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855发布日期:2018-12-05 20:55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而传统的注塑模具对于表面光滑,无可供支撑加持部位的平板的板类制品嵌件的固定,只能通过传统的固定块对其进行固定,会导致制品表面残留有固定块的压痕,影响产品品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包括注塑模具和嵌件固定腔,所述嵌件固定腔开设于注塑模具底端表面,所述注塑模具内部开设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内部设有气压塞,所述注塑模具一侧焊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端位于气压腔内部,且气压塞与电动液压杆之间旋转连接,所述注塑模具底端表面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部镶嵌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与气压腔之间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注塑模具顶端表面镶嵌有气压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口内部卡扣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一侧开设有维护口,所述维护口内部旋转连接有塞头。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底端表面粘连有减震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通过注塑模具内部开设的气压腔和气压腔内部的气压塞,便利于打开注塑模具一侧焊接的电动液压杆,电动液压杆拉动气压腔内部的气压塞运动,使空气由真空吸盘进入气压腔内部,从而使真空吸盘呈真空状,产生吸力,对板状嵌件产生吸力,从而固定嵌件,避免模具压合时塑料件表面产生压痕。

2、该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通过注塑模具顶端表面镶嵌的气压感应器,便利于感应气压腔内部气压,防止压强过低对嵌件造成损坏,同时也可避免压强过高无法紧密的固定嵌件。

3、该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通过注塑模具一侧开设的维护口,便利于对气压腔内部进行清理,同时也方便对气压塞进行更换,通过通气口内部卡扣连接的过滤网,可避免过多的灰尘进入气压腔内部,堵塞气压腔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中:1、注塑模具;2、气压腔;3、电动液压杆;4、气压塞;5、通气口;6、真空吸盘;7、过滤网;8、维护口;9、塞头;10、;11、嵌件固定腔;12、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包括注塑模具1和嵌件固定腔11,所述嵌件固定腔11开设于注塑模具1底端表面,所述注塑模具1内部开设有气压腔2,所述气压腔2内部设有气压塞4,所述注塑模具1一侧焊接有电动液压杆3,所述电动液压杆3一端位于气压腔2内部,且气压塞4与电动液压杆3之间旋转连接,所述注塑模具1底端表面开设有固定腔11,所述固定腔11内部镶嵌有真空吸盘6,所述真空吸盘6与气压腔2之间开设有通气口5,所述注塑模具1顶端表面镶嵌有气压感应器10。

其中,所述通气口5内部卡扣连接有过滤网7。

其中,所述注塑模具1一侧开设有维护口8,所述维护口8内部旋转连接有塞头9。

其中,所述注塑模具1底端表面粘连有减震垫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工作时,将需要嵌件放入注塑模具1底端,打开注塑模具1一侧焊接的电动液压杆3,电动液压杆3拉动气压腔2内部的气压塞4运动,使空气由真空吸盘6进入气压腔2内部,从而使真空吸盘6呈真空状,产生吸力,对板状嵌件产生吸力,从而固定嵌件,同时可通过注塑模具1顶端表面镶嵌的气压感应器10感应气压腔2内部气压,防止压强过低对嵌件造成损坏,同时也可避免压强过高无法紧密的固定嵌件,通过注塑模具1一侧开设的维护口8,便利于对气压腔2内部进行清理,同时也方便对气压塞4进行更换,通过通气口5内部卡扣连接的过滤网7,可避免过多的灰尘进入气压腔2内部,堵塞气压腔2的情况出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