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硅胶绑带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17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硅胶绑带的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属于塑性状态物质的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硅胶绑带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硅胶模具大致分为上、下两板模,上、下、中板三层模,以及上、下模板加横条几种结构。但对于某些特殊结构的产品,如硅胶绑带来说,由于产品内存在较薄的长条状丝带,采用传统的硅胶模具取出成品时操作繁复,且容易因用力不均造成成品损坏,存在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硅胶绑带的模具,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硅胶模具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硅胶绑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板、绑带固定框、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滑孔、锁模孔和撬模口,所述的下模板相应位置上也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定位滑孔、锁模孔和撬模口,所述的绑带固定框有两条,每条绑带固定框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绑带固定槽,每条绑带固定框设置有若干下顶出孔,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多条平行排列的绑带型腔,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两道与绑带固定框形状一致的固定框槽,所述的固定框槽分别设置在绑带型腔两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先用绑带压紧框和绑带固定框将制作产品所用的丝带可靠固定,然后将已固定的丝带连同绑带压紧框和绑带固定框一起放入固定框槽,最后将硅胶原材料填充至绑带型腔内,合上上模板,加热成型,逆向操作即可取出成品,所有步骤一次性完成,操作简单、绑带受力均匀,成品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模具还包括绑带压紧框,所述的绑带压紧框由压紧部和连接部组成,所述压紧部和连接部均为长方体形,所述压紧部的长度大于上模板的长度,所述的绑带压紧框由两组压紧部和连接部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与压紧部形状一致的压紧框槽,所述的压紧部两端设置有若干上顶出孔,取出产品时可以用绑带压紧框和绑带固定框将成品两端可靠固定后一同取出,可以使绑带受力更加均匀,取出更加顺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中标记为:上模板1、绑带压紧框2、绑带固定框3、下模板4、定位滑孔11、锁模孔12、撬模口13、压紧框槽14、压紧部21、连接部22、上顶出孔23、下顶出孔31、固定框槽41、绑带型腔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受到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生产硅胶绑带的模具,包括上模板1、绑带固定框3、下模板4,上模板1上设置有四组定位滑孔11、锁模孔12和撬模口13,下模板4相应位置上也设置有定位滑孔11、锁模孔12和撬模口13,绑带固定框3有两条,每条绑带固定框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十组绑带固定槽,每条绑带固定框3设置有四个下顶出孔31,下模板4设置有十组平行排列的绑带型腔42,下模板4设置有两道与绑带固定框3形状一致的固定框槽41,固定框槽41分别设置在绑带型腔42两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先用绑带压紧框2和绑带固定框3将制作产品所用的丝带可靠固定,然后将已固定的丝带连同绑带压紧框2和绑带固定框3一起放入固定框槽41,最后将硅胶原材料填充至绑带型腔42内,合上上模板1,加热成型,逆向操作即可取出成品,所有步骤一次性完成,操作简单、绑带受力均匀,成品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模具还包括绑带压紧框2,绑带压紧框2由压紧部21和连接部22组成,所述压紧部21和连接部22均为长方体形,所述压紧部21的长度大于上模板1的长度,绑带压紧框2由两组压紧部21和连接部22依次连接而成,上模板1设置有与压紧部21形状一致的压紧框槽14,压紧部21两端设置有四个上顶出孔23,取出产品时可以用绑带压紧框2和绑带固定框3将成品两端可靠固定后一同取出,可以使绑带受力更加均匀,取出更加顺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