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及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268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及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及具备该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的熔化炉,所述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中,对熔化槽的熔化对象物存在区域的上方的燃烧空间喷出气体燃料的燃料喷出部设置为,从上述燃烧空间的横侧部位将气体燃料喷出,对上述燃烧空间将燃烧用空气朝斜下供给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设在上述燃料喷出部的上部部位。
背景技术
这样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是在将玻璃或金属等熔化对象物熔化的熔化炉中使用的,作为装备有这样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的熔化炉,周知有侧口型的结构、端口型的结构。侧口型的熔化炉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N为沿着熔化槽2的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4i和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 4e排列的方向排列在熔化槽的横侧部的构造(参照图2)。另一方面,端口型的熔化炉的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 4i设在熔化槽2的上游侧侧部,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 4e设在熔化槽的下游侧正面,燃烧装置N设在投入口 4i的附近(参照图22)。作为这样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发明者们提出了下述结构:具备将气体燃料喷出的中央喷出路、和位于其周部的环状的周围喷出路,使周围喷出路的前端侧比中央喷出路突出,并且形成为越靠前端侧越小径的尖细状,将气体燃料以在前端侧聚束的方式喷出。通过采用该结构,不需要用来将燃料喷出部冷却的专用的冷却用流体,同时能够形成火势较强(直线性高且强)的火焰并且能够抑制NOx的发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特许第4046633号公报(图5、图6)。

发明内容
目前,作为采用这样的燃烧装置的熔化炉,也正在出现其熔化槽为小型的结构。在以这样的小型的熔化槽为对象的情况下,例如,在图23所示的侧口型的熔化炉中,位于熔融物的移动方向的两侧(图23的左右两侧)的炉壁接近。另一方面,在端口型的熔化炉中,在熔融物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图22的右侧),对置于具备燃烧用空气供给部及燃料喷出部的炉壁的分隔壁(图22的100)的位置接近于燃烧装置。在这样的熔化炉中,在火焰长度方向的燃烧空间中没有富余(在燃烧空间中该方向的距离较短),在以往型的例如专利文献I所示的燃烧装置中,为了使火焰变短而需要提高气体喷出速度。如果这样提高气体喷出速度,则发生因火焰亮度下降带来的效率恶化,NOx生成量增加。进而,在采用侧口型的交替燃烧形式的熔化炉构造的情况下,如图23所示,有通过一方燃烧装置形成的火焰侵入到另一方燃烧用空气供给口中的情况,不能将通过火焰产生的热充分地用于熔化对象物的熔化,并且将图23的用X表示的炉顶部位加热,有可能将炉损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火焰长度方向的燃烧空间中没有富余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因火焰亮度下降带来的效率恶化或NOx生成量的增加的燃烧装置。用来达到上述目的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对熔化槽的熔化对象物存在区域的上方的燃烧空间喷出气体燃料的燃料喷出部设置为,从上述燃烧空间的横侧部位将气体燃料喷出;在上述燃料喷出部的上部部位,设有对上述燃烧空间将燃烧用空气朝向斜下方供给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该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的特征结构为,作为上述燃料喷出部,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至少具备在特定方向上排列的第I燃料喷出部和第2燃料喷出部而构成;构成为,从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I喷出流和从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2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该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设置在熔化炉中,但从燃烧用空气供给部对燃烧空间将燃烧用空气朝斜下方供给,从燃料喷出部将气体燃料向熔化槽的熔化对象物存在区域的上方的燃烧空间喷出。因而,从燃料喷出部喷出的气体燃料在燃烧空间中与燃烧用空气混合,在熔化槽上方燃烧。该燃料喷出部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至少具备沿特定方向排列的第I燃料喷出部和第2燃料喷出部而构成。通过该燃烧形成的火焰以从第I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I喷出流和从第2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2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的状态形成,所以成为在包括第I喷出流及第2喷出流的燃料喷出部和碰撞位置的面内沿特定方向扩展的火焰。即,作为火焰整体,能够容易地形成在其喷出方向上比较短、在特定方向上打开的(扩展的)火焰。结果,成为即使在火焰长度方向的燃烧空间中没有富余(在燃烧空间中该方向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因火焰亮度下降带来的效率恶化或NOx生成量的增加的燃烧装置。为了构成具备上述特征结构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优选的是,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及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分别具备单一的燃料喷出孔而构成,构成为,从位于上述特定方向的一方的第I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I喷出流与从位于上述特定方向的另一方的第2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2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以最简单的结构形成火焰长比较短、在特定方向上充分地打开(扩展)的火焰。因而,在炉侧壁的附近也能够充分地进行炉顶、被加热物的加热。此外,在该结构中,容易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与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火焰的扩展。为了构成具备上述特征结构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优选的是,在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及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的各自上,在上述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以沿与上述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排列的状态具备多个燃料喷出孔;在上述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间,关于位于成对的一方的第I燃料喷出孔和位于另一方的第2燃料喷出孔,构成为,从上述第I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I喷出流与从上述第2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2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形成火焰长比较短、在特定方向上充分地打开(扩展)的火焰。因而,即使在炉侧壁的附近也能够充分地进行炉顶、被加热物的加热。进而,在该结构中,能够某种程度上确保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与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火焰的扩展。
