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67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氮化物(γ-Mo2N)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过渡族金属氮化物及碳化物在NH3合成等方面具有与传统的贵金属(Pt、Ru等)催化剂相同,甚至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γ-Mo2N作为多相催化活性材料,在加氢和加氢精制的许多体系中都比通常工业用过渡金属Ni、Co、Mo、W催化剂等对含杂原子(N、S、O)环的裂解活性高,而对芳香环加氢活性低,例如γ-Mo2N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HDS)。活性比工业用Mo2S/Al2O3催化剂高1.2倍,以及优异的加氢脱氮(HDN)性能。并发现γ-Mo2N与Pd/Al2O3催化的选择性不同,如乙炔经Pd/Al2O3催化转化为乙烷,而γ-Mo2N选择性加氢转化为乙烯(95%)。
国外对γ-Mo2N的制备及在催化反应中应用已开展研究30余年。国内90年代进行了研究,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多采用小型反应器制备,Mo2N数量在0.5克到数克之间。
γ-Mo2N作为催化剂必须具备高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欲达到这一目的,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制备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的Mo2N材料;二是将具有催化活性的γ-Mo2N担载于多孔的担体上。早期研究多采用第一种途径。近年来对负载型γ-Mo2N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
氮化钼的制备可以追溯到亨德森(Henderson)等(1908)用NH3在850℃与金属钼(Mo)反应生成氮化钼,而后夏格(Hgg)(1930)仍然用NH3与Mo反应,建立了Mo-N二元平衡相图。Mo粉末与NH3在400-720℃反应4-24小时,得到产物含氮从0.77%到7.15%,在400℃需要经长时间(120小时)氮化处理才能获得11.95%的含氮量。氮化钼有三种相存在β-Mo3N、γ-Mo2N、δ-MoN,其中β-Mo3N为高温相。斯克堡格(Schnberg)将钼粉在氮气中于800℃反应数小时也获得最高含氮量(49.6at%)的产物。除用金属钼粉作原料外也有用MoCl3或MoCl5与NH3在低温(340℃)反应制得氮化钼。但是,用经典高温氮化处理制备的氮化钼的表面积Sg<1m2/g不能满足催化要求。
为了制备高表面/体积比的γ-Mo2N,故在一段时间内,许多研究致力于发展无担体的高比表面积γ-Mo2N。吉普曼(Kiperman)探索用钼酸铵与氨在873-923K反应制Mo2N,但他们未测Sg,海利斯(Hillis)等用MoO2为前躯体,先用H2部分还原,继之以N2在(773K)氮化,Aika等用MoO3与NH3恒温氮化,获得的表面积为13.5m2/g的黑灰色Mo2N粉末。
沃尔普(Volpe),澳亚玛(Oyama)与布达特(Boudart)(1983)首次提出采用程序升温方法,使MoO3与NH3反应,制得高比表面积(Sg=190m2/g)的γ-Mo2N。他们的方法是用1克MoO3与流速为70μmol·S-1的纯NH3反应。升温程序分三阶段(1)从室温到690K(417℃)快速升温;(2)690K-740K(467℃)升温速度为0.01KS-1,(3)从740K到979K(706℃)升温速度为0.05KS-1,并保持恒温0.5小时制得Mo2N的表面积Sg=190 m2/g。
罗普(Rolpe)与布尔拉特(Bourlart)(1985),采用程序升温方法用MoO3与WO3作原料与NH3反应,制得高比表面积产物;Mo2N的Sg=220m2g-1,W2N的Sg=91m2g-1,晶粒尺寸分别为3nm和4nm。提出MoO3与NH3反应为局部化学反应(TopotaticReaction),故MoO3与Mo2N间存在晶体学取向关系
