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0420发布日期:2019-06-21 23:1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塑料、橡胶等产品的生产中。塑料注塑机机械己成为塑料加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机种之一。塑料注塑机可以与管材、薄膜、单丝、扁丝、打包带、挤网、板材、异型材、造粒、电缆包覆等各种塑料成型辅机匹配,组成各种塑料挤出成型生产线,生产各种塑料制品。塑料颗粒在注塑机的机筒内受热融合,受热后的塑料颗粒呈胶着状态,随后被挤入模具冷却成型。塑料颗粒在进入机筒受热前,需要搅拌均匀,混合不均匀的塑料颗粒,在加热注塑时会影响产品质量,传统的搅拌装置如果旋转叶片过短,对边缘的塑料颗粒起不到搅拌作用,如果旋转叶片过长,会对搅拌装置内部形成区域的分隔,不同区域之间的塑料颗粒不能相互混合,严重影响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壁设有若干旋转板,所述转轴上端穿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输出轴连通并与所述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反转机构,所述反转机构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转盘外壁设有若干转体,所述转体底部穿设有若干旋转柱,所述旋转柱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柱设有若干交错的旋转叶。

优选的,所述反转机构包括行星齿轮组,所述转盘内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组安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四周,所述行星齿轮组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啮合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组与所述转盘内壁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转盘内设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转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下方,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四周设有若干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连接,所述旋转柱与所述传动轮的中心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和旋转叶外侧均设有锯齿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驱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轴进行旋转,所述转轴外壁设有若干旋转板,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旋转板旋转,所述旋转板对内部的塑料颗粒进行搅拌,所述转轴上端穿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输出轴连通并与所述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反转机构,所述反转机构与所述转盘连接,通过所述反转机构带动所述转盘进行反转,所述转盘和所述转轴形成双向旋转,提高搅拌效率,所述转盘外壁设有若干转体,所述转体底部穿设有若干旋转柱,所述旋转柱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柱设有若干交错的旋转叶,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转体进行与所述转轴相反方向的旋转,所述转体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所述旋转柱,所述旋转柱带动所述旋转叶进行转动,交错的所述旋转叶在提高搅拌效率的同时,防止所述旋转叶之间形成碰撞,造成叶片的损坏,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旋转板对料斗中心的塑料颗粒进行充分搅拌,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转体进行反转,促进所述旋转板之间的塑料颗粒充分混合,所述旋转柱带动旋转叶对料斗边缘的塑料颗粒进行搅拌,完成对塑料颗粒的全方位搅拌的同时提高塑料颗粒之间的混合程度,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的锯齿刀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转轴,4旋转板,5转盘,6转体,7旋转柱,8旋转叶,9行星齿轮组,10第一主动轮,11第一从动轮,12第二从动轮,13第二主动轮,14传动轮,15入料口,16出料口,17阀门,18锯齿刀,19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19外侧套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与所述输出轴19固定连接,通过驱动所述电机2带动所述转轴3进行旋转,所述转轴3外壁设有若干旋转板4,所述转轴3带动所述旋转板4旋转,所述旋转板4对内部的塑料颗粒进行搅拌,所述转轴3上端穿设有转盘5,所述转盘5与所述输出轴19连通并与所述转轴3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轴19上设有反转机构,所述反转机构与所述转盘5连接,通过所述反转机构带动所述转盘5进行反转,所述转盘5和所述转轴3形成双向旋转,提高搅拌效率,所述转盘5外壁设有若干转体6,所述转体6底部穿设有若干旋转柱7,所述旋转柱7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轴19连接,所述旋转柱7设有若干交错的旋转叶8,所述转盘5带动所述转体6进行与所述转轴3相反方向的旋转,所述转体6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所述旋转柱7,所述旋转柱7带动所述旋转叶8进行转动,交错的所述旋转叶8在提高搅拌效率的同时,防止所述旋转叶8之间形成碰撞,造成叶片的损坏,所述转轴3带动所述旋转板4对料斗中心的塑料颗粒进行充分搅拌,所述转盘5带动所述转体6进行反转,促进所述旋转板4之间的塑料颗粒充分混合,所述旋转柱7带动旋转叶8对料斗边缘的塑料颗粒进行搅拌,完成对塑料颗粒的全方位搅拌的同时提高塑料颗粒之间的混合程度,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

具体的,所述反转机构包括行星齿轮组9,所述转盘5内设有第一主动轮10,所述第一主动轮10与所述输出轴19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组9安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轮10四周,所述行星齿轮组9与所述第一主动轮10啮合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组9与所述转盘5内壁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10在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19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所述第一主动轮10带动所述行星齿轮组9进行反转,所述行星齿轮组9通过所述转盘5内壁相互啮合的齿条带动所述转盘5进行旋转,实现所述转盘5和所述转轴3之间的双向旋转。

具体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从动轮11和第二从动轮12,所述转盘5内设有第二主动轮13,所述第二主动轮13与所述输出轴19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1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转体6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13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一从动轮11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12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11的下方,所述第一从动轮11和第二从动轮12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12四周设有若干传动轮14,所述传动轮14与所述第二从动轮12啮合连接,所述旋转柱7与所述传动轮14的中心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13通过链条将所述电机2的动力传给所述第一从动轮11,所述第一从动轮11带动同轴的第二从动轮12同时旋转,所述第二从动轮12带动与之啮合的所述传动轮14进行旋转,所述传动轮14带动所述旋转柱7进行旋转,所述旋转柱7带动旋转叶8进行转动,完成对塑料颗粒的充分搅拌。

具体的,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入料口15,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6,所述出料口16处设有阀门17,通过入料口15将塑料颗粒输送至料斗内,通过所述阀门17开启所述出料口16,将搅拌均匀的塑料颗粒输送至注塑机内部。

具体的,所述旋转板4和旋转叶8外侧均设有锯齿刀18,通过所述锯齿刀18将抱团的塑料颗粒切割开来,使塑料颗粒在所述旋转板4和旋转叶8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充分、均匀的拌合。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将塑料颗粒通过所述入料口15输送到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电机2驱动所述旋转板4和转盘5旋转,所述旋转板4对所述壳体1中心的塑料颗粒进行搅拌,所述转盘5带动所述转体6进行反转,促进所述旋转板4之间的塑料颗粒充分混合,所述旋转柱7带动旋转叶8对料斗边缘的塑料颗粒进行搅拌,所述锯齿刀18对粘结抱团的塑料颗粒进行切割分离,完成对塑料颗粒的全方位搅拌的同时提高塑料颗粒之间的混合程度,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