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_4

文档序号:84349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无接头带62的搬送面、即上表面被设定成大致水平面,而且,该上表面位于与箱体20的下端开口(相当于第二排出口)相向、并且从下方覆盖该下端开口的整面的位置。因此,无接头带62能够通过其上表面将在箱体20的下空间SP20d落下的物体作为落下物而可靠地对其进行阻挡。而且,无接头带62的上表面的移动方向是前后方向的前方。而且,在比箱体20靠近前方侧的位置、即比前侧壁部20sf靠近前方的位置上,设定有使无接头带62的移动方向折回的折回位置P62。因此,由无接头带62的上表面阻挡的落下物在前方的折回位置P62从无接头带62落下。然后,从无接头带62落下的物体通过配置在该折回位置P62的下方的分离构件70而被分离成纸浆纤维、SAP以及夹杂物三者。
[0143]如图2A至图2C所示,分离构件70具有:第一筛状构件72、配置在第一筛状构件72的下方的第二筛状构件74、以及配置在第二筛状构件74的下方的无盖容器76。而且,第一筛状构件72具有多个贯通孔h72,h72...,该贯通孔h72的开口尺寸被设定成允许SAP及夹杂物通过、并且限制纸浆纤维通过的开口尺寸。例如,第一筛状构件72由金属丝网构成,该金属丝网作为上述贯通孔h72而具有纵向尺寸20?30mmX横向尺寸20?30mm的矩形开口。因此,能够通过该第一筛状构件72而选择性地捕捉纸浆纤维。换言之,如果小于20mm,则夹杂物由金属丝网捕捉而容易进入纸浆纤维侧,另一方面,如果大于30mm,则纸浆纤维难以被金属丝网捕捉而导致分离变得困难。
[0144]另外,第二筛状构件74也具有多个贯通孔h74,该贯通孔h74的开口尺寸被设定成允许SAP通过、并且限制夹杂物通过的开口尺寸。例如,第二筛状构件74也由金属丝网构成,该金属丝网作为上述贯通孔h74而具有纵向尺寸1.5?2mmX横向尺寸1.5?2mm的矩形开口。因此,能够通过该第二筛状构件74而选择性地捕捉夹杂物。换言之,如果小于1.5_,则SAP相对于贯通孔h74的通过性变差而容易被金属丝网捕捉并积存,另一方面,如果大于2mm,则夹杂物难以被金属丝网捕捉而进入SAP侧,导致分离变得困难。
[0145]此外,优选地,如图2A及图2B所示,在前侧壁部20sf的下端缘部与无接头带6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G,而在后侧壁部20sb、左侧壁部20sl、及右侧壁部20sr的各下端缘部与无接头带62的上表面之间不设置间隙地相互抵接、即能够使这些下端缘部在该无接头带62的上表面滑动即可。这样一来,基于上述的投入口 22与排出口 24之间的送风量的差等,箱体20内的空间SP20(SP20d)能够被维持成气压低于外部的负压状态,因而导致外气从上述间隙G侵入下空间SP20d内,该侵入外气也对从落下物中分离出SAP、夹杂物及纸浆纤维进行推动。
[0146]图7A及图7B是表不该分离的形态的说明图,每一个图都表不概略纵剖视图。如图7A所示,首先,SAP及夹杂物随着无接头带62的移动而被输送至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即前方,此时,对于比重小于SAP及夹杂物的纸浆纤维而言,由于流向后方的侵入外气而导致其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由此,纸浆纤维基本上在无接头带62的上表面滚动而形成纤维球。然后,由此,形成为只有纤维球留在箱体20内,同时只有SAP及夹杂物被向前方输送,其结果是,纸浆纤维与SAP及夹杂物分离。
[0147]另外,如图7B所示,该纤维球在滚动过程中,在卷入周围的纸浆纤维并将其缠绕的同时成长成雪球状。然后,成长成与上述的间隙G的尺寸相应的纤维球在该间隙G中被夹持于无接头带62的上表面与箱体20的前侧壁部20sf的下端缘部两者之间而导致堵塞,由于侵入外气变弱、纤维球与无接头带6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等原因,因而从无接头带62施加的向前方的移动力相对增大,由此,纤维球被从间隙G排出至箱体20的外部。其结果是,因为能够以大纤维球的形态被输送向无接头带62的折回位置P62,所以能够通过前述的第一筛状构件72而可靠地捕捉纤维球、即纸浆纤维。
