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107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辅助采暖装置,尤其是能利用机动车尾气的余热采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车量采用水暖式暖风装置供暖,水暖式暖风装置多利用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发热量的大小直接受发动机工况的影响,发热量较小且受水温限制,并且只有在水温高于80°C时节温器打开后才起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节能减排项目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汽车排放的尾气温度最高可达600°C—700°C,尾气所带走的热量约占燃油燃烧放热量的30%,而在北方寒冷季节,中小型车辆车厢内常存在供热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设计了几种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采暖的装置(专利号200720010207. 2 ;01237512. 8 ),而这些装置串连接入排气管中后明显增大了发动机的排气阻力,影响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并且这类装置中的热交换器体积大,结构复杂,因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虽然有人把热管技术用到汽车采暖上,出现了热管换热器(专利号00259619. 9 ;95225773. 4),效果比较好,但由于成本比较高,未在汽车行业中普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式暖风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机动车余热式暖风装置中热交换器体积大,内部结构复杂,明显增大发动机排气阻力,难于拆卸、除灰等不足所带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水泵、加热器、尾气控制阀,热交换器两侧的进气管、出气管接入三元催化器后的排气管路中,进气管口设有尾气控制阀,加热器由加热器芯和风机组成,加热器芯与补偿水桶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壳体、单直管、端盖,单直管外侧均匀焊接若干排外翅片,每排设有若干片小翅片,其上均匀开孔,单直管内侧设有内翅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直管配合联接管接头,管接头上设有冷却液开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盖与壳体、端盖与单直管之间均采用石棉密封圈的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采暖装置与发动机的水暖式采暖装置共用一个加热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可减小热交换器的体积,在充分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的同时,将发动机排气阻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热交换器的两个端盖用螺栓螺母与其壳体连接,拆卸方便,便于清除热交换器内的烟垢。热交换器内的翅片分成多段,可减小了翅片的热膨胀,翅片上开有许多小孔,可增大烟气的扰动,提高换热系数。该辅助采暖装置与发动机的水暖式采暖装置共用一个加热器,减少了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的I — I剖视图图4是联接热交换器与橡胶软管的管接头的结构图图中1.补偿水桶,2.风机,3.加热器芯,4.水泵,5.三元催化器,6.尾气控制阀,7.排气管,8.热交换器,9.消音器,10.螺栓,11.螺母,12.壳体,13.外翅片,14.内翅片,15.进气管,16.出气管,17.石棉密封圈,18.单直管,19.端盖,20. O形密封圈,21.螺帽,22.冷却液开关,23.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补偿水桶1、加热器芯3、水泵4与热交换器8之间采用橡胶软管连接,热交换器8两侧的进气管15、出气管16分别用法兰与机动车排气管7连接。在进气管15 口旁装有尾气控制阀6,其作用是控制该辅助采暖装置的开关。在加热器芯3和热交换器8之间安装有水泵4,风机2与加热器芯3共同组成加热器,为车厢提供热风。补偿水桶I与加热器芯3连接,补偿水桶I的作用是减少该辅助采暖装置内冷却液的损失。热交换器8的单直管18外侧均匀焊接若干排外翅片13,每排有若干片小翅片,其上均匀开孔,单直管18内侧加工有内翅片14。端盖19与壳体12、端盖19与单直管18之间均采用石棉密封圈17密封,端盖19与壳体12之间采用螺栓10、螺母11固定连接。管接头23由O形密封圈20、螺帽21、冷却液开关22组成。管接头23与单直管18之间通过螺帽21连接,O形密封圈20在管接头23与单直管18之间起密封作用,冷却液开关22的作用是关闭冷却液循环通道,将橡胶软管从单直管18上拆下,便于除去单直管18内的水垢。该辅助采暖装置利用冷却液作为导热介质。使用时,开启尾气控制阀6,机动车高温尾气由排气管进入热交换器8,在热交换器中实现尾气与冷却液的热量交换,水泵4作为动力装置推动装置内部冷却液的循环,加热器用于加热空气,实现冷却液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加热后的空气由风机导入车厢内,用于取暖及风窗玻璃的除霜除雾。热交换器8采用单直管纵向翅片技术,管内是冷却液通道,管外是尾气通道。
权利要求1.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8)、水泵(4)、加热器、尾气控制阀 (6),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8)两侧的进气管(15)、出气管(16)接入三元催化器(5)后的排气管路中,进气管(15) 口设有尾气控制阀(6),加热器由加热器芯(3)和风机(2)组成,加热器芯(3 )与补偿水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8)包括进气管(15)、出气管(16)、壳体(12)、单直管(18)、端盖(19),单直管(18)外侧均匀焊接若干排外翅片(13),每排设有若干片小翅片,其上均匀开孔,单直管(18)内侧设有内翅片(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直管(18)配合联接管接头(23),管接头(23)上设有冷却液开关(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 (19 )与壳体(12 )、端盖(19 )与单直管(18 )之间均采用石棉密封圈(17 )的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采暖装置与发动机的水暖式采暖装置共用一个加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辅助采暖的装置。该辅助采暖装置包括热交换器(8)、水泵(4)、加热器、尾气控制阀(6),热交换器(8)两侧的进气管(15)、出气管(16)接入三元催化器(5)后的排气管路中,进气管(15)口设有尾气控制阀(6),加热器由加热器芯(3)和风机(2)组成,加热器芯(3)与补偿水桶(1)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可减小热交换器的体积,将发动机排气阻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同时可增大烟气的扰动,提高换热系数,并可以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F28D7/10GK202879195SQ2012204953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宁宁, 李明义, 王宇, 孙明星, 熊棉建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