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073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冷冰箱,冷藏室的制冷都是通过风机吹入冷气将间室降温。因为空气温度越低含湿量也越小,所以进入冷藏室的风,很容易将冷藏室的食物风干,影响食物的口感,为此,亟需一种既不用手动除霜,并且冷藏室的食物又不易风干的风冷冰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保鲜效果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避免冷藏间室内结霜。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用于上述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

冷冻蒸发器,配置成对流经其的空气进行冷却;

冷冻风道,与冷冻蒸发器连通,以冷却所述冷冻间室;

冷藏风道,配置成与所述冷藏间室相隔绝地设置于其外侧,且具有用于冷却所述冷藏间室的进风风道和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的回风风道;以及

蓄冷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冻风道和所述冷藏风道之间,并配置成将所述冷冻风道内的冷量传导至所述冷藏风道内;其中

所述进风风道在进深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回风风道更靠近所述冷藏间室;且

所述进风风道的靠近所述冷藏间室一侧的风道壁由导热板组成,以促使其内空气与所述冷藏间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所述进风风道的远离所述冷藏间室一侧的风道壁由隔热板组成,以避免其内空气与所述回风风道内空气通过风道壁发生热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冷藏风机,设置在所述冷藏风道顶部,配置成促使所述进风风道内的空气自所述冷藏风道顶部流入所述回风风道;且

所述蓄冷模块设置在所述冷藏风道底部,以隔绝所述冷冻风道和所述冷藏风道,并对自所述回风风道经由所述冷藏风道底部流向所述进风风道的空气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冷藏风道配置为双层结构,所述进风风道设置于所述回风风道与所述冷藏间室之间,且所述导热板贴靠设置在所述冷藏间室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的朝向所述进风风道一侧垂直向内形成有多个竖直延伸的肋条;

所述多个肋条沿横向间隔排列以形成多个并排设置的子通道,从而引导空气经由多个子通道自下向上流过所述进风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肋条的截面的横向尺寸配置成自其靠近所述导热板的一端朝向其靠近所述隔热板的一端逐步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冷藏风道配置为蛇形结构,所述进风风道盘绕地贴靠在所述冷藏间室的外壁上,所述回风风道配置成非接触地与所述进风风道交错盘绕,且在进深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进风风道重叠,以减小所述冷藏风道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剂和用于容纳所述蓄冷剂的蓄冷容器;

所述蓄冷容器配置成其上表面形成所述冷藏风道的底壁,其下表面形成所述冷冻风道的顶部,以分别直接与所述冷藏风道和所述冷冻风道内的空气接触换热。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冷藏冷冻装置为根据以上任一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冷藏间室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冷藏间室温度大于第一冷藏温度阈值时,启动所述冷藏风机直至所述冷藏间室温度降至第二冷藏温度阈值;其中

所述第二冷藏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冷藏温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冷冻间室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冷冻间室温度大于所述第一冷冻温度阈值时,启动所述冷冻风机和所述蒸发器直至所述冷冻间室温度降至第二冷冻温度阈值;其中

所述第二冷冻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冷冻温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蒸发器化霜的加热丝,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开启化霜模式时,关闭所述冷藏风机,启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冻风机直至所述冷冻间室温度降至所述化霜温度阈值;

