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剂真空负压吸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993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吸附剂真空负压吸填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吸附式干燥机,溶解式干燥机,PSA制氮机、制氧机等空分设备上大量广泛使用吸附剂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碳分子筛、活性炭等作为主要工艺介质,而吸附剂的装填,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人工装填+振动捣实或外部撞击等的方式,即装填时手工将吸附剂从充填口填入吸附塔,由于吸附剂是依靠自身重力落入吸附塔并自然堆积,为了获得更紧实的充填效果,须在装填一定数量后暂停加料,而后通过伸入振动棒振动捣实或外力撞击的方式使吸附剂充填更均匀更致密,然后再加料,再捣实……。受扩散截面积及封头开孔尺寸限制等条件的约束,吸附剂的充填口通常是DN120以下的小管径接口,因此装填时还须在充填口套上漏斗以便于倾倒并使吸附剂不致轻易撒落,而因为充填口位于吸附塔的顶部,人工充填时至少需有一人在高处往漏斗中倾倒吸附剂,并不时以细木棒通塞充填口以利于吸附剂下落的顺畅,另需一人辅助将吸附剂递送给高处的作业者,当充填口高度超过1米时,还需增加至少一人在半高处传递物料。由此可见,传统的人工作业装填方式,不仅费工费时费力,效率极其低下,高空作业更是存在较高的职业伤害风险。此外,除了逐年增长的新增设备需求外,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三十多年,上述设备的现存量即在用设备保守估计也在百万台以上,在这些设备的售后维保市场,定期更换吸附剂的工作量同样非常之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吸附剂填料、换料不方便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运用真空负压原理,吸附剂在塔底负压及运动惯性双重作用下快速紧密堆积,具有极高的堆积密度,同时有助于提升吸附剂的初始干燥度的吸附剂真空负压吸填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吸附剂真空负压吸填装置,包括吸附塔、料斗、负压鼓风机,料斗通过吸料软管与吸附塔上端的吸附剂填充口连接,负压鼓风机与吸附塔下端的空气入口连接。通过负压鼓风机造成吸附塔内负压,料斗内的吸附剂由吸料软管进入吸附塔内;通过吸附剂填充口可以稳定固定吸料软管。

负压鼓风机吸气后,料斗内的吸附剂通过吸料软管进入吸附塔内,并位于上气流扩散器与下气流扩散器之间,吸附剂通过在塔底负压及运动惯性双重作用下快速紧密堆积,具有极高的堆积密度,吸附的气流经过空气入口进入粉尘过滤器,而吸附剂的表面剥落物——粉尘(主要包括吸附剂生产、包装、运输、装填、捣实等过程中相互摩擦产生,无可避免)则可顺利通过不锈钢网孔被抽出吸附塔外,随后被拦截在位于鼓风机吸气口前的粉尘过滤器,因而不会像人工装填法一样把粉尘残留在吸附塔内,待设备运行时通过排气消音器扩散至大气而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利用鼓风机在吸附塔的内部产生高负压,而后经由充填口及其外接的吸料软管将吸附剂从外部料斗源源不断地吸入吸附塔直至充满。

作为优选,料斗包括出料口与进风口,吸料软管与出料口连接,进风口设置风量调节阀。通过风量调节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吸附剂填充速度。吸料软管为透明软管,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观察吸附剂填充情况。

作为优选,吸附塔与负压鼓风机之间还设置有粉尘过滤器,吸附塔与粉尘 过滤器之间通过吸气软管连接,粉尘过滤器与负压鼓风机上的鼓风机吸气口连接。通过粉尘过滤器避免了杂质进入负压鼓风机内。

作为优选,吸附塔内设置上气流扩散器、下气流扩散器,吸附剂填充口与上气流扩散器连接,下气流扩散器与卸料口连接。当吸附剂吸附完成后,通过卸料口放出;不需要另设接口,使得装置通用性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下气流扩散器包括上支承孔板与下支承孔板,上支承孔板与下支承孔板之间设置有不锈钢网。上支承孔板与下支承孔板之间设置有不锈钢网通过气流扩散器保证了空气于吸附塔内可以得到充分干燥。