在具备上述多个燃料喷出孔的结构中,优选的是,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上具备的多个上述第I燃料喷出孔及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上具备的多个上述第2燃料喷出孔构成为,在上述特定方向观察中,在喷出下游侧以放射状扩展、或者会聚到规定范围内。通过采用以放射状扩展的结构,能够充分确保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与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火焰的扩展。通过采用会聚到规定范围内那样的结构,能够充分抑制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与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火焰的扩展。进而,在具备在上述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第I燃料喷出孔及第2燃料喷出孔而构成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中,优选的是,具备辅助喷出孔,所述辅助喷出孔相对于这些在上述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位于上述第I燃料喷出孔与上述第2燃料喷出孔之间的上述特定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在上述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在上述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与上述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两侧。通过这样在上述正交方向两侧设置辅助喷出孔,能够进行到此为止说明的火焰的从上述正交方向的控制,并且通过从该辅助喷出孔喷出的气体,还能够将燃料喷出部、燃料喷出孔等冷却而保护。进而,在到此为止说明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及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分别具备燃料喷出孔而构成,从位于上述特定方向的一方的第I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I喷出流的气体燃料量和从位于另一方的第2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2喷出流的气体燃料量能够相互或独立地调整而构成。这样,在第I燃料喷出孔和对应的第2燃料喷出孔之间能够相互关联或独立地调整从燃料喷出孔喷出的气体燃料的量,由此能够调整形成的火焰的“火焰长”、“特定方向上的火焰的扩展的程度及扩展方向”、还有“火焰强度”。在以上的说明中,对有关本申请发明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有关本申请发明的熔化炉通过做成以下的结构,能够达到本申请发明的目的。S卩,为了构成熔化炉,所述熔化炉对熔化槽的熔化对象物存在区域的上方的燃烧空间喷出气体燃料的燃料喷出部设置为,从上述燃烧空间的横侧部位将气体燃料喷出;在上述燃料喷出部的上部部位,设有对上述燃烧空间将燃烧用空气朝向斜下方供给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进行气体燃料的燃烧;通过在炉壁上设置到此为止说明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能够得到即使在火焰长度方向的燃烧空间中没有富余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因火焰亮度低下带来的效率恶化或NOx生成量的增加的熔化炉。此外,为了构成该结构的熔化炉,优选的是采用以下结构:设有至少一对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具有上述燃料喷出部、和对从该燃料喷出部喷出的气体燃料供给燃烧用空气的上述燃烧用空气供给部;在从一侧的燃烧装置的上述燃料喷出部供给气体燃料、从燃烧用空气供给部供给燃烧用空气的状态下,另一侧的燃烧装置的上述燃烧用空气供给部成为排放气体导入部,所述排放气体导入部从燃烧空间接纳通过上述一侧的燃烧装置的燃烧产生的排放气体,在成对的上述燃烧装置间进行交替燃烧,所述交替燃烧指交替地重复气体燃料的燃烧和排放气体的接纳。在采用能够有效率且稳定地进行熔化对象物的加热熔化的交替燃烧方式的熔化炉中,也通过将有关本申请发明的燃烧装置设置在炉壁上,能够得到即使在火焰长度方向的燃烧空间中没有富余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因火焰亮度低下带来的效率恶化或NOx生成量的增加的交替燃烧形态的熔化炉。在进行这样的交替燃烧的熔化炉中,优选的是,关于夹着上述熔化对象物的移动方向在两侧设有一对上述燃烧装置的所谓侧口型的熔化炉,上述另一侧的燃烧装置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在火焰的轴线方向前端侧开口,所述火焰通过从上述一侧的燃烧装置的上述燃料喷出部喷出的气体燃料的燃烧形成。由有关本申请发明的燃烧装置形成的火焰其火焰长较短,特定方向的火焰宽度变大。结果,在下述构造的进行交替燃烧的熔化炉中,所述构造指另一侧的燃烧装置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在通过从一侧的燃烧装置的燃料喷出部喷出的气体燃料的燃烧形成的火焰的轴线方向前端侧开口,也能够得到火焰不会侵入到另一侧的燃烧装置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中、能够通过直接火焰更有效率地进行熔化对象物的熔化、炉内的加热的熔化炉。进而,在到此为止说明的熔化炉中,优选的是,在设置上述燃料喷出部的炉壁贯通孔中,炉壁贯通孔的截面积从上述燃料喷出部的前端朝向炉壁炉内侧端面依次增加;从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I喷出流与从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2喷出流碰撞的位置设定在比上述炉壁炉内侧端面靠炉壁内侧。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燃料喷出部的升温、良好地保护设在该部位的喷嘴。


