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混改性壳聚糖微球的高灵敏度选择性炭化秸秆/硅藻土分子筛除锰吸附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24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混改性壳聚糖微球的高灵敏度选择性炭化秸秆/硅藻土分子筛除锰吸附剂。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已经或逐步将水库和湖泊作为城市供水的主要来源,因此水库和湖泊在水源地城市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水库和湖泊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它不仅作为饮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水源,湖泊水在对自然环境的调节上也有着十分显著作用,但在夏季随着水库分层事件的发生,伴随库底缺氧,孔隙水中锰向上覆湖水迁移,氧化还原边界层上移进入水库中,导致底泥中的锰向上覆水体大量释放,界面水中溶解态Mn2+浓度明显升高,导致取水中的锰浓度升高,饮用水源的锰污染日益严重,使自来水厂原水锰超标,不但增加了净水处理的难度,对供水管网系统也造成不良影响。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水除锰技术的研究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技术的进步,除锰方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化学氧化剂氧化、接触催化氧化、生物氧化以及锰氧化物负载滤料除锰等等技术阶段,其中负载滤料除锰技术是近年来一类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处理方法。《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吸附除去水中锰离子的研究》一文探索了以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作为滤料,达到了较为理想的除锰效果,但是其去除效果受体系pH值的影响较大,还会改变体系的pH值,大量使用将会导致饮用水pH不达标,且其吸附能力有效,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掺混改性壳聚糖微球的高灵敏度选择性炭化秸秆/硅藻土分子筛除锰吸附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掺混改性壳聚糖微球的高灵敏度选择性炭化秸秆/硅藻土分子筛除锰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秸秆10-15、硅藻土60-80、改性壳聚糖微球10-15、硫酸溶液适量、氢氧化钠50-60、硅酸钠1-2、氧化石墨烯2-3、去离子水适量。

所述的改性壳聚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质量分数为30-50%的硫酸锰溶液10-15、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5-8、1%的醋酸溶液适量、石蜡油适量、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适量、0.5mol/L的盐酸溶液适量、无水乙醇适量、0.5%的戊二醛溶液5-10、环氧氯丙烷2-3、去离子水适量,其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壳聚糖、硫酸锰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超声搅拌3-5h,使壳聚糖完全溶解,随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混合溶液滴加到石蜡油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混合40-50min,接着加入戊二醛溶液,混合反应2-3h后将混合物料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混合3-5h后静置分层后抽滤、洗涤,得到凝胶微球备用;

(2)将环氧氯丙烷投入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复合溶液中,其中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0.5,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8-10,并加热至50-60℃,随后加入步骤(1)制备的凝胶微球,超声振荡2-3h后过滤,产物投入盐酸溶液中浸泡处理40-50min,随后再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0-80min后取出水性至中性后完全干燥,即得所述的改性壳聚糖微球。

一种掺混改性壳聚糖微球的高灵敏度选择性炭化秸秆/硅藻土分子筛除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清洗干净后脱水干燥粉碎,处理后的物料在300-400℃条件下炭化处理,得炭化秸秆粉备用;

(2)将硅藻土在500-550℃条件下焙烧2-3h后取出冷却,随后投入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80-90℃条件下混合反应5-8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水洗、干燥,得纯化硅藻土粉备用;

(3)将炭化秸秆粉、纯化硅藻土粉与氢氧化钠混合,在550-600℃条件下焙烧1-1.5h,所得产物冷却至室温后与改性壳聚糖微球混合,投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2-3h后加入硅酸钠,继续超声分散30-40min后投入反应釜中,在60-80℃条件下反应80-100h,反应结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再经抽滤、水洗、干燥、成型后即得所述吸附剂。

本发明采用秸秆和硅藻土作为基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在其中加入了改性壳聚糖微球,这种改性壳聚糖微球以硫酸锰作为印迹分子,在环氧氯丙烷作用下交联合成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吸附剂,提高了吸附剂对水体中锰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本发明吸附剂较之传统的除锰材料效率更高,其独特的分子筛结构扩展了吸附面积,缩短了活性膜的成熟时间,不污染水体环境,可重复使用,尤其适合轻量锰超标的饮用水源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的吸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秸秆12、硅藻土70、改性壳聚糖微球12、硫酸溶液适量、氢氧化钠55、硅酸钠1.5、氧化石墨烯2、去离子水适量。

其中改性壳聚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质量分数为35%的硫酸锰溶液12、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6、1%的醋酸溶液适量、石蜡油适量、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适量、0.5mol/L的盐酸溶液适量、无水乙醇适量、0.5%的戊二醛溶液8、环氧氯丙烷2.5、去离子水适量,其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壳聚糖、硫酸锰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超声搅拌4h,使壳聚糖完全溶解,随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混合溶液滴加到石蜡油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混合45min,接着加入戊二醛溶液,混合反应2.5h后将混合物料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混合3.5h后静置分层后抽滤、洗涤,得到凝胶微球备用;

(2)将环氧氯丙烷投入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复合溶液中,其中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0.5,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8.5,并加热至50-60℃,随后加入步骤(1)制备的凝胶微球,超声振荡2.5h后过滤,产物投入盐酸溶液中浸泡处理45min,随后再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70min后取出水性至中性后完全干燥,即得所述的改性壳聚糖微球。

制备方法为:

(1)将秸秆清洗干净后脱水干燥粉碎,处理后的物料在400℃条件下炭化处理,得炭化秸秆粉备用;

(2)将硅藻土在550℃条件下焙烧2.5h后取出冷却,随后投入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80-90℃条件下混合反应6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水洗、干燥,得纯化硅藻土粉备用;

(3)将炭化秸秆粉、纯化硅藻土粉与氢氧化钠混合,在600℃条件下焙烧1h,所得产物冷却至室温后与改性壳聚糖微球混合,投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2.5h后加入硅酸钠,继续超声分散35min后投入反应釜中,在70-80℃条件下反应90h,反应结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再经抽滤、水洗、干燥、成型后即得所述吸附剂。

将该吸附剂以除锰池体积的0.5倍进行填充,选取合肥大房郢水库底层Mn2+浓度为0.8mg/L的河水进行测试,在1m3/h的流速下运行50天,出水中Mn2+的浓度为0.04mg/L,远低于国家标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