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三辊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690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三辊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三辊研磨机,属于研磨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三辊研磨机适用于油漆、油墨、颜料、塑料、树脂等浆料的制造,三辊研磨机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水平设置的三根辊筒的表面相互挤压及不同速度的摩擦而达到研磨效果,三辊研磨机是高粘度物料最有效的研磨、分散设备。在传统的三辊研磨机中三根辊筒是敞开式的,在油漆、油墨等浆料的制造过程中,易挥发的原料产生刺激性气味,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包括气泵、排气管、盖罩、多个挡板和多个铰链;其中,

所述气泵与所述排气管相连;

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盖罩相接;

所述多个挡板分别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依次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盖罩底面的四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相对,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相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上开有第一可视窗,所述第三挡板上开有第二可视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可开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设有输送管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管孔上安装有密封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盖罩为中空梯形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含有所述防护装置的三辊研磨机,所述三辊研磨机还包括三根水平排列的辊筒和输送管,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三根水平排列的辊筒的正上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管通过所述防护装置中的输送管孔伸入所述防护装置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

(1)易挥发的原料产生的刺激性气味通过排气管被抽走,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2)在研磨机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挡板上的可视窗观察研磨机的工作状况。

(3)输送管可以通过第一挡板底部的输送管孔伸进防护装置的内部,并且在输送管孔上安装有密封圈,保证了防护装置的气密性。

(4)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可开合,以便工作人员打开,对防护装置和研磨机进行清洗、维修等工作。

(5)该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维修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含有所述防护装置的三辊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气泵、2排气管、3盖罩、4第一挡板、5第三挡板、6辊筒、7输送管、41第一可视窗、42输送管孔、43密封圈、51第二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三辊研磨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气泵1、排气管2、盖罩3、多个挡板和多个铰链(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气泵1与所述排气管2相连,所述排气管2与所述盖罩3相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罩3为中空梯形台;所述多个挡板分别为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图中未示出)、第三挡板5和第四挡板(图中未示出),依次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盖罩3底面的四周,使易挥发的原料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不易扩散到空气中。并且,所述第一挡板4和所述第三挡板5相对,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相对。

具体的,所述第一挡板4上开有第一可视窗41,所述第三挡板5上开有第二可视窗51,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挡板上的可视窗观察所述防护装置内部的工作状况。

具体的,所述第一挡板4和所述第三挡板5可开合,以便工作人员打开,对防护装置进行清洗、维修等工作。

具体的,所述第一挡板4的底部设有输送管孔42,输送管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挡板4底部的所述输送管孔42伸进所述防护装置的内部,并且在所述输送管孔42上安装所述有密封圈43,保证了防护装置的气密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含有所述防护装置的三辊研磨机,所述三辊研磨机还包括三根水平排列的辊筒6和输送管7,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三根水平排列的辊筒6的正上方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实施例1所示。

具体的,所述输送管7通过所述防护装置中的输送管孔42伸进所述防护装置内部,位于所述三根水平排列的辊筒的上方。并且在所述输送管孔42上安装所述有密封圈43,保证了防护装置的气密性。

在所述三辊研磨机的工作时,同时开启所述防护装置,在油漆、油墨等浆料的制造过程中,原料挥发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被聚集防护装置的内部,不易扩散到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并且,所述防护装置中的所述气泵1通过所述排气管2进行抽气,将原料挥发出的气体排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