图1是玻璃熔化炉的纵剖主视图(投入口侧截面)。图2是图1的A — A向视图。图3是玻璃熔化炉的纵剖主视图(熔化对象物移动方向的中间位置截面)。图4是玻璃熔化炉的纵剖主视图(取出口侧截面)。图5是玻璃熔化炉的主要部的侧视图。图6是燃料供给部的部分切掉侧视图。图7是表示气体供给室部及燃料喷出喷嘴的结构的详细图。图8是表示由形状不同的喷嘴形成的各火焰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由形状不同的喷嘴加热的炉的炉顶温度分布的图。图10是表示由形状不同的喷嘴加热的炉的炉床温度分布的图。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供给室部及燃料喷出喷嘴的结构的详细图。图12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供给室部及燃料喷出喷嘴的详细情况的详细图。图1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供给室部及燃料喷出喷嘴的结构的详细图。图14是具备辅助火焰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出喷嘴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能够通过上方燃料喷出孔和下方燃料喷出孔调整燃料喷出量的燃料供给部的结构的图。图16是表示将燃料喷出孔在上下方向上具备4个系列、能够独立地调整燃料喷出量的燃料供给部的结构的图。图17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炉的主要部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供给室部及燃料喷出喷嘴的结构的详细图。图1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供给室部及燃料喷出喷嘴的结构的详细图。图20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供给室部及燃料喷出喷嘴的结构的详细图。图2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供给室部及燃料喷出喷嘴的结构的详细图。图22是将有关本发明的燃烧装置用在端口型的熔化炉中的图。图23是表示侧口型的玻璃熔化炉中的以往技术的问题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设为图5的纸面进深方向(在图1中是左右方向)、将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设为图5的上下方向(在图1中是上下方向)、将与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设为图5的左右方向(在图1中是纸面进深方向)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所谓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是指气体燃料的总体的流动方向观察,例如从气体燃料的下游侧观察上游侧方向的状态。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熔化炉的玻璃熔化炉在炉顶形成为拱型的炉主体I的下部,具备俯视(上下方向观察)为矩形状的熔化槽2,在区划形成熔化槽2的炉壁4的前面部,形成有将作为熔化对象物的玻璃原料投入的投入口 4i,在炉壁4的后面部,形成有将熔化玻璃取出的取出口 4e。此外,玻璃熔化炉在形成有取出口 4e的炉壁部分的外部,设有在取出口 4e与熔化槽2连通的作业槽3,在熔化槽2的两横侧部设有在熔化槽2的熔化对象物存在区域的上方的燃烧空间使气体燃料燃烧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N。由此构成为,使从投入口 4i投入的玻璃原料一边在熔化槽2中熔化一边朝向作业槽3流动,通过取出口 4e将清洁的熔化玻璃向作业槽3引导。燃烧装置N如图1所示,以在熔化槽2的左右两横侧部的各自中沿着投入口 4i和取出口 4e排列的方向(是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排列各3个的状态设置。并且,在图1中构成为,左侧的3个燃烧装置N和右侧的3个燃烧装置N按照一定时间(例如约15 30分钟)交替地燃烧。如图1所示,在炉主体I的左右的横外侧部的各自中,设有沿熔化槽前后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蓄热室T。燃烧装置N如后述那样构成为,通过经过蓄热室T而被预热为高温(1000 1300°C)的燃烧用空气A使气体燃料燃烧。蓄热室T构成为,进行了用燃烧装置N的燃烧后的排放气体E经过,由此将该排放气体E保有的热蓄热。燃烧装置N分别也如图5所示,具备从燃烧空间的横侧部位将气体燃料向燃烧空间喷出的燃料供给部W、和设在该燃料供给部W的上方部位且对燃烧空间将燃烧用空气A朝斜下方供给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K。燃烧用空气供给部K由在炉壁4上开口的空气口 5、和将蓄热室T与空气口 5连通的空气供给路6构成,如上述那样构成为,将经过蓄热室T而被预热为高温的燃烧用空气A向气体燃料的燃烧区域供给。另外,燃烧用空气A的供给速度例如是8 15m/s。空气供给路6的截面形状及其前端的空气口 5的形状如图5所示是下述鱼糕状(圆顶状):形成为下缘是直线状并且具备将该直线状的下缘的两端连结的向上方突出的弯曲状的上缘的状态。并且形成为,空气供给路6的下缘部分在侧视(图1的纸面进深方向观察)中,相对于水平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以10度朝下倾斜,空气供给路6的上缘的顶部部分在侧视(图1的纸面进深方向观察)中,相对于水平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以20度朝下倾斜。如图1所示,设有流路切换机构V,所述流路切换机构V切换为将送风机S的空气向左右的蓄热室T的一方供给并将从另一方的蓄热室T排出的排放气体E向外部排出的状态、和将送风机S的空气向左右的蓄热室T的另一方供给并将从一方的蓄热室T排出的排放气体向外部排出的状态。构成为,通过该流路切换机构V切换为对左侧的3个燃烧装置N供给燃烧用空气A的状态、和对右侧的3个燃烧装置N供给燃烧用空气A的状态,如上述那样,切换为使左侧的3个燃烧装置N燃烧的状态和使右侧的3个燃烧装置N燃烧的状态。如图6所示,燃料供给部W具备被从气体燃料供给源供给气体燃料的气体供给管部10、连接在该气体供给管部10的前端上的气体供给室部11、以及连接在该气体供给室部11的前端上、向燃烧空间喷出气体燃料的燃料喷出喷嘴12而构成。S卩,燃料供给部W构成为将气体供给管部10、气体供给室部11及燃料喷出喷嘴12一体地组装的单元状,并且,在使燃料喷出喷嘴12插入在炉壁4的炉壁贯通孔4s中的状态下安装在炉壁4上。顺便说一下,燃料供给部W以气体供给管部10的长度方向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图5的纸面进深方向)以5 15度朝上倾斜的方式安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例示图中,以10度朝上倾斜。在燃料喷出喷嘴12上,如在图6、图7中也表示那样,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图5的纸面进深方向观察)在上下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上排列形成有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这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分别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图5的纸面进深方向观察)以沿水平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具备多个(在该例中是3个)燃料喷出孔13、14。图7在该图左侧表示气体供给管部10、气体供给室部11及燃料喷出喷嘴12的侧视图(作为图5的左右方向视图的图7(a)),在该图右上方,表示气体供给室部11及燃料喷出喷嘴12的俯视图(作为图5的上下方向视图的图7(c)),在该图右下方,表示燃料喷出喷嘴12的主视图(作为图5的纸面进深方向视图的图7 (b))(在图11、图12、图13中相同)。并且,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形成为,使得在侧视(图5的左右方向观察)中来自各燃料喷出孔13、14的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这里,关于燃料喷出部F1、F2及燃料喷出孔13、14,由于燃料喷出部Fl及燃料喷出孔13位于铅直方向上方(特定方向的一方),所以构成本发明的上方燃料喷出部(第I燃料喷出部的一例)及上方燃料喷出孔(第I燃料喷出孔的一例)。