MoO3//[100]Mo2N,反应产物Mo2N形貌为MoO3片状赝形体,像多孔单晶体,平均孔径小于3nm,这一研究成果为制备无担体高比表面积γ-Mo2N开辟新技术路线—程序升温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以TiO2为载体在300-500℃下对载体焙烧3-5小时,按计量称取等体积钼酸铵,室温浸渍4-12小时,过滤,100-120℃烘干,于300-500℃焙烧3-5小时压片成型,在氨气氛下进行程序升温制备Mo2N(专利号00103352.2)。但是目前报道的采用程序升温MoO3与NH3反应制备Mo2N的量都较小(从0.5克到数克)。外思(Wise)与马克尔(Markel)在总结了90余年来研究NH3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及以催化性能的基础上,着重研究NH3与MoO3在石英管状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与反应产物和表面积的关系。当温度升到473K时多晶MoO3碎裂,表面积稍有增加,573K出现未知相(804pm)和MoO3,673K MoO3消失,出现MoO2及另一未知相(621,307和205pm),773K以上形成Mo2N,随升温高含量增加,MoO2的量减少。980K+2hr恒温反应,则还原氮化反应完全,反应产物完全转化为γ-Mo2N。但γ-Mo2N的晶粒有所长大,表面积稍有减少。由此,得出结论,MoO3与NH3程序升温的最高温度为980K,并应恒温2小时以保证反应完全。在对管式反应器床温进行计算中发现,中心温度比炉温低120K,径向温度低80K,床的表面温度比炉温低40K,即便是内径4mm长1m的管式炉MoO3的装载量仅为0.5克,用热井实际测量为35K,两者基本一致。而对直径25cm的管式炉,温度梯度可达数百度,因此可得出结论,对大批量制备Mo2N,床温的控制是一个极困难的问题。在以NH3作为氮化反应剂时,存在两个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一是还原MoO3产生水()水蒸汽存在促使产物Mo2N发生水热烧结,以及H2O与H2在MoO3竞争吸附,使Mo2N的表面积减小;二是NH3分解为吸热反应造成反应器中床温分布十分不均,轴向与径向温度梯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改用氮与氢混合气体作还原氮化反应剂与添加混合填料的MoO3反应制备Mo2N,彻底避免因NH3分解吸热造成的床温梯度问题,以及水蒸气使Mo2N发生水热烧结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将MoO3/TiO2、MoO3/NiO-TiO2、MoO3/Al2O3-TiO2或MoO3/Al2O3放入反应器中,进行N2-H2还原置换MoO3的反应,制备出Mo2N/TiO2、Mo2N/NiO-TiO2、Mo2N/Al2O3-TiO2或Mo2N/Al2O3担载型金属氮化物催化剂;N2-H2混合气体的体积比H2/N2=(3-5)/1,N2-H2混合气体空速6,000-100,000h-1,反应温度为933K±10K,保温时间0.51小时。
本发明反应器中温度控制过程如下1)从室温到673K快速升温,升温速度范围为1-50K/min;2)673-933K以0.6-1K/min速度升温;3)933K±10K恒温0.5-1hr;4)在反应器中冷却到室温。
本发明可在室温下切换N2-H2混合气体为体积比99%Ar-1%O2混合气体12~24小时。
一种制备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专用设备,包括混合器、换热器、水冷器、分离器、反应器、干燥部分、压缩机、段间冷却器、气相色谱仪、平面六通阀;混合器通过管路进入反应器,反应器出口通过管路进入换热器,换热器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混合器,该管路经平面六通阀至气相色谱仪;另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水冷器,分离器通过管路经干燥部分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出口再通过管路连回换热器,段间冷却器分别与压缩机的进、出口管道相连。
本发明混合器通过管路进入反应器,该管路上设有止逆阀,并且连有压力显示仪表、针型阀,反应器入口处设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温度显示仪表,反应器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管路进入换热器,另一路通过管路通向大气,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换热器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混合器,该管路连有针型阀,针型阀和针型阀并联后经平面六通阀至气相色谱仪;换热器另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水冷器,该管路上设有温度显示仪表,水冷器再经分离器通过管路通向大气,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同时分离器通过管路经干燥部分进入压缩机,该管路上设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干燥部分由串联的干燥器IA、干燥器IB