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状污泥粗细可调的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69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状污泥粗细可调的挤出机。



背景技术:

因为燃料费用和运输费用不断飙升,污泥处置目前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为了防止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扩散,同时从长远规划来看也不应该让污染负担转移给后代,目前欧盟国家已经不再允许脱水污泥直接填埋。对于美国和中国来说,今后也将逐步放弃污泥直接填埋的处置方式。

污泥可以被焚烧处理,剩余的灰烬都是无机物质,可以进行填埋处置。但此时许多营养物质会丢失。从全球磷资源储存量分析知道,可作为肥料的磷资源是有限的。因为灰烬中含有各种重金属,因此这些富含磷含量的灰烬通常不能直接作为农肥使用。虽然目前从灰烬中回收抽提磷的方法很多,但产生的磷价格十分昂贵,还没有商业价值。污泥焚烧产生的这些灰烬目前只能暂时在专门的填埋场内,等待今后磷价格上升之后再进行开发回收。

脱水污泥虽然可以被直接焚烧,但此焚烧过程中因为需要蒸发水份会消耗大量热能。此外脱水污泥经常需要远距离运输至焚烧地(例如大型煤电厂),此时也必须额外消耗昂贵的燃料。

原来普遍采用的污泥处置方法是进行污泥回收利用,即直接作为农肥。在一些欧洲国家,如荷兰和北欧国家,所设置的允许污染物含量如此之低,事实上这些市政污泥已经不可能农用。即使在污泥农用允许的情况下,因为污泥运输距离和费用也在不断增加,这条处置途径今后将变得愈来愈困难。在美国情况有些不同,只要污泥消毒能够到达等级a变可以作为农肥使用。

不管污泥是被回收利用还是被焚烧处置,通常脱水污泥中的水份含量是在75-85%范围,如果长距离运输这些水份就变得毫无经济意义。如果脱水污泥事先能够得到干化处理,例如从25%ds干化至90%ds,污泥重量将降低至原来的28%。干化污泥的热值较高,类似褐煤,二氧化碳呈中性,可作为再生燃料进行热电联产。

在此背景情况下,欧洲污泥干化处理装置的数量逐年递增。近些年来,在美国和中国也开始建造污泥干化处理装置。污泥干化之后不仅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并且这些干化污泥在煤电厂或水泥窑进行焚烧处置时也变得容易简单。

现有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湿料仓、螺杆泵、污泥挤出机、干化主机、环风风机、化学除臭塔、生物滤池等等;其中污泥挤出机是常用的设备,他把污泥挤出成条状,以方便后续的干化;但是现有的污泥挤出机跟一般的挤出机没有什么区别,所有的污泥同时被挤出,最终污泥的成型效果一般都堆积在传送带上,这样污泥之间的空隙有限,且分布不均匀,会影响后续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最终影响干化的效果。