燃料喷出部F2及燃料喷出孔14由于位于铅直方向下方(特定方向的另一方),所以构成本发明的下方燃料喷出部(第2燃料喷出部的一例)及下方燃料喷出孔(第2燃料喷出孔的一例)。此外,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的燃料喷出方向关于燃料喷出部Fl及燃料喷出孔13为斜下方,关于燃料喷出部F2及燃料喷出孔14,形成为斜上方的状态。此外,如图7所示,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的燃料喷出长度方向形成为在俯视(图5的上下方向观察)中并行排列的状态。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形成为,使它们的孔径相同,并且孔的长度与孔的直径相比为2倍以上。气体供给室部11如图6及图7所示,形成为相对于燃料喷出喷嘴12的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具备共同的燃料供给室G的状态。具体而言,圆筒状的主体部IlA的前端开口连接在燃料喷出喷嘴12的背面部,在圆筒状的主体部IlA的背部,设有连接气体供给管部10的背壁部11B。气体供给管部10采用在其基端侧连接到气体供给管(未图示)的连接部上的构造,采用其前端侧连接到气体供给室部11的燃料供给室G上的结构。在气体供给管部10的基端上,配设有具备流量调整用的操作杠杆21的流量调整阀R。该流量调整阀R构成流量变更调节机构H,所述流量变更调节机构H将从燃料喷出喷嘴12的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喷出的气体燃料量变更调节。并且,来自燃烧装置N的燃料喷出喷嘴12的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的气体流量通过流量变更调节机构H如下述这样设定,所述燃烧装置N以在熔化槽2的左右两横侧部的各自上各排列3个的状态设置。S卩,向沿着投入口 4i和取出口 4e排列的方向(是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3个燃烧装置N供给的气体燃料的量设定为,随着从接近于投入口 4i的一侧向取出口 4e接近而依次增加。因而,如图1 图4所示,如由接近于投入口 4i的燃烧装置N形成的火焰比由投入口 4i与取出口 4e之间的中间的燃烧装置N形成的火焰短、由该中间的燃烧装置N形成的火焰比由接近于取出口 4e的燃烧装置N形成的火焰短这样,由各燃烧装置N形成的火焰的长度变化。在接近于投入口 4i的部位,熔化前的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以在上下方向上凹凸的状态存在,所以为了避免燃烧火焰接触到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基本上希望燃烧火焰向斜上方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气体燃料量的调整,能够由接近于投入口 4i的燃烧装置N形成作为向斜上方侧延伸的状态的燃烧火焰。此外,在接近于取出口 4e的部位,基本上熔化的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以使上表面为平坦状的状态存在,所以为了能够用燃烧火焰将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的整体均匀地加热,优选的是燃烧火焰沿着熔化对象物的上表面较大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由接近于取出口 4e的燃烧装置N形成朝向水平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大的状态的燃烧火焰。进而,在投入口 4i与取出口 4e之间的中间部位,基本上虽然熔化中途的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不比接近于投入口 4i的部位大,但是以在上下方向上凹凸的状态存在。因此,虽然不需要比接近于投入口 4i的部位更大地朝上,但为了避免燃烧火焰接触到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优选的是燃烧火焰向斜上方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气体燃料量的调整,由投入口 4i与取出口 4e之间的中间的燃烧装置N,能够形成虽然不比由接近于投入口 4i的燃烧装置N形成的燃烧火焰更大地朝向上方、但是向斜上方侧延伸的状态的燃烧火焰,并且,能够形成虽然不比由接近于取出口 4e的燃烧装置N形成的燃烧火焰长、但大致朝向水平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大的状态的燃烧火焰。
总之,沿着熔化槽2的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 4i和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 4e排列的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排列的3个燃烧装置N分别在该熔化炉中形成希望的燃烧火焰。进而,根据图6可知,在设置燃料喷出喷嘴12的炉壁贯通孔4s中,炉壁贯通孔4s的截面积从燃料喷出喷嘴12的前端朝向炉壁炉内侧端面依次增加,从燃料喷出部Fl (上方燃料喷出部)喷出的上方喷出流与从燃料喷出部F2 (下方燃料喷出部)喷出的下方喷出流碰撞的位置设定在比炉壁炉内侧端面靠炉壁内侧。进而,根据图4等可知,关于燃烧喷出部W,另一侧的燃烧装置N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6在通过从一侧的燃烧装置N的燃料喷出部W喷出的气体燃料的燃烧形成的火焰的轴线方向前端侧(实际上是燃料喷出部W的轴线前端)开口。〔关于实验结果〕
接着,说明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的燃烧喷出部W装备到实验用加热炉中进行燃烧的情况下的实验结果。实验用加热炉的进深D是8.8m,高度Y是1.6m,并且横宽L为1.8m。供给燃烧用空气A的空气口及连接在该空气口上的空气供给路的截面形状是横长的长方形状。具体而言,横宽是0.9m,高度是0.45m,空气供给路的下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以10度朝下倾斜,上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以20度朝下倾斜。该构造相对于图5所示的炉主要部形状,呈现出空气口的开口形状不同。作为燃烧用空气么,将1000°C的空气以4m/s供给。在燃烧排放气体流过的烟道中,设有调节排气阻力的风门,此外,加热炉的底部形成在单纯的炉床面上。基于图8、图9、图10,说明在这样的实验设备中将燃料供给部W上装备的喷嘴进行各种变更的情况下的结果。在图8中,表示作为研究的对象的各种喷嘴的种类、正视(图5的纸面进深方向)的孔形状、形成的火焰形状(俯视(图5的上下方向观察)及侧视(图5的左右方向观察))。这里,俯视的火焰形状是图8的上侧为火焰前端侧,侧视的火焰形状是图8的左侧为火焰前端侧。作为喷嘴的种类,为圆孔喷嘴、在水平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上具有长轴的椭圆孔喷嘴、将在水平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上具有多个小径孔的喷嘴以上下二级配设的扁平火焰喷嘴、以及将在水平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上具有3个中径孔的喷嘴以上下二级配设的有关本发明的碰撞喷流喷嘴。研究的结果如图8所示,通过圆孔喷嘴,形成俯视、侧视都在火焰长轴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火焰,通过椭圆孔喷嘴,形成从俯视可知那样在水平方向上扁平地扩展、从侧视可知那样在上下方向上不会扩展的火焰。对于这些喷嘴,通过扁平火焰喷嘴,形成在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都扩展的火焰,相对于此,通过有关本申请发明的碰撞喷流喷嘴,相对于在水平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上保持比较聚束的状态,在上下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上能够将火焰扩展。进而,对于各喷嘴计测实验用加热炉的炉顶温度、炉床温度,为图9 图10的结果。这里,图9所示的油喷嘴是以往在玻璃熔化炉中采用的、以重油等液体燃料为燃料的喷嘴。
