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72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多个分流直通道的总流体的单位体积与该总流直通道的流体的单位体积相同。以本实施例为例,第一分流直通道107、第二分流直通道108及第三分流直通道109的总流体的单位体积与入口总流直通道304。由于中间总流直通道、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的直径相同,S卩,本实施例中,三个分流直通道内的总流体的单位体积与一个总流直通道内的流体的单位体积相同。
[00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相互平行,分流直通道与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出口总流直通道301垂直。通过上述设置,以便于分流直通道、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的布置,提高了散热通道组的结构紧凑性。
[0040]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密封件与散热板400焊接连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与散热板400均为金属部件且通过焊接连接,以便于提高散热效果。也可以将密封件及散热板400均设置为塑料部件,通过超声波焊接等方式连接密封件与散热板400。也可以通过粘接或胀接使密封件密封于散热板400的加工口处。
[0041]散热板400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加工口位于凹槽的槽底面上;密封件设置于凹槽内,密封件的外表面与该凹槽所在的侧面对齐。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密封件内嵌于凹槽内,避免其与外界装置发生干涉,也方便了散热器的安装。
[0042]如图2所示,为了简化加工过程,连通相同两个总流直通道的分流直通道的加工口位于同一凹槽的槽底面上。以连通入口总流直通道304与第一中间总流直通道303的第一组分流直通道为例,第一分流直通道107、第二分流直通道108及第三分流直通道109的加工口均设置于散热板400的同一侧面上,该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03,第一分流直通道107、第二分流直通道108及第三分流直通道109的加工口均位于第一凹槽503的槽底面上。
[0043]本实施例中,第二组分流直通道的第四分流直通道104、第五分流直通道105及第六分流直通道106的加工口也位于散热板400的同一侧面上,该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501,第四分流直通道104、第五分流直通道105及第六分流直通道106的加工口均位于第二凹槽501的槽底面上。
[0044]第三组分流直通道的第七分流直通道103、第八分流直通道102及第九分流直通道101的加工口也位于散热板400的同一侧面上,该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凹槽502,第七分流直通道103、第八分流直通道102及第九分流直通道101的加工口均位于第三凹槽502的槽底面上。
[0045]优选地,上述第一凹槽503、第二凹槽501及第三凹槽502均为矩形凹槽。
[0046]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中间总流直通道303、第二中间总流直通道302、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相互独立,仅通过分流直通道连通,二者间的距离较大,不便于使其加工口位于同一凹槽内。如图2所示,入口总流直通道304的加工口设置有第四凹槽506,第一中间总流直通道303的加工口设置有第五凹槽507、第二中间总流直通道302的加工口设置有第六凹槽505。其中,上述总流直通道均为盲孔,即仅有一个加工口。出口总流直通道301贯穿散热板400,其具有两个加工口( 一个加工入口,一个加工出口),其中一个作为出口 402,另一个加工口设置有第七凹槽504,被密封件密封。
[0047]优选地,上述第四凹槽506、第五凹槽507、第六凹槽505及第七凹槽504为圆形沉孔。
[00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0049]S1:加工散热通道组:在实体板块的侧面上钻孔,分别钻出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出口总流直通道301及连通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流直通道,入口总流直通道304上设置有入口 401,出口总流直通道301上设置有出口402。即,在实体板块上加工出散热通道组,使其形成散热板400。
[0050]通过电钻或手工钻等加工装置对实体板块的侧面进行钻孔,由于加工受限,钻孔为直孔,即上述直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先加工相互独立的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出口总流直通道301,再加工连通二者的分流直通道。
[0051]还可以使散热通道组包括中间总流直通道,中间总流直通道、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相互独立且优先加工,再通过加工分流直通道使其连通。
[0052]S2:密封加工口,用密封件密封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出口总流直通道301及分流直通道的加工口,加工口为加工上述直通道时在实体板块的侧面产生的非使用功能的开
□ O
[00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制造方法,其制造的散热器仅需要密封件对加工口的密封,其密封部位较少,减少了流体泄漏的可能,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效果,确保了流体沿散热通道组流动,进而提高了散热器使用安全性及散热均匀度;散热通道组内的流体与散热板400直接接触,避免了热阻产生,提高了散热效果。
[0054]进一步地,步骤SI之前还包括步骤SO:在实体板块的侧面上通过铣刀加工凹槽,加工口位于凹槽的槽底面上;步骤S2中,将密封件内嵌于凹槽内。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密封件内嵌于凹槽内,避免其与外界装置发生干涉,也方便了散热器的安装。
[0055]更进一步地,步骤S2中,密封件内嵌于凹槽内后,通过焊接方式将密封件与散热板400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也可以将密封件及散热板400通过粘接或胀接连接。
[005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板(400),其上设置有入口(401)、出口(402)及由所述散热板(400)的侧面上加工的散热通道组,所述散热通道组包括与所述入口(401)连通的入口总流直通道(304)、与所述出口(402)连通的出口总流直通道(301)及连通所述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所述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流直通道;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设置于所述散热通道组位于所述散热板(400)的侧面上的加工口处,所述加工口为加工上述直通道时在所述散热板(400)的侧面产生的非使用功能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401)位于所述散热板(400)的散热面上;所述出口(402)位于所述散热板(400)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组还包括中间总流直通道; 多个所述分流直通道中的一部分连通所述入口总流直通道(304)与所述中间总流直通道,其另一部分连通所述中间总流直通道与所述出口总流直通道(3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总流直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中间总流直通道(303)及第二中间总流直通道(302); 多个所述分流直通道均分为三组,第一组所述分流直通道连通所述入口总流直通道(304)与所述第一中间总流直通道(303),第二组所述分流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中间总流直通道(303)与所述第二中间总流直通道(302),第三组所述分流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中间总流直通道(302)与所述出口总流直通道(30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总流直通道的直径与所述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所述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的直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直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所述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所述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相互平行,所述分流直通道与所述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所述出口总流直通道(301)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散热板(400)焊接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400)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加工口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面上; 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件的外表面与该凹槽所在的所述侧面对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连通相同两个总流直通道的所述分流直通道的加工口位于同一凹槽的槽底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板(400),其上设置有入口(401)、出口(402)及由所述散热板(400)的侧面上加工的散热通道组,所述散热通道组包括与所述入口(401)连通的入口总流直通道(304)、与所述出口(402)连通的出口总流直通道(301)及连通所述入口总流直通道(304)及所述出口总流直通道(301)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流直通道;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设置于所述散热通道组位于所述散热板(400)的侧面上的加工口处,所述加工口为加工上述直通道时在所述散热板(400)的侧面产生的非使用功能的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散热均匀度及散热效果。
【IPC分类】F28D1/03, F28F11/00
【公开号】CN204881259
【申请号】CN201520623565
【发明人】黄辉, 胡余生, 李直, 徐嘉, 梁社兵, 李燕, 陈广辉, 牛高产
【申请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