所述冷冻间室温度降至所述化霜温度阈值后,使所述加热丝开始加热;其中

所述化霜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冷冻温度阈值。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由于设置了封闭的冷藏风道,且在其内部形成了一个内部独立循环的风路,并通过风道壁与冷藏间室壁的接触进行冷量传导实现制冷,因此避免了制冷风直接吹入冷藏间室风干其内果蔬,从而使得冷藏冷冻装置的保鲜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冷藏风道和冷冻风道通过蓄冷模块进行冷量传导,能够避免温度过低的冷冻制冷风直接进入冷藏风道并使冷藏间室内温度大幅骤降,使得冷藏间室内温度更易于维持在一恒定的设定温度,避免冷藏间室内结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板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板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蓄冷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调节冷藏间室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调节冷冻间室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化霜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冷藏冷冻装置1的示意性侧视图。冷藏冷冻装置1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和制冷系统。箱体内限定有冷藏间室10和冷冻间室20,以分别用于冷藏和冷冻物品。制冷系统由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形成,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蒸发器上可设置有用于化霜的加热丝。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用于传导冷量的冷冻风道200和冷藏风道。在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1中,蒸发器可以为设置在冷冻风道200内的冷冻蒸发器21,配置成对流经其的空气进行冷却。冷冻风道200与冷冻蒸发器21连通,以冷却冷冻间室20。冷藏风道配置成与冷藏间室10相隔绝地设置于其外侧,且具有用于冷却冷藏间室10的进风风道110和与进风风道110连通的回风风道120。

具体地,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蓄冷模块30。蓄冷模块30设置于冷冻风道200和冷藏风道之间,并配置成将冷冻风道200内的冷量传导至冷藏风道内。特别地,进风风道110在进深方向上相对于回风风道120更近冷藏间室10。进风风道110的靠近冷藏间室10一侧的风道壁由导热板110组成,以促使其内空气与冷藏间室10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也即是,冷冻风道200可设置于冷冻间室20的后侧,其内设置有冷冻风机22。当冷冻间室20需要进行制冷时,冷冻蒸发器21和冷冻风机22启动运行,并通过冷冻间室20的间室壁上开设的通风口向冷冻间室20内吹送冷风,以对冷冻间室20进行制冷。冷藏风道可设置于冷藏间室10的后侧,其与冷藏间室10可通过风道壁和间室壁相隔离开,二者间不发生空气流动,而是通过风道壁与间室壁的接触换热对冷藏间室10进行制冷。

进一步地,进风风道110的远离冷藏间室10一侧的风道壁由隔热板120组成,以避免其内空气与回风风道120内空气通过风道壁发生热交换。也即是,冷藏风道内部可形成一个独立循环的风路,并使得流动在靠近冷藏间室10的进风风道110内的制冷风通过导热板110组成的风道壁吸收冷藏间室10内热量实现对冷藏间室10的制冷。制冷风吸热形成温度升高的气流而后流入到远离冷藏间室10的通过隔热板120与进风风道110隔开的回风风道120,并与蓄冷模块30进行热交换重新形成制冷风以待再次进入进风风道110。

特别地,冷藏风道可通过设置在其与冷冻风道200之间的蓄冷模块30获得冷量。也即是,当冷冻蒸发器21制冷时,冷冻风道200的温度降低,此时蓄冷模块30处于蓄冷状态。当冷藏间室10需要进行制冷时,蓄冷模块30可切换为放冷模式,将自冷冻风道200获取的冷量传导至冷藏风道中。由此,冷藏冷冻装置1仅设置一个冷冻蒸发器21即可实现对两个间室的分别制冷,节约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成本,减少了其工作能耗。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1由于设置了封闭的冷藏风道,且在其内部形成了一个内部独立循环的风路,并通过风道壁与冷藏间室10壁的接触进行冷量传导实现制冷,因此避免了制冷风直接吹入冷藏间室10风干其内果蔬,从而使得冷藏冷冻装置1的保鲜效果更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冷藏风机13。冷藏风机13设置在冷藏风道顶部,配置成促使进风风道110内的空气自冷藏风道顶部流入回风风道120。进一步地,蓄冷模块30设置在冷藏风道底部,以隔绝冷冻风道200和冷藏风道,并对自回风风道120经由冷藏风道底部流向进风风道110的空气进行冷却。

冷藏间室10内一般会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搁物板以将其内部空间分成多个搁物层以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冷藏间室10的最下层一般会设置有相对密封的保鲜抽屉或隔间等以用于储藏新鲜果蔬。由此,发明人创造性地认识到,可通过将冷藏风机13设置于冷藏风道顶部,并将蓄冷模块30设置于冷藏风道底部促使冷藏风道的进风风道110内可形成一个下部温度低于上部温度的制冷气流。由此,当冷藏风道内空气在冷藏风机13的作用下流动时,刚刚与蓄冷模块30进行换热的低温制冷风沿进风风路自冷藏间室10外侧底部向上流动至其顶部,从而使得冷藏间室10内的下部区域的温度也小于其上部区域。