通过该实验结果可知,有关本发明的碰撞喷流喷嘴在炉顶温度、炉床温度的方面看,能够将距喷嘴最近的位置(在设置在炉中的状态下距炉壁最近的位置)适当地加热。另外,计测在烟道中流动的排放气体的NOx的结果是,也得到了成为能够容许的浓度的结果。〔燃料供给部的另一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燃料供给部W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在上下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的一例)上排列形成,并且,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在侧视(图5的左右方向观察)中形成为喷流在喷流下游侧碰撞的状态,并且,在燃料喷出孔13、14分别形成有3个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在各燃料喷出部F1、F2中,分别设置的3个燃料喷出孔13、14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如俯视图(作为图5的上下方向视图的图11 (C))所示,采用以放射状向喷出侧扩展的结构,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如俯视图(作为图5的上下方向视图的图12 (C))所示,采用在喷出侧会聚到规定的范围内的结构。如图13所示,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在上下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的一例)上排列形成,并且,在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在侧视(图5的左右方向观察)中形成为喷流在喷流下游侧碰撞的状态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在各燃料喷出部F1、F2中,分别设置的燃料喷出孔13、14的数量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是单单一个。如图1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在上下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的一例)上排列形成,并且,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在侧视(图5的左右方向观察)中形成为喷流在喷流下游侧碰撞的状态。进而,在各燃料喷出部F1、F2中,分别设置的燃料喷出孔13、14的数量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是单单一个这一点上是同样的。与上述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在各燃料喷出部F1、F2中具备辅助喷出孔23、23,所述辅助喷出孔23、23相对于在上下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13、14位于燃料喷出孔13 (上方燃料喷出孔)与燃料喷出孔14 (下方燃料喷出孔)之间的上下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在上下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13、14在水平方向(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与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两侧。该辅助喷出孔23、23也从气体供给管部(图示省略)、气体供给室部(图示省略)接受气体燃料的供给。该辅助喷出孔23、23使其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为上下中间方向(在图14中是纸面表背方向,是向上侦U、下侧的哪侧都不倾斜的方向),在从燃料喷出孔13 (上方燃料喷出孔)及燃料喷出孔14(下方燃料喷出孔)喷出的喷出流的碰撞位置的水平方向(图14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右位置,并行地使其火焰孔径比燃料喷出孔13、14小径而设置,将气体燃料喷出。结果,能够将燃料供给部W的前端冷却。这样的辅助喷出孔不仅对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设置,对到此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都能够设置。在到此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从单一的气体供给管部、单一的气体供给室部对燃料喷出部Fl (上方燃料喷出部)及燃料喷出部F2 (下方燃料喷出部)、换言之对燃料喷出孔13 (上方燃料喷出孔)和燃料喷出孔14 (下方燃料喷出孔)的两者供给气体燃料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从两燃料喷出部F1、F2或燃料喷出孔13、14喷出的气体燃料的量为大致同量。因而,形成的火焰的形状或方向基本上受燃料供给部W的倾斜方向支配。对于这样的结构,如果能够调整在燃料喷出部Fl (上方燃料喷出部)及燃料喷出部F2 (下方燃料喷出部)、换言之燃料喷出孔13 (上方燃料喷出孔)与燃料喷出孔14 (下方燃料喷出孔)之间分别供给或喷出的气体燃料的流量而构成,则能够调整碰撞后的喷流的方向、换言之火焰的形成方向。在图15中表示这样的燃料供给部W的一实施例。如果关于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点说明,则在该实施方式中,流量变更调整机构H使用流量调整阀Rl、R2构成,所述流量调整阀Rl、R2配设在单一共同的基端侧管部IOA与一对管路部分IOB之间。g卩,将一对流量调整阀Rl、R2用连结轴20连接以便一体地(同时)开闭,设有将这些流量调整阀R1、R2 —体地(同时)开闭操作的往复摆动操作式的操作杠杆21。进而,一对流量调整阀R1、R2能够将开度向反方向变更而构成,以使得越使操作杠杆21向一侧摆动则一侧的开度变得越大而另一侧的开度变得越小、并且越使操作杠杆21向另一侧摆动则另一侧的开度变得越大而一侧的开度变得越小。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调整在燃料喷出部Fl (上方燃料喷出部)及燃料喷出部F2 (下方燃料喷出部)、换言之在燃料喷出孔13 (上方燃料喷出孔)与燃料喷出孔14 (下方燃料喷出孔)之间分别供给或喷出的气体燃料的流量。也如前面所示,在接近于投入口 4i的部位中,由于熔化前的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以在上下方向上凹凸的状态存在,所以为了避免燃烧火焰接触到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优选的是燃烧火焰向斜上方侧伸展。此外,在接近于取出口 4e的部位,由于熔化的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以使上表面为平坦状的状态存在,所以为了能够用燃烧火焰将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的整体均匀地加热,优选的是燃烧火焰沿着熔化对象物的上表面较大地伸展。进而,在投入口 4i与取出口 4e之间的中间部位,熔化中途的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虽然不比接近于投入口 4i的部位大,但由于以在上下方向上凹凸的状态存在,所以不需要比接近于投入口 4i的部位更大地朝上,但是为了避免燃烧火焰接触到熔化对象物(玻璃原料),优选的是燃烧火焰向斜上方侧伸展。通过采用能够将气体燃料量单独或相互关联调整的燃料供给部W,能够通过向各燃料喷出部F1、F2、各燃料喷出孔13、14的气体燃料的供给量的调整,良好地执行这样的投入口 4i附近、取出口 4e附近、或它们的中间位置的火焰位置的调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燃料喷出部F1、F2上下成对的结构,但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也可以构成为,将燃料喷出部F1、F2、F3、F4在上下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上设置4级、对应于燃料喷出部F1、F2、F3、F4而设置燃料喷出孔13、14、15、16、使来自上方两级和下方两级的喷流碰撞,并且能够单独地设定向各燃料喷出部Fl、F2、F3、F4、各燃料喷出孔13、