与串联的干燥器IIA、干燥器IIB并联而成,干燥器IA、干燥器IB、干燥器IIA、干燥器IIB分别连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干燥器IA、干燥器IIA入口处分别设有入口阀和再生废气出口阀,干燥器IB、干燥器IIB出口处分别设有出口阀和再生氮气入口阀,干燥部分与压缩机进口相连的管路上设有压力显示仪表、止逆阀、截止阀;压缩机出口再通过管路连回换热器,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质量流量计,段间冷却器分别与压缩机的进、出口管道相连,段间冷却器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的管路上设有截止阀和止逆阀。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N2-H2混合气体取代NH3与MoO3反应,当反应温度为660℃左右,升温速度为0.6-1K/min时,空速增加,产物表面积增大。富氢的N2-H2混合气体(H2/N2=3-5/1),空速6,000-100,000h-1即可获得高表面积Mo2N。本发明可制得比表面积高达150m2/g的γ-Mo2N;(2)本发明反应气体经干燥处理循环使用,利用率100%,成本低;(3)采用本发明比用NH3操作简化,消除了操作危险和环境污染;(4)本发明采用N2-H2混合气体与添加混合填料,消除了用NH3分解吸热造成反应床热导不良带来的温度梯度问题。从而可以大批量制备Mo2N粉末。


图1氮化钼批量合成装置流程图。图中,1混合器;2换热器;3水冷器;4分离器;5反应器;6干燥器IA;7干燥器IB;8干燥器IIA;9干燥器IIB;10压缩机,11段间冷却器;12气相色谱仪;13平面六通阀。
图2本发明所用升温制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就γ-Mo2N的制备技术做详细说明。
鉴于制备高比表面积γ-Mo2N的研究经验,本发明采用程序升温渐进反应的途径,利用N2作为还原气体还原MoO3。通过控制升温速度和提高气体流量,来防止产物水份的积累;为了减少气体消耗在在系统中设计了气体循环装置,以减少制备成本。
批量氮化钼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
一、气体1氮气——高纯氮(浓度为99.999%),氮化原料,来自钢瓶,去混合器;2氢气——高纯氢(浓度为99.999%),氮化原料,来自钢瓶,去混合器;3混合气——由氮气、氢气、循环气混合而成,经换热去氮化反应器;4反应气——出氮化反应器的气体,经冷却去干燥器;5干燥气——经干燥除去水份后的气体(出干燥器的气体),去压缩机入口;6循环气——经压缩机增压后的气体(出压缩机的气体),冷却后去混合器;7再生氮气——高纯氮(浓度为99.999%),来自钢瓶,去干燥器;8再生废气——含干燥剂再生脱出的水分的氮气,直接排放;9反馈气体——由压缩机出口直接去压缩机入口的气体。
二、设备1混合器——混合氮气、氢气、循环气,不锈钢;2换热器——反应气与循环气换热,不锈钢,壳径108mm,内有盘旋波纹管;管程反应气;壳程循环气;3水冷器——冷却出换热器后的反应气,不锈钢,壳径108mm,内装盘旋波纹管;管程反应气;壳程冷却水;4分离器——用于分离冷凝水;5反应器——固定床,内装催化剂前驱体氧化钼,配有热电偶,L=1150mm,¢42mm×3mm,内有热电偶套管,加热电炉4KW;6干燥器IA——固定床吸附器,内装硅胶,L=750mm,¢42mm×3mm,电炉2KW;7干燥器IB——固定床吸附器,内装分子筛,L=550mm,¢42mm×3mm,电炉2KW;8干燥器IIA——固定床吸附器,内装硅胶,L=750mm,¢42mm×3mm,电炉2KW;9干燥器IIB——固定床吸附器,内装分子筛,L=550mm,¢42mm×3mm,电炉2KW;10压缩机——往复压缩机,排出压力不超过0.55MPa;11段间冷却器——用于冷却反馈气体;12气相色谱仪——GC9800TP型,FID,TCD检测器固定相TDX-02,d=3mm;
由于分离循环气、混合气组成,氦气;13平面六通阀——用于气体分析采样。
三、仪表、阀门及图例3.1 质量流量计及质量流量控制器;FIC-1控制显示氮气流量;FIC-2控制显示氢气流量;3.2 质量流量计;FI-1显示循环气流量;3.3 止逆阀;3.4 针型阀;SA——用于混合气分析;SB——用于循环气分析;3.5 截止阀;V1——用于排放冷凝水;V2——用于系统防空;V3——用于调整反馈气体流量;V4——用于调整压缩机入口流量;V5——用于调整压缩机出口流量;I-1、II-1为干燥器IA、IIA入口阀(吸附用);II-4、I-4为干燥器IB、IIB出口阀(吸附用);I-5、II-5为干燥器IB、IIB再生氮气入口阀(脱附用);I-2、II-2为干燥器IA、IIA再生废气出口阀(脱附用);TIC温度控制显示仪表;TIC-1SR53温度控制器,控制氮化反应器温度(固态继电器);TIC-2温度控制器(PID调节),控制干燥器IA(固态继电器);TIC-3温度控制器(PID调节),控制干燥器IB(固态继电器);TIC-4温度控制器(PID调节),控制干燥器IIA(固态继电器);TIC-5温度控制器(PID调节),控制干燥器IIB(固态继电器);TI温度显示仪表;TI-1显示氮化反应器床层温度;TI-2显示换热器出口反应气温度;TI-3显示水冷器出口反应气温度;
