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磨煤机原煤排渣的联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811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磨煤机原煤排渣的联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磨煤机原煤排渣的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磨煤机原煤排渣装置主要有两种结构方式:一种排渣装置是不设煤渣通道闸板,只设煤渣箱及煤渣密封门等,煤渣密封门靠进入煤渣箱的煤渣推力、密封门的重量及煤渣箱内外空气的压差来控制煤渣密封门的开与闭;另一种排渣装置虽设有煤渣通道闸板和煤渣密封门,但煤渣入口与煤渣箱出口不具有联锁性。

因此,上述两种结构方式的原煤排渣装置在排渣过程中,由于磨煤机外面的空气在原煤排渣时容易通过排渣箱进入磨煤机内部,造成磨煤机内部氧含量过高,容易引发煤粉自燃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这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磨煤机原煤排渣的联锁装置,避免在原煤排渣过程中因空气进入磨煤机内部导致氧含量过高造成煤粉发生自燃情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磨煤机原煤排渣的联锁装置,包括设置在磨煤机壳体内侧的煤渣通道和煤渣箱,煤渣通道上部设有煤渣入口,煤渣通道下部开设有与煤渣箱上部连通的煤渣过道口,煤渣过道口设有煤渣通道闸板,煤渣箱下部设有煤渣箱出口,磨煤机壳体外侧设有排渣装置主体;

所述排渣装置主体包括手轮驱动机构、螺杆、支撑架、钢丝绳轮块一、钢丝绳轮块二、钢丝绳、钢丝绳轮块三和煤渣密封门,支撑架固定在磨煤机壳体上,支撑架内部设有螺杆,螺杆一端与煤渣通道闸板相连,螺杆另一端与手轮驱动机构螺纹配合,通过手轮驱动机构可带动螺杆沿轴向往复运动;

支撑架下方设有钢丝绳轮块一,螺杆下方设有钢丝绳轮块二,钢丝绳轮块二穿过支撑架底部的限位长型孔,煤渣箱出口设置煤渣密封门,煤渣密封门上部设有钢丝绳轮块三,钢丝绳一端缠绕在钢丝绳轮块二上,钢丝绳另一端缠绕在钢丝绳轮块三上,钢丝绳中部绕过钢丝绳轮块一。

进一步的,所述手轮驱动机构包括螺杆保护套、手轮、螺母卡环、手轮卡环和螺母环,螺母环与螺杆螺纹配合,螺母环上设有手轮和螺母卡环,手轮与螺母环通过平键连接,手轮端部设有手轮卡环,螺杆保护套与手轮相连,螺母卡环与支撑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卡环和螺母环上沿径向开设有油嘴口。

进一步的,所述煤渣箱出口与煤渣密封门之间设置拉紧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煤渣密封门两端设置在煤渣箱出口内侧的卡槽内,煤渣密封门内侧与卡槽的接触面设有一圈石棉盘根,煤渣密封门外侧与卡槽的接触面设有滚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使煤渣入口与煤渣箱出口互为连锁,在原煤排渣过程中可避免因空气进入磨煤机内部导致氧含量过高造成煤粉发生自燃情形,提高了磨煤机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磨煤机操作人员对原煤排渣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渣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手轮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拉紧弹簧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煤渣箱出口与煤渣密封门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排渣装置主体,2-煤渣通道闸板,3-磨煤机壳体,4-煤渣过道口,5-煤渣通道,6-煤渣入口,7-煤渣箱,8-煤渣箱出口,9-螺杆保护套,10-螺杆,11-手轮,12-平键,13-油嘴口,14-螺母卡环,15-支撑架,16-螺栓固定组件,17-固定螺栓一,18-手轮卡环,19-螺母环,20-固定螺栓二,21-钢丝绳轮块一,22-钢丝绳轮块二,23-钢丝绳,24-限位长型孔,25-钢丝绳轮块三,26-拉紧弹簧,27-煤渣密封门,28-滚轮,29-石棉盘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磨煤机原煤排渣的联锁装置,包括设置在磨煤机壳体3内侧的煤渣通道5和煤渣箱7。煤渣通道5上部设有煤渣入口6,煤渣通道5下部开设有与煤渣箱7上部连通的煤渣过道口4,煤渣过道口4设有煤渣通道闸板2,煤渣箱7下部设有煤渣箱出口8,磨煤机壳体3外侧设有排渣装置主体1。