作为优选,吸附塔上端还设置干燥空气出口。

作为优选,风量调节阀包括风量调节手柄。

作为优选,粉尘过滤器内设置滤芯。

对于吸附剂来说,真空脱附本身就是其再生过程中恢复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真空负压吸填法”显然有助于提升吸附剂的初始干燥度,有利于设备投入运行后,目标氮、氧浓度或预期露点值的迅速达成。

综上所述,“真空负压吸填法”具有如下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1、平地作业,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及职业伤害风险;2、单人操作,连续工作,精简用工并成倍提升工作效率;3、自压自紧,无需借助外力捣实即可获得最理想的充填密度;4、粉尘滤除,便于收集处理,没有扬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5、真空脱附,提升吸附剂初始干燥度并利于预期浓度或露点迅速达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运用真空负压原理,吸附剂在塔底负压及运动惯性双重作用下快速紧密堆积,具有极高的堆积密度,同时有助于提升吸附剂的初始干燥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吸附塔、2—料斗、3—风量调节阀、4—粉尘过滤器、5—负压鼓风机、6—吸料软管、7—吸气软管、8—吸附剂、11—吸附剂填充口、12—空气入口、13—下气流扩散器、15—上气流扩散器、14—潮湿空气入口、16—卸料口、31—调节手柄、51—鼓风机吸气口、52—鼓风机排气口、131—上支承孔板、132—不锈钢网、133—下支承孔板、41—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吸附剂真空负压吸填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吸附塔1、料斗2、负压鼓风机5,料斗2通过吸料软管6与吸附塔1上端的吸附剂填充口11连接,负压鼓风机5与吸附塔1下端的空气入口12连接。

料斗2包括出料口21与进风口22,吸料软管6与出料口21连接,进风口22设置风量调节阀3。通过风量调节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吸附剂填充速度。

吸附塔1与负压鼓风机5之间还设置有粉尘过滤器4,吸附塔1与粉尘过滤器4之间通过吸气软管7连接,粉尘过滤器4与负压鼓风机5上的鼓风机吸气口51连接。通过粉尘过滤器4避免了杂质进入负压鼓风机内。

吸附塔1内设置上气流扩散器15、下气流扩散器13,吸附剂填充口11与上气流扩散器15连接,下气流扩散器13与卸料口16连接。

下气流扩散器13包括上支承孔板131与下支承孔板133,上支承孔板131与下支承孔板133之间设置有不锈钢网132。上支承孔板与下支承孔板之间设置有不锈钢网通过气流扩散器保证了空气于吸附塔内可以得到充分干燥。

吸附塔1上端还设置干燥空气出口14。风量调节阀3包括风量调节手柄31。粉尘过滤器4内设置滤芯41。

对于吸附剂来说,真空脱附本身就是其再生过程中恢复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真空负压吸填法”显然有助于提升吸附剂的初始干燥度,有利于设备投入运行后,目标氮、氧浓度或预期露点值的迅速达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鼓风机启动后,吸附塔及其连接管路内的空气被迅速抽出而产生高真空负压,由于真空作用在料斗底部出料口21处生成巨大的吸力,吸附剂在负压吸力作用以及由风量调节阀3进入的高速气流裹挟下,沿着气流的方向被源源不断地吸入吸附塔内,进塔后的吸附剂因遭遇气流扩散器13的阻挡开始在上支撑孔板131上方堆积,直至充满整个吸附塔。吸填过程中产生的吸附剂剥落物粉尘,可顺利穿过气流扩散器的三层不锈钢网132被滤芯41拦截在粉尘过滤器4内,而携带吸附剂进入吸附塔的空气则经由鼓风机排气口52排入大气。吸附剂吸入量的多寡可通过调节料斗底部进风口22的进风量控制,且其流速流量可以很直观地从透明的吸料软管直接观察到。

综上所述,“真空负压吸填法”具有如下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1、平地作业,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及职业伤害风险;2、单人操作,连续工作,精简用工并成倍提升工作效率;3、自压自紧,无需借助外力捣实即可获得最理想的充填密度;4、粉尘滤除,便于收集处理,没有扬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5、真空脱附,提升吸附剂初始干燥度并利于预期浓度或露点迅速达成。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