[0148]另外,优选地,第一筛状构件72具有移送机构,该移送机构从在第一筛状构件72的落地位置P72向分离位置移送被限制通过该第一筛状构件72而被捕捉的纤维球即可。例如,在图7B的例中,作为第一筛状构件72而使用平板状的金属丝网72,然后,通过将该金属丝网72倾斜配置成其上表面的前端部低于后端部而使其作为上述的移送机构来发挥功能。即,落在第一筛状构件72、即金属丝网72的上表面的纤维球基于该金属丝网72的上表面的倾斜坡度而向前方滚动,由此,纤维球向比上述落地位置P72靠前方的位置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此后从折回位置P62落下的SAP、夹杂物堆积在由第一筛状构件72捕捉的纤维球的上方而导致的筛选作用的减退。
[0149]但是,移送机构不仅限定于上述机构。例如,也可以作为第一筛状构件72而使用金属丝网形态的无接头带(未图示),而且,也可以通过对该金属丝网形态的无接头带进行围绕驱动而将落在该无接头带上并被捕捉的纤维球输送至前方。
[0150]因此,优选地,如图3A所示,在箱体20内的上空间SP20u的前后方向上的规定位置上,对从投入口 22向排出口 24排出的废料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构件28从箱体20的顶板部20c垂下即可。在图3A的例中,该限制构件28在前后方向的三个位置上空出相互的间隔而配置,由此,在上空间SP20u中将比旋转构件30靠上方的空间分隔成四个区域。详细而言,各限制构件28全部是板状的限制板28,其厚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被配设成在左右方向的全长上对上空间SP20u进行分隔。另外,如图3C所示,各限制板28的下端缘部的形状形成为对应于由旋转构件30的轴构件33的突起部33t所画出的旋转轨迹Tr30的圆弧形的凹形状,而且,限制板28的下端缘部28d在上下方向上被突起部33t的末端部的旋转轨迹Tr30所遮盖。
[0151]因此,能够实现在箱体20内的废料的滞留时间的可靠延长,并且能够确保该滞留时间长。由此,能够将废料的开纤进行至充分的程度,其结果是,能够谋求来自废料的纸浆纤维的分离性能的提升,从而能够以高纯度回收纸浆纤维。
[0152]换言之,如在图3A所述,在本例中,在旋转构件30的4个轴构件33,33...之中,对于相互在公转方向上相邻的轴构件33,33彼此而言,其相互的突起部群G33t的配置位置在轴向上错开。因此,在本例中,对于这些四个轴构件33,33...中的两个轴构件33,33而言,其形成特定的突起部群G33t与限制板28干涉的位置关系。例如,在该图3A中,恐怕存在上侧图示的轴构件33的规定的突起部群G33t与限制板28发生干涉的风险。因此,在本例中,从该轴构件33卸下与限制板28干涉的突起部群G33t。但是,该干涉的回避方法不仅限定于上述情况,还也以采用如下方法,例如,通过放大突起部群G33t的轴向的配置间距、使限制板28的厚度变薄等方法,只要能够将限制板28顺利地收纳于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突起部群G33t,G33t彼此之间,也可以不将其卸下。
[0153]另外,在上述内容中虽然将限制板28的设置数设定为三个,但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三个的情况,也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者还可以是四个以上。
[0154]而且,在上述内容中虽然举例示出了作为各限制构件28分别具有一个限制板28的情况,但不仅限定于此。即,各限制构件28也可以分别由多个构件构成。例如,限制构件28具有使长度方向沿着下方并且从顶板部20c垂下的多个棒状构件(未图示),而且,各棒状构件也可以使用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棒状构件之间空出间隔的同时排列成梳状的构件作为限制构件28。