如图2和3所示,所述排渣装置主体1包括手轮驱动机构、螺杆10、支撑架15、钢丝绳轮块一21、钢丝绳轮块二22、钢丝绳23、钢丝绳轮块三25和煤渣密封门27。支撑架15由左右两段筒体组成,两段筒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组件16连接。支撑架15固定在磨煤机壳体3上,支撑架15内部设有螺杆10。螺杆10一端与煤渣通道闸板2相连,螺杆10另一端与手轮驱动机构螺纹配合,通过手轮驱动机构可带动螺杆10沿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手轮驱动机构包括螺杆保护套9、手轮11、螺母卡环14、手轮卡环18和螺母环19。螺母环19与螺杆10螺纹配合,螺母环19上设有手轮11和螺母卡环14,手轮 11与螺母环19通过平键12连接,手轮11端部设有手轮卡环18,手轮11通过手轮卡环18将其轴向固定,螺杆保护套9通过固定螺栓一17与手轮11相连,螺母卡环14通过固定螺栓二20与支撑架15相连,螺母环19可以相对螺母卡环14转动,并通过螺母卡环14轴向定位。旋转手轮11,在平键12、螺母卡环14和支撑架15等共同作用下,螺母环19将随手轮11一起转动,并通过螺纹副带动螺杆10左右移动。

所述螺母卡环14和螺母环19上沿径向开设有油嘴口13,通过向油嘴口13注入润滑油,可减少螺母环19与螺杆10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

支撑架15下方设有钢丝绳轮块一21,螺杆10下方设有钢丝绳轮块二22,钢丝绳轮块二22穿过支撑架15底部的限位长型孔24,煤渣箱出口8设置煤渣密封门27,煤渣密封门27上部设有钢丝绳轮块三25,钢丝绳23一端缠绕在钢丝绳轮块二22,钢丝绳23另一端缠绕在钢丝绳轮块三25,钢丝绳23中部绕过钢丝绳轮块一21。螺杆10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钢丝绳23带动煤渣密封门27上下运动,限位长型孔24通过限制焊接固定在螺杆10下方的钢丝绳轮块22的运动来限制螺杆10的运动距离。

磨煤机在运行工作时,原煤中的煤渣从煤渣入口6进入,依次通过煤渣通道5和煤渣过道口4后,最终进入煤渣箱7。

磨煤机原煤排渣时,煤渣通道闸板2由其位置A逐渐向其位置B作向右移动,同时,煤渣密封门27在钢丝绳23的拉力作用下,也由其位置C逐渐向其位置D作向上移动;在这过程中,为保证煤渣入口6和煤渣箱出口8互不相通,煤渣通道闸板2刚通过煤渣过道口4时,煤渣密封门27开始逐步打开,此时,煤渣箱7中的煤渣才开始逐渐向外排放。

磨煤机原煤排渣完毕时,煤渣通道闸板2由其位置B逐渐向其位置A作向左移动,同时,煤渣密封门27在其重力和拉紧弹簧26的拉紧力等共同作用下,也由其位置D逐渐向其位置C作向下移动。

如图4所示,所述煤渣箱出口8与煤渣密封门27之间设置拉紧弹簧26,渣密封门27在完全关闭时,拉紧弹簧26处于自然长度状态。

如图5所示,所述煤渣密封门27两端设置在煤渣箱出口8内侧的卡槽内,煤渣密封门27内侧与卡槽的接触面设有一圈石棉盘根29,使煤渣密封门27与卡槽之间密封严实,煤渣密封门27外侧与卡槽的接触面设有滚轮28,用于减少煤渣密封门27上下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