14、15、16的气体燃料的供给量。
S卩,如图16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4个燃料喷出部F1、F2、F3、F4在上下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上排列形成,4个燃料喷出部F1、F2、F3、F4分别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图5的纸面进深方向观察)以沿水平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具备多个燃料喷出孔13、14、15、16。如果加以说明,则燃料供给部Fl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具备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燃料喷出孔13,同样,燃料供给部F2具备多个燃料喷出孔14,燃料供给部F3具备多个燃料喷出孔15,燃料供给部F4具备多个燃料喷出孔16。并且,4个燃料喷出部F1、F2、F3、F4的燃料喷出孔13 16构成为,在侧视(图5的左右方向观察)中,来自上方两级和下方两级的喷流碰撞。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有4个管部分10B,气体供给室部11被区划为4个燃料室Gl、G2、G3、G4,并且,构成流量变更调整机构H的4个流量调整阀Rl、R2、R3、R4在单独操作自如的状态下,与上述4个管部分IOB分别对应而设置。进而,说明燃料供给部W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17、图18所示,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上排列形成,并且,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形成为喷流在喷流下游侧碰撞的状态,并且燃料喷出孔13、14分别形成有3个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采用了下述结构:将各燃料喷出部F1、F2排列配置的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在图17及图18所示的例子中设为图17的左右方向(图1的纸面进深方向),将与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设为图17的上下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即,将图5所示的各燃料喷出部F1、F2配置为,使各燃料喷出部F1、F2位于以燃料喷出喷嘴12的中心轴为中心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向右或向左旋转90度的位置。具体而言,在该另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出喷嘴12中,也如图18所示,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图17的纸面进深方向观察)在左右方向(图17的左右方向)上排列形成,这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分别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图17的纸面进深方向观察)以沿上下方向(图17的上下方向)排列的状态具备多个(在该例中是3个)燃料喷出孔13、14。图18在该图上侧表示气体供给管部10、气体供给室部11及燃料喷出喷嘴12的俯视图(作为图17的上下方向视图的图18 (a)),在该图右下方表示气体供给室部11及燃料喷出喷嘴12的侧视图(作为图17的左右方向视图的图18 (c)),在该图左下方表示燃料喷出喷嘴12的主视图(作为图17的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视图的图18 (b))(在图19、图20、图21中相同)。并且,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形成为,在俯视(图17的上下方向观察)中,来自各燃料喷出孔13、14的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这里,关于燃料喷出部F1、F2及燃料喷出孔13、14,燃料喷出部Fl及燃料喷出孔
13如图18 (b)所示,由于位于左右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的一例)的左方(特定方向的一方),所以构成本发明的左方燃料喷出部(第I燃料喷出部的一例)及左方燃料喷出孔(第I燃料喷出孔的一例)。燃料喷出部F2及燃料喷出孔14由于位于左右方向的右方(特定方向的另一方),所以构成本发明的右方燃料喷出部(第2燃料喷出部的一例)及右方燃料喷出孔(第2燃料喷出孔的一例)。此外,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的燃料喷出方向形成为关于燃料喷出部Fl及燃料喷出孔13为斜右方、关于燃料喷出部F2及燃料喷出孔14为斜左方的状态。进而,如图18所示,两个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的燃料喷出长度方向形成为在侧视(图17的左右方向观察)中并行地排列的状态。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另一实施方式同样(参照图17、图18),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在左右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的一例)上排列形成,并且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在俯视(图17的上下方向观察)中形成为喷流在喷流下游侧碰撞的状态,并且燃料喷出孔13、14分别形成有3个这一点上与上述另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与上述另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在各燃料喷出部F1、F2中分别设置的3个燃料喷出孔13、14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如侧视图(作为图17的左右方向视图的图19 (c))所示,采用以放射状向喷出侧扩展的结构,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如侧视图(作为图17的左右方向视图的图20 (C))所示,采用在喷出侧会聚到规定的范围内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另一实施方式同样(参照图17、图18),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l、F2在左右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的一例)上排列形成,并且,成对的燃料喷出部F1、F2的燃料喷出孔13、14在俯视(图17的上下方向观察)中形成为喷流在喷流下游侧碰撞的状态这一点上与上述另一实施方式同样。与上述另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在各燃料喷出部F1、F2中分别设置的燃料喷出孔13、14的数量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是单单一个。