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211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和具有所述翅片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换热器包括集流管、换热管和翅片,换热管两端与集流管内腔连通,换热管上穿插有若干翅片,翅片上设有供换热管贯穿的翅片孔。换热管与翅片间通过胀管工艺使翅片和换热管连接,此连接方式存在接触热阻,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且换热器在长时间热胀冷缩后,该接触热阻会变大。

为了避免接触热阻影响换热性能,相关技术中采用将通过胀管连接的换热器进行焊接的方式,但是通过胀管连接的换热管和翅片孔紧密接触,助焊剂无法进入换热管与翅片孔之间的接触面,无法消除焊接面上的氧化膜,影响焊接效果,会产生虚焊,焊不上等问题,进而无法消除换热管和翅片间的接触热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该用于换热器的翅片能够直接和换热管进行焊接,无需通过胀管工艺与换热管先行连接,且该用于换热器的翅片能够提高翅片和换热管之间的焊接质量,有效解决接触热阻的问题,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翅片,所述翅片上设有供换热管贯穿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边缘形成有沿翅片厚度方向延伸的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内侧面设有朝向通孔中心鼓起的凸起部,所述环形翻边端部向外延伸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翻边,所述定位翻边的高度大于所述环形翻边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通过凸起部将换热管定位在通孔的中心,有效控制翅片与换热管的焊接间隙,使助焊剂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进入焊接间隙,将换热管和翅片的焊接面形成有效浸润,消除换热管和翅片上的氧化膜,并使焊料通过毛细作用有效填充翅片和换热管的间隙,使换热管和翅片间形成良好的焊接,定位翻边的设置不仅提高翅片与换热管之间的焊接强度,而且能够调整相邻翅片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翻边端部沿翅片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定位翻边,所述环形翻边的高度H1和定位翻边的高度H2满足:0.1≤H1/H2≤0.8。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翻边包括从环形翻边端部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以及与第一翻边垂直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在第一翻边的末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翻边内侧面上的凸起部开有小孔或者裂缝。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为若干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长度方向沿翅片的厚度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为与通孔边缘平行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朝向通孔中心鼓起。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为若干分散的小凸起,所述小凸起朝向通孔中心鼓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翻边上还设有缺口或缝或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换热器,包括:

若干层叠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为上述用于换热器的翅片;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贯穿所述翅片上的通孔;

集流管,所述集流管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端部,所述换热管的端部与所述集流管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上的环形翻边的内侧面以及第一翻边与所述换热管的外表面通过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设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能够有效消除换热管和翅片焊接面上的氧化膜,提高焊接质量,解决接触热阻的问题,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且定位翻边的设置不仅提高翅片与换热管之间的焊接强度,还能调整相邻翅片间的间距。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器10、换热管1、翅片2、

通孔21、环形翻边22、条形凸起231、圆形凸起232、小孔233、裂缝234、孔24、缝25、缺口26、定位翻边27、第一翻边271、第二翻边2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可以包括集流管(图中未示出)、换热管1和翅片2,换热管1贯穿翅片2。

首先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10的翅片2。

如图1-图7所示,翅片2为一片矩形平片,翅片2上设有供换热管1贯穿的通孔21,通孔21沿翅片2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通孔2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扁平状或者多边形等结构,通孔21的形状与换热管1的形状相对应。

通孔21边缘形成有沿翅片2厚度方向延伸的环形翻边22,环形翻边22沿翅片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与通孔21的形状一致,环形翻边22内侧面设有朝向通孔21中心鼓起的凸起部。环形翻边22端部向外延伸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翻边27,定位翻边27的高度大于环形翻边22的高度。