PI压力显示仪表;PI-1显示氮化反应器入口压力;PI-2显示干燥器出口压力;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备包括混合器1、换热器2、水冷器3、分离器4、反应器5、干燥器IA6、干燥器IB7、干燥器IIA8、干燥器IIB9、压缩机10、段间冷却器11、气相色谱仪12、平面六通阀13。N2、H2分别经质量流量计及质量流量控制器FIC-1、FIC-2通向混合器1,混合器1通过管路进入反应器5,该管路上设有止逆阀,并通过管路连有压力显示仪表PI-1、针型阀SA,反应器5入口处设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TIC-1、温度显示仪表TI-1,反应器5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管路进入换热器2,另一路通过管路通向大气,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V2;换热器2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混合器1,该管路连有针型阀SB,针型阀SA和针型阀SB并联后经平面六通阀13至气相色谱仪12;换热器2另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水冷器3,该管路上设有温度显示仪表TI-2,水冷器3再经分离器4通过管路通向大气,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V1,同时分离器4通过管路经干燥部分进入压缩机10,该管路上设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TI-3,干燥部分由串联的干燥器IA6、干燥器IB7与串联的干燥器IIA8、干燥器IIB9并联而成,干燥器IA6、干燥器IB7、干燥器IIA8、干燥器IIB9分别连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TIC-2、TIC-3、TIC-4、TIC-5,干燥器IA6、干燥器IIA8入口处分别设有入口阀I-1、II-1和再生废气出口阀I-2、II-2,干燥器IB7、干燥器IIB9出口处分别设有出口阀II-4、I-4和再生氮气入口阀I-5、II-5,干燥部分与压缩机10进口相连的管路上设有压力显示仪表PI-2、止逆阀、截止阀V4;压缩机10出口再通过管路连回换热器2,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V5、质量流量计FI-1,段间冷却器11分别与压缩机10的进、出口相连,段间冷却器11与压缩机10的出口相连的管路上设有截止阀3和止逆阀。
四、工艺流程如下来自钢瓶的氮气、氢气经质量流量控制器后进入混合器1与来自压缩机10的循环气(未反应氮气、氢气)混合,形成一定氢氮比(比例范围H2/N2=(3-5)/1)进入反应器5,由SR53温控仪控制温度,根据设定的升温程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氧化钼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钼。未反应的气体由氮化反应器出口排出,依次进入换热器2、水冷器3,经分离器4分离冷凝水后进入干燥器深度脱水,然后进入压缩机10增压后返回系统。
五、操作步骤如下(以干燥器IA、IB吸附使用,干燥器IIA、IIB再生为例)1)开色谱开启钢瓶总阀,调节分压阀至0.15-0.2MPa左右;接通气相色谱仪总电源,调节柱前压在0.15MPa;打开色谱工作站,接通B通路(工作站分两条通路,可以同时检测两路气体;因为我们只用一路,即B通路);2)升温设定并升温至柱箱130℃,检测室TCD140℃,进样器160℃;稳定温度(不少于0.5小时基线呈直线);打开桥流开关,调节至120-130mA;待用;3)开控制面板电源总开关(换热\水冷温度显示仪灯亮);开质量流量计FIC-1、FIC-2、FI-1;气密试验(可全系统,也可分段进行气密试验);关闭SA、SB、V1、V2、V3、I-1、II-4、I-2、II-2、I-5、II-5(右旋到底);全开V4、V5、II-1、I-4;开启N2气钢瓶,调节分压阀至0.25MPa;调节FIC-1,以20-28L/min的流量向系统通入氮气;保压试漏,系统压力达平衡后(系统充满气),FIC值会回落,不大于2L/min即可,否则利用捡漏液试漏,发现漏点,及时处理(拧紧);全开I-1,II-4,关闭II-1、I-4重复④⑤;关闭FIC-1(至示值为0);4)升温接通TIC-1(SR53),按升温程序设定温度,氮化反应器升温至床层达到设置的第一个温度点(TI-1显示符合第一阶段温升);做通气准备同期准备;5)通气根据氢氮比,调节FIC-1,以20L/min的流量向系统通入氮气,调节FIC-2以相应流量向系统内通入相应氢气(调节氢气钢瓶减压后压力与氮气同),直至FIC-1,FIC-2示值均回落至指定值(小于2L/min);PI-1,PI-2压力不再变化,并且与钢瓶减压后压力,压缩机进出口压力接近;6)开启压缩机,建立循环
