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的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972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的干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水热法是指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以水为溶剂,在相对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分离后需要干燥,目前,粉体的干燥方法有直接干燥法和二次干燥法。直接干燥法是将物料与洁净的热空气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后使物料干燥;二次干燥法是将物料与热载体进行间接换热,包括预干燥和成品干燥。由于直接干燥法是以空气为热载体,空气的传热效率很低,能耗较高。二次干燥的预干燥一般采用空心浆叶干燥机,物料需要通过桨叶的旋转推动向前移动,容易发生团聚,导致干燥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的干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热效率低和干燥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的干燥装置,包括设置在中心轴上的滚筒,滚筒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气孔,中心轴上设有微波加热器,滚筒内壁沿轴向设有挡料板,挡料板为多个且沿滚筒径向均匀分布,挡料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与微波加热器连接。

上述挡料板的长度不小于滚筒长度的2/3、宽度不大于滚筒半径的1/2,

上述微波加热器为管状盘绕在中心轴上,微波加热管的长度不小于中心轴长度的2/3。

上述挡料板上设有条孔。

上述挡料板上设有多个条孔,多个条孔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或纵横交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的干燥装置以微波加热器作为热源对钴镍纳米粉体进行干燥,微波加热器设置在滚筒的中心轴上,可保证物料受热均匀;滚筒内壁设置挡料板可避免下落的物料堆积,有利于物料的分散,便于散热干燥;微波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连接,可准确控制物料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物料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料板上设置条孔,可保证物料充分分散,增大了物料的受热面积,提高了干燥效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干燥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的干燥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视图。

图中,1.中心轴,2.挡料板,3.温度传感器,4.进料口,5.条孔,6.排气孔,7.滚筒,8.出料口,9.微波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水热法合成钴镍纳米粉体的干燥装置,包括设置在中心轴1上的滚筒7,滚筒7上设有进料口4、出料口8和排气孔6,中心轴1上设有微波加热器9,滚筒7内壁沿轴向设有挡料板2,挡料板2为多个且沿滚筒7径向均匀分布,挡料板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通过单片机与微波加热器9连接。从反应釜出来的物料经分离系统分离出钴镍纳米粉体,钴镍纳米粉体从进料口4进入滚筒7,滚筒7往复转动,钴镍纳米粉体经过挡料板2分散,在微波加热器9的作用下,物料中的水分挥发且从排气孔6排出,单片机依据温度传感器3传递的温度信息控制微波加热器9的温度,以准确控制物料温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物料的分散程度,挡料板2的长度不小于滚筒7长度的2/3,挡料板2的宽度不大于滚筒7半径的1/2。

进一步,为了提高物料的受热面积和受热的均匀性,微波加热器9为管状且沿轴向盘绕在中心轴1上或沿径向盘绕在中心轴1上,微波加热9的长度不小于中心轴1长度的2/3。

进一步,为了保证物料充分分散,挡料板2上设有条孔5,落在挡料板2上的物料部分可通过条孔5下落,可保证物料充分分散,避免物料堆积。

实施中,根据滚筒的大小,每个挡料板2可设置不同数量的条孔5,多个条孔5可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多个条孔5也可以纵横交错。

排气孔6与排气管道连接,排气管道内设置滤网,可对飞扬的粉尘进行过滤,以免钴镍粉体排出,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干燥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