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也可以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辅助喷出孔23、23在各燃料喷出部F1、F2中配置为,相对于在左右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13、14位于燃料喷出孔13 (左方燃料喷出孔)与燃料喷出孔14 (右方燃料喷出孔)之间的左右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在左右方向(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13、14在上下方向(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中与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两侧。该辅助喷出孔23、23使其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为左右中间方向(例如,在图21中是纸面表背方向,向右侧、左侧的哪侧都不倾斜的方向),在从燃料喷出孔13 (左方燃料喷出孔)及燃料喷出孔14 (右方燃料喷出孔)喷出的喷出流的碰撞位置的上下方向(例如,图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上下位置上,并行地使其火焰孔径比燃料喷出孔13、14小径而设置,将气体燃料喷出。结果,能够将燃料供给部W的前端冷却。〔其他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其他实施方式。(I)本发明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那样,优选的是在熔化槽的横侧部上沿着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和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排列的方向(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排列设置(侧口型),但并不需要一定以这样的形态设置,能够应用到各种形态的熔化炉中。在图2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谓端口型,在作为图22的表背方向的方向上,在作为该图的左侧的熔化槽2的原料的投入口 4i侧设置成对的燃烧装置,将一方的燃烧装置N (处于图22表面侧的燃烧装置)作为气体燃料的燃烧侧使用,将另一方的燃烧装置N (处于图22背面侧的燃烧装置)作为通过燃烧产生的燃烧排放气体的接纳侧。在图22中,将火焰的燃烧所需要的含有燃烧用氧的气体的流动方向用实线表示,将燃烧排放气体的流动方向用点划线表示。进而,将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用虚线表示。(2)本发明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除了应用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玻璃熔化炉中以外,还能够作为使玻璃原料以外的金属熔化的熔化炉等各种熔化炉的燃烧装置使用。(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熔化炉用的燃料装置在熔化槽的横侧部沿着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和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排列的方向(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排列设置3个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两个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沿着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和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排列的方向(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排列设置,此外,也可以将4个以上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沿着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和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排列的方向(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排列设置。另外,在将两个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沿着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和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排列的方向(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排列设置的情况下,在接近于投入口的燃烧装置中形成朝上的燃烧火焰,在接近于取出口的燃烧装置中形成沿着熔化对象物的上表面较大地伸展的燃烧火焰。此外,在将4个以上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沿着将原料投入的投入口和将熔融物取出的取出口排列的方向(玻璃原料的流动方向)排列设置的情况下,可以与将燃烧装置排列3个的情况同样,在接近于投入口的燃烧装置中,形成作为向斜上方侧伸展的状态的燃烧火焰,在接近于取出口的燃烧装置中,形成朝向水平方向(例如,图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大的状态的燃烧火焰,在位于投入口与取出口之间的中间的燃烧装置中,形成虽然不比由接近于投入口的燃烧装置形成的燃烧火焰更大地朝向上方、但向斜上方侧伸展的状态、并且虽然不比由接近于取出口的燃烧装置形成的燃烧火焰长、但朝向水平方向(例如,图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大的状态的燃烧火焰。(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燃料喷出喷嘴上沿作为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的特定方向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排列具备两个或4个燃料喷出部的情况,但也可以具备5个以上的燃料喷出部。此外,也可以采用将该特定方向设定为该上下方向及该左右方向的两方向、作为燃料喷出部而做成上方燃料喷出部、下方燃料喷出部、左方燃料喷出部、右方燃料喷出部的4个燃料喷出部的结构。在此情况下,构成为,使从成对的上方燃料喷出部、下方燃料喷出部分别喷出的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从成对的左方燃料喷出部、右方燃料喷出部分别喷出的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进而,作为该特定方向,并不限于上述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可以设定为经过圆筒状的燃料喷出喷嘴12的中心轴的任意的直径方向。即,例如也可以是,将图5所示的各燃料喷出部F1、F2配置为,使各燃料喷出部F1、F2位于以燃料喷出喷嘴12的中心轴为中心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向右或向左旋转任意的旋转角度的位置,构成为,使从各燃料喷出部F1、F2喷出的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此外,关于各燃料喷出部,在水平方向(例如,图5的左右方向)上排列具备的燃料喷出孔的数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并且,关于各燃料喷出部具备的燃料喷出孔的数量不需要一定相同,可以变更。(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交替燃烧用的燃烧装置中,关于使从成对的气体燃料的喷出部喷出的喷出流在前端侧碰撞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所谓的蓄热式燃烧器或能量回收型燃烧器中,通过采用同样的构造,也能够调整火焰长及作为特定方向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的火焰的扩展的程度。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作为在火焰长度方向的燃烧空间中没有富余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因火焰亮度下降带来的效率恶化或NOx生成量的增加的燃烧装置或具备该燃烧装置的熔化炉使用。附图标记说明