7)分析气体组成混合气分析开启SA;取样(充分置换)(六通阀向左右);进样(六通阀向左右);关闭SA;循环气分析开启SB;取样(充分置换)(六通阀向左右);进样(六通阀向左右);关闭SB;8)调整组成通过微调压力调整进入系统的流量;9)启动压缩机FI-1流量正常后,在V3全开条件下①若增加流量,需提高钢瓶减压后压力(N2,H2同时调整)Pmax≤0.38MPa;②若减少流量,关小V4阀门即可;10)正常实验分析气体组成混合气\循环气组成,并以此为根据调整流量。
六、正常停车1)停压缩机;2)停电炉;3)关闭氢气总压阀,关闭氮气总压阀;4)开V5,系统泄压;七、关闭色谱1)关桥流;2)关加热电源;3)关检测器电源;4)待检测器温度低于70℃后关载气;八、干燥器切换如干燥器I系列由吸附转为再生,干燥器II系列由备用转为正常操作;全开II-1、I-4,关闭I-1,II-4;
接通干燥器IA,干燥器IB,设定干燥器IA为140℃;干燥器IB 350℃;开I-2,I-5;通再生氮气(由气体通过即可);配气系统N2-H2混合气体,Ar-O2(1%O2)配制,附带流量计,减压阀,调节阀,和取样分析。
实施例1本发明采用的程序升温制度如图2所示,最佳程序升温制度1.从室温到673K快速升温,升温速度为1-50K/min(本实施例25K/min);2.673-933K采用0.6-1K/min(本实施例0.6K/min)速度升温;3.933K恒温0.5-1hr(本实施例1hr);4.在反应器中冷却到室温;5.室温下切换N2-H2混合气体为体积比99%Ar-1%O2混合气体(即钝化处理)12~24hr,本实施例24hr。
本发明γ-Mo2N担载型催化剂制备如下按上述工艺分别将MoO3/TiO2、MoO3/NiO-TiO2、MoO3/Al2O3-TiO2或MoO3/Al2O3放入本发明的反应器中,进行N2-H2还原置换MoO3的反应,制备出Mo2N/TiO2、Mo2N/NiO-TiO2、Mo2N/Al2O3-TiO2或Mo2N/Al2O3担载型金属氮化物催化剂。N2-H2混合气体的体积比H2/N2=4/1,N2-H2混合气体空速6,000-100,000h-1(本实施例为50,000h-1),用X-射线衍射检测γ-Mo2N的存在,其比表面积达150m2/g。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1.从室温到673K快速升温,升温速度为1K/min;2.673-933K采用0.8K/min速度升温;3.933K恒温0.8hr;4.在反应器中冷却到室温;5.室温下切换N2-H2混合气体为体积比99%Ar-1%O2混合气体(即钝化处理)12hr。
本发明γ-Mo2N担载型催化剂制备如下按上述工艺分别将MoO3/TiO2、MoO3/NiO-TiO2、MoO3/Al2O3-TiO2或MoO3/Al2O3放入本发明的反应器中,进行N2-H2还原置换MoO3的反应,制备出Mo2N/TiO2、Mo2N/NiO-TiO2、Mo2N/Al2O3-TiO2或Mo2N/Al2O3担载型金属氮化物催化剂。N2-H2混合气体的体积比H2/N2=3/1,N2-N2混合气体空速6,000h-1,用X-射线衍射检测γ-Mo2N的存在,其比表面积达130m2/g。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1.从室温到673K快速升温,升温速度为50K/min;2.673-933K采用1K/min速度升温;3.933K恒温0.5hr;4.在反应器中冷却到室温;5.室温下切换N2-H2混合气体为体积比99%Ar-1%O2混合气体(即钝化处理)18hr。
本发明γ-Mo2N担载型催化剂制备如下按上述工艺分别将MoO3/TiO2、MoO3/NiO-TiO2、MoO3/Al2O3-TiO2或MoO3/Al2O3放入本发明的反应器中,进行N2-H2还原置换MoO3的反应,制备出Mo2N/TiO2、Mo2N/NiO-TiO2、Mo2N/Al2O3-TiO2或Mo2N/Al2O3担载型金属氮化物催化剂。N2-H2混合气体的体积比H2/N2=5/1,N2-H2混合气体空速10,000h-1,用X-射线衍射检测γ-Mo2N的存在,其比表面积达140m2/g。