如图1-图4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中,换热器10可以包括若干层叠放置的翅片2、换热管1和集流管,集流管设置在换热管1的端部,换热管1的端部与集流管内腔连通,换热管1贯穿翅片2上的通孔21,通孔21边缘处的环形翻边22的内侧面与换热管1的外表面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10的翅片2,能够直接与换热管1进行装配焊接,无需通过胀管工艺与换热管1先行连接,环形翻边23内侧面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将换热管1定位在通孔21的中心,有效控制换热管1和翅片2焊接过程中的焊接间隙,使助焊剂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进入焊接间隙,将换热管1和翅片2的焊接面形成有效浸润,消除换热管1和翅片2上的氧化膜,并使焊料通过毛细作用有效填充换热管1和翅片2的间隙,使换热管1和翅片2间形成良好的焊接,避免出现虚焊、焊不上的现象,有效解决接触热阻的问题,从而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性能,而且,定位翻边27的设置不仅提高翅片2与换热管1之间的焊接强度,还能调整相邻翅片2间的间距。定位翻边27的高度大于环形翻边22的高度,在环形翻边22的高度足够使其内侧面上的凸起部起到使换热管1居于翅片2通孔21中心的同时,使环形翻边22结合足够长的定位翻边27共同与换热管1焊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10的翅片2,能够直接将换热管1贯穿翅片2上的通孔21进行装配,环形翻边23内侧面设有凸起部,能够减少换热管1与翅片2装配时的接触面积,大大降低了换热管1穿入翅片2上通孔21的摩擦力,便于换热管1的装配。装配完成后直接进行焊接,通过调整凸起部的高度,有效控制换热管1和翅片2焊接过程中的焊接间隙,便于将焊接间隙控制在适合焊接的范围内,提高焊接质量,从而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环形翻边22外侧沿翅片2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定位翻边27,定位翻边27包括从环形翻边22外侧延伸出来的第一翻边271以及与第一翻边271垂直的第二翻边272,第二翻边272形成在第一翻边271末端,通过一段弧形段链接。多片翅片2层叠设置,翅片2与换热管1组装完成后,第一翻边271控制相邻翅片2间的距离,第二翻边272与相邻的翅片2接触通过焊接后固定。环形翻边22的高度H1和定位翻边27的高度H2满足:0.1≤H1/H2≤0.8,环形翻边22的高度H1指的是环形翻边22端部距离翅片2的垂直距离,定位翻边27的高度H2指的是第一翻边271的高度,环形翻边22和定位翻边27均与换热管1焊接,当环形翻边22的高度H1和定位翻边27的高度H2满足上述公式时,特别当0.2≤H1/H2≤0.5时,不仅可以使换热管1和翅片2得到可靠的焊接质量,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性能,而且,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凸起部足够起到使换热管1居于翅片2通孔21中心的作用,提高焊接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凸起部为条形凸起231,条形凸起231可以为多个,条形凸起231的长度方向沿翅片2的厚度方向延伸。通过条形凸起231能够减少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与翅片2的摩擦面积,从而降低了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的难度,而且,多个条形凸起231能够将换热管1定位在通孔21的中心,有效控制换热管1和翅片2之间的焊接间隙。条形凸起231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与翅片2的厚度方向呈倾斜角度,条形凸起231的长度方向沿翅片2的厚度方向延伸为优选方案,不仅便于条形凸起231的加工成型,而且为换热管1起导向作用,有利于换热管1的插入。