[0155]另外,优选地,如图2A及图2B所示,设置对下空间SP20d内的空气进行吸引的吸气口 29即可。而且,这样一来,能够通过吸气口 29而与空气一起吸入通过隔板26的贯通孔h26,h26…并在下空间SP20d内悬浮的纸浆纤维,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纸浆纤维的回收率。
[0156]在图2A及图2B的例中,该吸气口 29,29…形成为在箱体20的左侧壁部20sl及右侧壁部20sr之中从侧方与下空间SP20d相向的部分。另外,作为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形成有多个吸气口的一例,该吸气口 29分别相对于左侧壁部20sl及右侧壁部20sr而各自形成两个。
[0157]然后,如果这样地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地设置两个吸气口 29,29,则能谋求前后方向的吸引力分布的均匀化,能够防止在下空间SP20d内产生滞留点等,其结果是,能够有效防止在下空间SP20d内的特定位置上产生纸浆纤维积存等不良情况。
[0158]另外,因为吸气口 29被设置在侧壁部20sl,20sr上,所以该吸气口 29从大致侧方吸入下空间SP20d内的空气。因此,对于经过下空间SP20d而向下方落下并堆积在落下物排出机构60的无接头带62上的SAP及夹杂物而言,该吸气口 29能够基本上不将其吸入,而只吸入悬浮在下空间SP20d的空中的纸浆纤维。由此,能够从下空间SP20d内以高纯度回收纸浆纤维。
[0159]这样的附属于侧壁部20sl,20sr的吸气口 29通过如下方法而实现,如图2B所示,通过将设置于箱体20的外侧的吸引管路29d的末端部29de而分别与贯通形成于各侧壁部20sl,20sr的各矩形开口部29e连结,从而形成该吸气口 29。此外,送风机(未图示)经由软管等适当的转接管构件29m而与各吸引管路29d连结,由此,能够从上述的管端部吸入空气。
[0160]而且,通过对来自该吸气口 29的空气进行吸引,能够提高箱体20内的负压程度,所以该吸气口 29的空气的吸入量也能够影响流向前述的箱体20内的侵入外气的流量。因此,能够鉴于上述的纤维球的形成状况而确定吸气口 29的每单位时间的吸入量(m3/min)。
[0161]在此,优选地,如图2B所示,吸引管路29d的管轴方向C29d以随着远离箱体20而上升的倾斜坡度朝向斜上方即可。而且,在此情况下,由于在吸引管路29d的末端部29de的吸引方向朝向斜上方,因而能够通过具有该上方向成分的吸引力而抽出箱体20内的纸浆纤维。由此,也能够抽出落下并堆积在位于箱体20的下方的落下物排出机构60的无接头带62的上表面的纸浆纤维,这也能够推动纸浆纤维的回收率的提升。该管轴方向C29d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9C29d能够从大于0°小于90°的范围选择,优选地是从45°?60°的范围选择。换言之,如果设定成小于45°,则SAP等难以落下并容易堆积于吸引管路29d内,另一方面,如果大于60°,则吸引管路29d的安装变得困难。
[0162]此外,如上所述,在管轴向C29d朝向斜上方的情况下,基本上,如图2B所示,吸引管路29d的底面29db形成为随着靠近箱体20而下降的倾斜面。因此,即使在SAP及夹杂物意外地被吸入吸气口 29的情况下,只要该SAP及夹杂物因自重而落在吸引管路29d的底面29db上,SAP及夹杂物就随着该底面29db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而滑落并被引导至返回箱体20内。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应当选择性地吸入纸浆纤维的吸气口 29最终将被错误吸入的SAP及夹杂物与纸浆纤维一起回收的事态。该底面29db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