501的第二夹口530;还包括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座600上的第三夹爪900及与所述第三夹爪900可弹性复位配合的第三弹性机构,所述第三夹爪900的一端设有第三施力部910、另一端设有第三夹体920,所述第四安装座600设有与所述第三夹体920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三夹固部 601的第三夹口620。因而分别通过第一夹体720与第一夹口430的配合、第二夹体8200与第二夹口530的配合及第三夹体920与第三夹口620的配合可分别固定薄膜的三个夹固点,便于后期拉伸;使用时,按压第一施力部710使第一夹口430张开,薄膜放置于第一夹口430后再松开第一施力部710,在第一弹性机构作用力下,第一夹爪700复位,使第一夹体720与第一夹口430侧壁形成夹固力,将薄膜固定于第一夹口430内;同理可通过第三夹体920与第三夹口 620的配合完成薄膜第二夹固点的固定,第二夹体820与第二夹口530的配合完成薄膜第三夹固点的固定。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该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未标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轮(未标注)、第二驱动轮(未标注)、第三驱动轮(未标注)及第四驱动轮(未标注),第一驱动轮可转动安设于第一安装座100的端部(最顶端的端部),第二驱动轮可转动安设于第二安装座400的端部(最顶端的端部),第三驱动轮可转动安设于第三安装座500的端部(最顶端的端部),所述第四驱动轮可转动安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座600的端部(最顶端的端部);因而可通过链轮拨动相应的驱动轮进而使第一安装座100在第一导轨10上移动,第二安装座400、第三安装座500及第四安装座600在第二导轨20上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座100还设有第二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20与第一连接部110相对设置于第一导轨10的外侧,因而设置多个联动链夹机构,相邻两个联动链夹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120进行连接,进而可在导轨上形成连续有序的运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交错组合装置,包括上述联动链夹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前链夹机构(未示出),每两个相邻所述前链夹机构之间设有一个联动链夹机构。

该交错组合装置利用联动链夹机构与前链夹机构形成前链夹+联动链夹的交错组合方式,能进一步减少薄膜弓形现象,减小薄膜两侧的废边料,提高薄膜拉伸质量。具体的,如前链夹机构+联动链夹机构+前链夹机构+联动链夹机构 +前链夹机构……如此根据实际需要依次交错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每个夹固部的水平导向轴承外径可延伸的空间增加了一倍,选用轴承时的尺寸瓶颈得到有效解决,机构运行更为平稳。

2、大大减少了链夹横向各受力部的冲击断裂风险。

3、在链夹宽度等参数相同情况下,基于最薄弱环节问题的解决,总体能实现的薄膜松弛倍率及机械运行速度等指标可提高30%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