针对上述方案存在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条状污泥粗细可调的挤出机,包括支撑架、挤压驱动装置和出料管调节装置;支撑架的下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调节槽;调节槽的上侧壁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矩形状的挤压槽;挤压驱动装置包括一对挤压板;挤压板升降设置在挤压槽内;挤压槽的下部侧壁上成型有矩形框状的预蓄料槽;支撑架的上端面成型有矩形漏斗状的进料口;进料口下端成型有分流管路;分流管路的下端成型为“人”字形的分流部;分流部的下部左右出口分别与对应侧的预蓄料槽连通;出料管调节装置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出料架;一对出料架左右滑行设置在调节槽内并且同步等距靠近或者远离;出料架由上部的水平设置的封闭板和下部的若干前后方向设置的出料板组成;封闭板抵触调节槽的上侧壁;出料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向上贯穿的出料管路;左侧的出料架的出料管路的直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右侧的出料架的出料管路的直径自右向左依次增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挤压驱动装置包括挤压气缸;挤压气缸固定在挤压槽的上方并且方向向下设置;挤压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挤压槽的上侧壁;挤压板固定在挤压气缸的活塞杆的下端;挤压板的水平横截面的尺寸与挤压槽的水平横截面的尺寸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挤压板的下端成型有矩形漏斗状;挤压槽的下端的形状与挤压板的下端的形状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挤压板处于最下端时,挤压板的上端面高于预蓄料槽的上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挤压槽的上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向上贯穿的排气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出料管调节装置还包括双头电机和一对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驱动螺纹杆;双头电机方向左右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调节槽的前后侧壁之间;一对驱动螺纹杆靠近的一端固定在双头电机的两侧的输出轴上;一对驱动螺纹杆远离的一端枢接在调节槽相应侧的侧壁上;左侧的驱动螺纹杆穿过左侧的出料板并且左侧的出料板螺接在左侧的驱动螺纹杆上;右侧的驱动螺纹杆穿过右侧的出料板并且右侧的出料板螺接在右侧的驱动螺纹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侧轮换挤压,挤出效率高,并且条状污泥粗细可调,便于不同成分的污泥后续传动和干化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撑架;100、进料口;101、分流管路;102、挤压槽;103、预蓄料槽;104、排气槽;105、调节槽;20、挤压驱动装置;21、挤压气缸;22、挤压板;30、出料管调节装置;31、双头电机;32、驱动螺纹杆;33、出料架;331、封闭板;332、出料板;333、出料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条状污泥粗细可调的挤出机,包括支撑架10、挤压驱动装置20和出料管调节装置30;支撑架10的下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调节槽105;调节槽105的上侧壁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矩形状的挤压槽102;挤压驱动装置20包括一对挤压板22;挤压板22升降设置在挤压槽102内;挤压槽102的下部侧壁上成型有矩形框状的预蓄料槽103;支撑架10的上端面成型有矩形漏斗状的进料口100;进料口下端成型有分流管路101;分流管路101的下端成型为“人”字形的分流部;分流部的下部左右出口分别与对应侧的预蓄料槽103连通;出料管调节装置30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出料架33;一对出料架33左右滑行设置在调节槽105内并且同步等距靠近或者远离;出料架33由上部的水平设置的封闭板331和下部的若干前后方向设置的出料板332组成;封闭板331抵触调节槽105的上侧壁;出料板332的下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向上贯穿的出料管路333;左侧的出料架33的出料管路333的直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右侧的出料架33的出料管路333的直径自右向左依次增大。

如图1所示,挤压驱动装置20包括挤压气缸21;挤压气缸21固定在挤压槽102的上方并且方向向下设置;挤压气缸21的活塞杆穿过挤压槽102的上侧壁;挤压板22固定在挤压气缸21的活塞杆的下端;挤压板22的水平横截面的尺寸与挤压槽102的水平横截面的尺寸相同。

如图1所示,挤压板22的下端成型有矩形漏斗状;挤压槽102的下端的形状与挤压板22的下端的形状相同。

如图1所示,当挤压板22处于最下端时,挤压板22的上端面高于预蓄料槽103的上侧壁。

如图1所示,挤压槽102的上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向上贯穿的排气槽104。

如图1所示,出料管调节装置30还包括双头电机31和一对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驱动螺纹杆32;双头电机31方向左右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调节槽105的前后侧壁之间;一对驱动螺纹杆32靠近的一端固定在双头电机31的两侧的输出轴上;一对驱动螺纹杆32远离的一端枢接在调节槽105相应侧的侧壁上;左侧的驱动螺纹杆32穿过左侧的出料板332并且左侧的出料板332螺接在左侧的驱动螺纹杆32上;右侧的驱动螺纹杆32穿过右侧的出料板332并且右侧的出料板332螺接在右侧的驱动螺纹杆32上。

条状污泥粗细可调的挤出机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一对挤压板22错开,即当左侧的挤压板22处于最上端面上,右侧的挤压板22处于最下端;或者当右侧的挤压板22处于最上端面上,左侧的挤压板22处于最下端;

以初始状态为左侧的挤压板22处于最上端面上,右侧的挤压板22处于最下端为例:此时进料口100、分流管路101、左侧的挤压槽102和两侧的预蓄料槽103充满污泥,然后左侧的挤压板22下降,右侧的挤压板22上升,这样左侧的挤压槽102中的污泥在挤压板22的作用下,通过出料管路333成型为条状挤出,而右侧的挤压槽102下部随着挤压板22上升空出,然后进入,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左右依次挤出条状污泥;通过传递装置输送到下一工序。

条状污泥粗细调节,只需要启动双头电机31带动一对驱动螺纹杆32旋转,一对驱动螺纹杆32分别带动出料架33同步等距靠近或者远离,使一对挤压槽102下方的出料管路333为同一直径,并且封闭板331始终封闭为挤压槽102的下端出口。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