条形凸起231均匀分布在环形翻边22内侧面,将翅片2上的环形翻边22内壁面与换热管1外表面形成的焊接间隙分成至少2个区域,由此,不仅保证换热管1贯穿翅片时,换热管1居于通孔21的中心位置,从而使得换热管1与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间隙保持均匀,助焊剂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进入换热管1与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间隙,形成有效浸润,消除换热管1和翅片2上的氧化膜,使换热管1和翅片2间形成良好的焊接,提高焊接强度,消除接触热阻,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凸起部为与通孔21边缘平行的环形凸起(图中未示出),环形凸起朝向通孔21中心鼓起,环形凸起的表面可以为弧形结构,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环形凸起同样起到减少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与翅片2的摩擦面积,且环形凸起的弧形表面便于换热管1插入翅片2,环形凸起也能使换热管1居于通孔21中心,使换热管1和翅片2之间形成均匀的焊接间隙,使助焊剂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进入换热管1与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间隙,形成有效浸润,消除换热管1和环形翻边22内侧面上的氧化膜,提高焊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环形凸起也可以由多个间隔开的弧形凸条替代,不限于一整圈环形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凸起部为若干分散的小凸起,小凸起均匀分布在环形翻边22内侧面,小凸起朝向通孔21中心鼓起,小凸起可以为任意形状,如图6所示,小凸起优选为圆形凸起232,圆形凸起232的表面可以为弧形结构,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小凸起能够减少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与翅片2的摩擦面积,从而减少了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的难度,而且均匀分布的小凸起能够保证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换热管1居于通孔21的中心位置,从而使得换热管1与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间隙保持均匀,助焊剂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进入换热管1与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间隙,形成有效浸润,消除换热管1和环形翻边22的焊接面上的氧化膜,并使焊料通过毛细作用有效填充换热管1和翅片2的间隙,提高焊接质量,消除接触热阻,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管1和翅片2的焊接质量,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凸起部上可以开设裂缝234。如图4所示,条形凸起231上开有裂缝234,开有裂缝234的条形凸起231对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的反作用力更小,从而使换热管1和翅片2的摩擦力更小,便于换热管1的装配,且开有裂缝234的条形凸起231可使助焊剂和焊料通过裂缝234流入换热管1和翅片2之间,使得换热管1和翅片2的接触位置的焊接质量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在条形凸起231上开设裂缝234,同样可以在其他形状的凸起部上开设裂缝234,凸起部的形状不限于实施例中列举的形状。

进一步的,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凸起部上可以开设小孔233。如图5所示,条形凸起231上开有小孔233,开有小孔233的条形凸起231可使助焊剂和焊料通过小孔233流入换热管1和翅片2之间,使得换热管1和翅片2的接触位置的焊接质量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在条形凸起231上开设小孔233,同样可以在其他形状的凸起部上开设小孔233,而且小孔233的形状不限于圆孔,可以根据凸起部的形状进行灵活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环形翻边22上还设有孔24、缝25或缺口26,这些孔24、缝25或缺口26避开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凸起部位置,即这些孔24、缝25或缺口26设在凸起部以外的环形翻边22处。由此,不仅减少了翅片2与换热管1的接触面积,而且,焊接时,助焊剂通过孔24或缝25或缺口26处利用毛细作用进入换热管1和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间隙,对换热管1和翅片2的焊接面形成浸润,消除换热管1和翅片2的焊接面上的氧化膜,并使焊料通过毛细作用有效填充换热管1和翅片2的间隙,提高焊接强度,消除接触热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如图3所示,换热管1的外表面与翅片2的环形翻边22的内表面的距离d通过凸起部的高度调节到适合焊接的范围,凸起部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换热管1和翅片2焊接过程中的焊接间隙,使助焊剂和焊料能够通过毛细作用流入换热管1和翅片2间的焊接面,消除换热管1和翅片2的焊接面上的氧化膜,进而使焊料通过毛细作用有效填充换热管1和翅片2的间隙,使换热管1和翅片2的接触面完全焊接,有效解决接触热阻的问题,从而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性能,而且,凸起部的设置降低了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的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10的翅片2,不需要通过胀管工艺将翅片2和换热管1进行固定,有效控制换热管1和翅片2通孔21之间的距离,直接将换热管1和翅片2进行组装后进行焊接,不仅提高焊接质量,解决接触热阻的问题,而且减少换热管1和翅片2的摩擦面积,便于换热管1和翅片2进行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10的翅片2,以及保证换热管1的外表面与翅片2的环形翻边22的内表面的距离d符合焊接的要求,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换热管1和翅片2在焊接过程中的焊接间隙,消除焊接面上的氧化膜,使焊料通过毛细作用有效填充换热管1和翅片2的间隙,提高焊接质量,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性能,而且,结合翅片上环形翻边22内侧面的凸起部,减少换热管1和翅片2组装时的摩擦面积,减少了换热管1插入翅片2时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