也即是,由于该制冷气流自下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逐步吸热升温,使得冷藏间室10内的各个搁物层可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冷藏温度,并使需要更低温度以获取更佳保鲜效果的果蔬等食物所位于的冷藏间室10的底部位置具有最接近冷藏间室10设定温度的低温。进一步地,用户可将饮品等放置在位于冷藏间室10上部的搁物板上。由此,当用户想要取出饮品饮用时,具有相对较高冷藏温度的饮品既可为用户带来清凉的口感又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引起用户的身体不适,进一步地提高冷藏冷冻装置1的实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藏风道配置为双层结构,进风风道110设置于回风风道120与冷藏间室10之间,且导热板110贴靠设置在冷藏间室10的外壁上。也即是,进风风道110配置成层状,以增大其与冷藏间室10的外壁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速率。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板110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板110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板110的示意性俯视图。

参见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板110的朝向进风风道110一侧垂直向内形成有多个竖直延伸的肋条111。多个肋条111沿横向间隔排列以形成多个并排设置的子通道112,从而引导空气经由多个子通道112自下向上流过进风风道110。进一步地,参见图4,肋条111的截面的横向尺寸配置成自其靠近导热板110的一端朝向其靠近隔热板120的一端逐步缩小。由此,增大了肋条111的表面积,也即是增大了进风风道110内制冷风与导热板110的接触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冷藏风道配置为蛇形结构,进风风道110盘绕地贴靠在冷藏间室10的外壁上,回风风道120配置成非接触地与进风风道110交错盘绕,且在进深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与进风风道110重叠,以减小冷藏风道的厚度。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板110的示意性正视图。其中箭头线标示出冷藏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参见图5,进风风道110和回风风道120可配置成大致位于一个风道层上。部分冷藏风道结构(也即是部分进风风道110)自该风道层的靠近冷藏间室10的一侧向外突出,另一部分冷藏风道结构(也即是部分回风风道120)自该风道层的背离冷藏间室10的一侧向外突出。具体地,进风风道110和回风风道120的划分点为冷藏风机13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回风风道120的朝向进风风道110一侧的风道壁由隔热板120组成且回风风道120配置成向远离冷藏间室10一侧突出,由此可避免其内的温度升高的气流与冷藏间室10产生发生热交换,从而保证了蛇形冷藏风道对冷藏间室10的制冷效果,且减小了冷藏风道的厚度,使得冷藏冷冻装置1的结构更佳紧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蓄冷模块30包括蓄冷剂和用于容纳蓄冷剂的蓄冷容器。蓄冷容器配置成其上表面形成冷藏风道的底壁,其下表面形成冷冻风道200的顶部,以分别直接与冷藏风道和冷冻风道200内的空气接触换热。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蓄冷模块30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6,蓄冷模块30外形可类似于一个盒子,盒子里装有液体或者胶状的蓄冷剂,密封安装于冷藏风道与冷冻风道200的连接处。盒子的上下表面直接与冷藏风道和冷冻风道200接触,可以保证迅速换热。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冷藏风道和冷冻风道通过蓄冷模块进行冷量传导,能够避免温度过低的冷冻制冷风直接进入冷藏风道并使冷藏间室内温度大幅骤降,使得冷藏间室内温度更易于维持在一恒定的设定温度,避免冷藏间室内结霜。