本发明中MoO3/TiO2重量比为MoO3∶TiO2=1∶5;本发明中MoO3/NiO-TiO2重量比为MoO3∶NiO∶TiO2=1∶5∶1;本发明中MoO3/Al2O3-TiO2重量比为MoO3∶Al2O3∶TiO2=1∶5∶1;本发明中MoO3/Al2O3重量比为MoO3∶Al2O3=1∶5。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MoO3/TiO2、MoO3/NiO-TiO2、MoO3/Al2O3-TiO2或MoO3/Al2O3放入反应器中,进行N2-H2还原置换MoO3的反应,制备出Mo2N/TiO2、Mo2N/NiO-TiO2、Mo2N/Al2O3-TiO2或Mo2N/Al2O3担载型金属氮化物催化剂;N2-H2混合气体的体积比H2/N2=(3-5)/1,N2-H2混合气体空速6,000-100,000h-1,反应温度为933K±10K,保温时间0.5-1小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中温度控制过程如下1)从室温到673K快速升温,升温速度范围为1-50K/min;2)673-933K以0.6-1K/min速度升温;3)933K±10K恒温0.5-1hr;4)在反应器中冷却到室温。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室温下切换N2-H2混合气体为体积比99%Ar-1%O2混合气体12~24小时。
4.一种制备金属氮化物催化材料的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1)、换热器(2)、水冷器(3)、分离器(4)、反应器(5)、干燥部分、压缩机(10)、段间冷却器(11)、气相色谱仪(12)、平面六通阀(13);混合器(1)通过管路进入反应器(5),反应器(5)出口通过管路进入换热器(2),换热器(2)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混合器(1),该管路经平面六通阀(13)至气相色谱仪(12);另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水冷器(3),分离器(4)通过管路经干燥部分进入压缩机(10),压缩机(10)出口再通过管路连回换热器(2),段间冷却器(11)分别与压缩机(10)的进、出口管道相连。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器(1)通过管路进入反应器(5),该管路上设有止逆阀,并且连有压力显示仪表(PI-1)、针型阀(SA),反应器(5)入口处设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TIC-1)、温度显示仪表(TI-1),反应器(5)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管路进入换热器(2),另一路通过管路通向大气,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V2);换热器(2)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混合器(1),该管路连有针型阀(SB),针型阀(SA)和针型阀(SB)并联后经平面六通阀(13)至气相色谱仪(12);换热器(2)另一方面通过管路进入水冷器(3),该管路上设有温度显示仪表(TI-2),水冷器(3)再经分离器(4)通过管路通向大气,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V1),同时分离器(4)通过管路经干燥部分进入压缩机(10),该管路上设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TI-3),干燥部分由串联的干燥器IA(6)、干燥器IB(7)与串联的干燥器IIA(8)、干燥器IIB(9)并联而成,干燥器IA(6)、干燥器IB(7)、干燥器IIA(8)、干燥器IIB(9)分别连有温度控制显示仪表(TIC-2、TIC-3、TIC-4、TIC-5),干燥器IA(6)、干燥器IIA(8)入口处分别设有入口阀(I-1、II-1)和再生废气出口阀(I-2、II-2),干燥器IB(7)、干燥器IIB(9)出口处分别设有出口阀(II-4、I-4)和再生氮气入口阀(I-5、II-5),干燥部分与压缩机(10)进口相连的管路上设有压力显示仪表(PI-2)、止逆阀、截止阀(V4);压缩机(10)出口再通过管路连回换热器(2),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V5)、质量流量计(FI-1),段间冷却器(11)分别与压缩机(10)的进、出口管道相连,段间冷却器(11)与压缩机(10)的出口相连的管路上设有截止阀(3)和止逆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氮化物(γ-Mo
文档编号B01J37/00GK1887421SQ200510046779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9日
发明者吴杰, 李铁藩, 熊天英, 金花子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