2熔化槽 4i投入口 4e取出口 4s炉壁贯通孔
12燃料喷出喷嘴 13燃料喷出孔
14燃料喷出孔 15燃料喷出孔 16燃料喷出孔 23辅助喷出孔 A燃烧用空气 Fl燃料喷出部 F2燃料喷出部 F3燃料喷出部 F4燃料喷出部 H流量变更调节机构 K燃烧用空气供给部 N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 W燃料供给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对熔化槽的熔化对象物存在区域的上方的燃烧空间喷出气体燃料的燃料喷出部设置为,从上述燃烧空间的横侧部位将气体燃料喷出; 在上述燃料喷出部的上部部位,设有对上述燃烧空间将燃烧用空气朝向斜下方供给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 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燃料喷出部,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至少具备在特定方向上排列的第I燃料喷出部和第2燃料喷出部而构成; 构成为,从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I喷出流和从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2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及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分别具备单一的燃料喷出孔而构成,构成为,从位于上述特定方向的一方的第I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I喷出流与从位于上述特定方向的另一方的第2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2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燃料喷出 部及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的各自上,在上述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以沿与上述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排列的状态具备多个燃料喷出孔; 在上述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间,关于位于成对的一方的第I燃料喷出孔和位于另一方的第2燃料喷出孔,构成为,从上述第I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I喷出流与从上述第2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2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上具备的多个上述第I燃料喷出孔及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上具备的多个上述第2燃料喷出孔构成为,在上述特定方向观察中,在喷出下游侧以放射状扩展、或者会聚到规定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辅助喷出孔,所述辅助喷出孔相对于在上述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位于上述第I燃料喷出孔与上述第2燃料喷出孔之间的上述特定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在上述特定方向上成对的燃料喷出孔在上述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与上述特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两侧。
6.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及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分别具备燃料喷出孔而构成,从位于上述特定方向的一方的第I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I喷出流的气体燃料量和从位于另一方的第2燃料喷出孔喷出的第2喷出流的气体燃料量能够相互或独立地调整而构成。
7.一种熔化炉,对熔化槽的熔化对象物存在区域的上方的燃烧空间喷出气体燃料的燃料喷出部设置为,从上述燃烧空间的横侧部位将气体燃料喷出; 在上述燃料喷出部的上部部位,设有对上述燃烧空间将燃烧用空气朝向斜下方供给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 进行气体燃料的燃烧; 其特征在于, 在炉壁上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炉用的燃烧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设有至少一对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具有上述燃料喷出部、和对从该燃料喷出部喷出的气体燃料供给燃烧用空气的上述燃烧用空气供给部; 在从一侧的燃烧装置的上述燃料喷出部供给气体燃料、从燃烧用空气供给部供给燃烧用空气的状态下,另一侧的燃烧装置的上述燃烧用空气供给部成为排放气体导入部,所述排放气体导入部从燃烧空间接纳通过上述一侧的燃烧装置的燃烧产生的排放气体,在成对的上述燃烧装置间进行交替燃烧,所述交替燃烧指交替地重复气体燃料的燃烧和排放气体的接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夹着上述熔化对象物的移动方向,在两侧设有一对上述燃烧装置; 上述另一侧的燃烧装置的燃烧用空气供给部在火焰的轴线方向前端侧开口,所述火焰通过从上述一侧的燃烧装置的上述燃料喷出部喷出的气体燃料的燃烧形成。
10.如权利要求7 9中任一项所述的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上述燃料喷出部的炉壁贯通孔中,炉壁贯通孔的截面积从上述燃料喷出部的前端朝向炉壁炉内侧端面依次增加; 从上述第I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1喷出流与从上述第2燃料喷出部喷出的第2喷出流碰撞的位置设定在比上述炉壁炉内侧端面靠炉壁内侧。
全文摘要
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火焰长度方向的燃烧空间中没有富余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因火焰亮度下降带来的效率恶化或NOx生成量的增加的燃烧装置。作为燃料喷出部(F),在燃料喷出长度方向观察至少具备在特定方向上排列的第1燃料喷出部(F1)和第2燃料喷出部(F2)而构成,构成为,从第1燃料喷出部(F1)喷出的第1喷出流与从第2燃料喷出部(F2)喷出的第2喷出流在喷出下游侧碰撞。
文档编号F23D14/58GK103201560SQ2011800547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
发明者平野诚, 井上仁司 申请人: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