具体地,冷冻风机22和冷冻蒸发器21将冷冻风道200内温度维持在-10℃一下,以保持冷冻间室温度。冷藏风道内的温度可通过蓄冷模块30将其内温度保持在-10℃至0℃之间,以避免冷藏间室10内温度过低。蓄冷模块30可配置成其靠近位于冷冻风道200一侧的表面的蓄冷剂持续吸收冷量,并将冷量向上传导。当冷藏风道温度升高时,冷藏风机13启动,蓄冷模块30的靠近位于冷藏风道一侧的表面的蓄冷剂放冷,以使冷藏风道降温。此时,蓄冷模块30的下部的蓄冷剂由于与低温的冷冻风道200接触还可持续蓄冷,以保证其内冷量储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冷藏间室10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冷藏间室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冷冻间室20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冷冻间室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冷藏风机13和冷冻风机22可根据冷藏间室温度和冷冻间室温度的分别独立受控运行或停止。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调节冷藏间室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7,该控制方法可包括:

步骤s100,检测冷藏间室温度。

步骤s102,判断冷藏间室温度是否大于第一冷藏温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100。

步骤s104,启动冷藏风机。

步骤s106,判断冷藏间室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冷藏温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8,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104。

步骤s108,关闭冷藏风机。

也即是,当冷藏间室温度大于第一冷藏温度阈值时,启动冷藏风机直至冷藏间室温度降至第二冷藏温度阈值。具体地,第二冷藏温度阈值小于第一冷藏温度阈值。第一冷藏温度阈值配置为略高于冷藏间室的设定温度,设定温度一般可以为0℃至4℃之间的任意温度值,第一冷藏温度阈值则可以设置为1℃至4.5℃之间的温度值。第二冷藏温度阈值配置为设定温度或略低于设定温度,例如可以比设定温度小0.1至0.5℃。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调节冷冻间室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8,该控制方法可包括:

步骤s200,检测冷冻间室温度。

步骤s202,判断冷冻间室温度是否大于第一冷冻温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00。

步骤s204,启动冷冻风机。

步骤s206,判断冷冻间室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冷冻温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08,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8,关闭冷冻风机。

也即是,当冷冻间室温度大于第一冷冻温度阈值时,启动冷冻风机和冷冻蒸发器直至冷冻间室温度降至第二冷冻温度阈值。具体地,第二冷冻温度阈值小于第一冷冻温度阈值。第一冷冻温度阈值配置为略高于冷冻间室的设定温度,例如,第一冷冻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高于冷冻间室温度3℃至5℃。第二冷冻温度阈值配置为设定温度或略低于设定温度,例如可以比设定温度小3℃至5℃。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的冷藏间室的温度控制仅通过蓄冷模块和冷藏风机的启动与运行独立控制,无需频繁启动冷冻蒸发器以及压缩机来进行温度调节。由此,简化了冷藏间室温度调节的操作和控制程序,而且,由于冷藏冷冻装置中冷藏间室的温度变化相较于冷冻间室的温度变化更加频繁,需要进行更多次的及时调整,这种通过蓄冷模块和冷藏风机控制的独立温度调节方法可使得冷藏间室温度调节能量损耗显著减少。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化霜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对冷冻蒸发器进行化霜前对蓄冷模块的预蓄冷的控制方法:

当冷藏冷冻装置开启化霜模式时,关闭冷藏风机,启动蒸发器和冷冻风机直至冷冻间室温度降至化霜温度阈值。

冷冻间室温度降至化霜温度阈值后,使加热丝开始加热。化霜温度阈值小于第二冷冻温度阈值。

蓄冷模块的预蓄冷程序,也即是蒸发器的预化霜程序的具体步骤可以为:

步骤s302,开始预化霜。

步骤s304,关闭冷藏风机,启动冷冻风机,启动冷冻蒸发器。

步骤s306,判断冷冻间室温度是否小于化霜温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08,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8,关闭冷冻风机,关闭冷冻蒸发器,使加热丝开始加热。

也即是,通过在化霜之前将蓄冷模块充分蓄冷,可以避免在化霜期间,冷藏室温度的波动受到影响,从而保证蓄冷模块能够有充分的冷量用于对冷藏间室制冷。具体地,化霜温度阈值可设置成比第二冷冻温度阈值小2至4℃。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