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09109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由此能够使蒸气流路的高度与液流路的高度不同。因此,能够扩大以往的由于容 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限制而被限制的蒸气流路、液流路的截面面积,从而能够降低蒸气 流引起的压力损耗、工作液流引起的压力损耗。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最大热输送量且减少热 阻。
[0034] 尤其通过采用使空间部的高度比管芯占领部的高度高的结构,能够使蒸气流路的 高度高至容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以上,因此能够向高度方向扩大蒸气流路的截面面积, 从而能够降低蒸气流引起的压力损耗。
[0035] 另外,通过采用使管芯占领部的高度比空间部的高度高的结构,能够使液流路的 高度高至容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以上,因此能够向高度方向扩大液流路的截面面积,从 而能够降低工作液流引起的压力损耗。此外,即便扩大空间部的支承间隔,也不会通过大气 压引起的容器的变形而堵塞蒸气流路,因此能够向横向扩大蒸气流路的截面面积,从而能 够降低蒸气流引起的压力损耗。
[0036]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热管的突起部起到翅片的作用,因此与容器表面 平坦的以往的片状的热管相比散热效率提高。此外,由于散热效率的提高,从而无需将以往 利用软钎焊等接合的翅片作为其他构件安装于热管,因此能够削减与翅片相关的安装作业 成本、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用于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10进 行说明的图,(a)是热管10的概要立体图,(b)是沿(a)所记载的热管10的A-A线剖开的 概要剖视图。
[0038] 图2是用于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20进 行说明的图,(a)是热管20的概要立体图,(b)是沿(a)所记载的热管20的A-A线剖开的 概要剖视图。
[0039] 图3是用于说明大气压引起的热管20的容器21的变形的图。
[0040]图4是用于说明突起部的高度与大气压引起的热管的容器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 的图,(a)是热管10的说明图,(b)是热管20的说明图。
[0041] 图5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30的概要横 剖视图。
[0042] 图6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40的概要横 剖视图。
[0043] 图7是用于对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50进 行说明的图,(a)是热管50的概要立体图,(b)是沿(a)所记载的热管50的A-A线剖开的 概要剖视图。
[0044] 图8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60的概要横 剖视图。
[0045] 图9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70的概要立 体图。
[0046]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80的概要立 体图。
[0047]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90的概要立 体图。
[0048] 图12是用于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器的一例的散热器200 进行说明的图,(a)是散热器200的概要立体图,(b)是沿(a)所记载的散热器200的A-A 线剖开的概要剖视图。
[0049]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100的概要 立体图。
[0050] 图14是用于对作为以往的片状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900进行说明的图,(a)是热 管900的概要立体图,(b)是沿(a)所记载的热管900的A-A线剖开的概要剖视图。
[0051] 图15是用于说明大气压引起的热管900的容器911的变形的图。
[0052] 图16是用于说明在片状的热管上接合有翅片而成的以往的散热器930的图,(a) 是散热器930的概要立体图,(b)是沿(a)所记载的散热器930的A-A线剖开的概要剖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 方式中的记述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关于本实 施方式中的热管的细节部分结构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进行变 更。
[0054]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 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10进行说明的图,(a)是热 管10的概要立体图,(b)是沿(a)所记载的热管10的A-A线剖开的概要剖视图。
[0055] 如图I (a)以及(b)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 热管10通过将对置配置的片状的构件IlaUlb的周围接合而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空洞部的 容器11、存储配置在容器11内且产生毛细管力的管芯结构体13a、以及在容器11内的空洞 部中封入的工作液(未图示)。将管芯结构体13a与工作液一起封入到容器11内并抽出空 气后,将容器11密闭密封而形成热管10。
[0056] 容器11的空洞部包括被存储配置在容器11内的管芯结构体13a占据的管芯占领 部13、和未被管芯结构体13a占据的空间部12。另外,容器11的宽度方向(X方向)与空 间部12的宽度方向相同,且容器11的长度方向(Y方向)成为空间部12的长度方向,此 外,管芯占领部13和空间部12在空间部12的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 图1(a)以及(b)中,容器11的宽度方向与空间部12的宽度方向相同,且容器11的长度方 向与空间部12的长度方向相同,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容器的长度方向与空间 部的宽度方向相同,且容器的宽度方向与空间部的长度方向相同这样的结构。
[0057] 空间部12的空间构造被管芯结构体13a支承,成为蒸发后的工作液的流路(蒸气 流路)。另外,管芯占领部13通过管芯结构体13a的毛细管力而成为凝结后的工作液的流 路(液流路)。此外,在热管10中设置有突起部14,使得成为蒸气流路的空间部12的高度 (Z方向上的距离)比成为液流路的管芯占领部13的高度高。
[0058] 突起部14具有横宽(X方向上的宽度)与空间部12的横宽大致相同且在高度方 向(Z方向)上突出的矩形形状的截面(宽度方向截面或横截面),该突起部14的长度方向 沿着容器11的表面且沿着空间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即,突起部14的长度方向是突出的 矩形形状相连的方向,图I (a)以及(b)所记载的突起部14沿着构成容器11的片状的构件 Ila的表面且沿着空间部12的长度方向而形成该突起部14的长度方向。
[0059]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10由于具备突起部14,从 而成为蒸气流路的空间部12的高度比成为液流路的管芯占领部13的高度高。因此,与图 14(a)以及(b)所示的以往的热管900的由于容器911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限制而被限制 的空间部912的截面面积相比,热管10的空间部12的截面面积向高度方向扩大。即,本实 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10与以往的热管900相比,成为蒸气流路的截面面积 向高度方向扩大的结构,与以往的热管900相比,能够降低蒸气流引起的压力损耗。其结果 是,能够提高最大热输送量并且减少热阻。
[0060]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10的突起部14起到翅片的作用, 因此与图14(a)以及(b)所示的容器911的表面平坦的以往的片状的热管900相比散热效 率提高。此外,由于散热效率的提高,从而无需将以往利用软钎焊等接合的翅片作为其他构 件安装于热管10,因此能够削减与翅片相关的安装作业成本、材料成本。
[0061]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 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热管20进行说明的图,(a)是热 管20的概要立体图,(b)是沿(a)所记载的热管20的A-A线剖开的概要剖视图。
[0062] 如图2(a)以及(b)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管的一例的 热管20通过将对置配置的片状的构件21a、21b的周围接合而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空洞部的 容器21、存储配置在容器21内且产生毛细管力的管芯结构体23a、以及在容器21内的空洞 部中封入的工作液(未图示)。将管芯结构体23a与工作液一起封入到容器21内并抽出空 气后,将容器21密闭密封而形成热管20。
[0063] 容器21的空洞部包括被存储配置在容器21内的管芯结构体23a占据的管芯占领 部23、和未被管芯结构体23a占据的空间部22。另外,容器21的宽度方向(X方向)与空 间部22的宽度方向相同,且容器21的长度方向(Y方向)成为空间部22的长度方向,此 外,管芯占领部23和空间部22在空间部22的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 图2(a)以及(b)中,容器21的宽度方向与空间部22的宽度方向相同,且容器21的长度方 向与空间部22的长度方向相同,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容器的长度方向与空间 部的宽度方向相同,且容器的宽度方向与空间部的长度方向相同这样的结构。
[0064] 空间部22的空间构造被管芯结构体23a支承,成为蒸发后的工作液的流路(蒸气 流路)。另外,管芯占领部23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