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品粉碎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013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用药用加工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品粉碎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药制造领域,很多时候都需要将块状的药品原料进行粉碎操作,目前很多小规模的生产都采用先破碎然后人工碾碎的方式进行粉化处理,但是这样操作效率比较低,并且难以批量生产。目前也有一些固体药品粉碎装置和研磨装置,但是由于药品原料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定的水分,在研磨过程中,虽然药品粉碎了,但是容易固结在一起,很难判断其研磨的粒度,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烘干操作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筛分,这就给一体化工艺流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一体化设备在研磨设备后设置了烘干设备,则容易对药品品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研磨之后直接对粉类药品进行筛分成为了臻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药品粉碎烘干装置。

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药品粉碎烘干装置,包括原料缓存腔、破碎腔、碾碎腔、筛分箱以及成品收集囊。

所述原料缓存腔上部设置有固态块状药品的原料入口,下部设置有多个漏斗形破碎腔入口从而与破碎腔相连。

所述破碎腔横向设置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横向贯穿于整个破碎腔,用于对进入到破碎腔中的固态块状药品进行破碎;所述破碎腔下部设置有碾碎腔入口,所述碾碎腔入口为弧形开口设置,从所述破碎腔竖直壳体边缘弧形向下延伸,延伸到中部形成开口,且该开口与碾碎腔中成对的对碾辊中心位置相对。

所述碾碎腔在所述碾碎腔入口正下方设置有成对的对碾辊,在对碾辊下方设置有筛分箱入口。

所述筛分箱在一侧设置有多个高压喷嘴,用于横向吹出气体,在与高压喷嘴相对的平面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为纵横网格状的板材,在所述格栅后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在所述第一滤网后部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都倾斜设置,所述筛分箱入口的开口处靠近喷嘴的一侧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一端与所述筛分箱入口的开口相铰接。

所述第一滤网上部和筛分箱顶端密封固接,下端与筛分箱下端密封固接,在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筛分箱侧部出风口,所述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向下延伸为管状物,所述管状物另一端与所述成品收集囊相连,所述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向上也延伸为管状物继而形成气体传送管,所述气体传送管另一端与所述原料缓存腔侧部开口相连,所述第二滤网密封设置于所述气体传送管入口处。

所述筛分箱下端为斜向设置,沿着与所述第一滤网密封固接的一端开始向下倾斜,与筛分箱下端的另外一侧延伸形成斜向的半成品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对碾辊为侧面紧密接触的两个圆柱体,所述对碾辊的接触面(圆柱体的侧面)为粗糙化处理后的硬质合金。

作为优选,在所述半成品出口的入口处设置有风力叶轮,所述风力叶轮的轴与外部设置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网朝向格栅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成品收集囊为内外两层柔性材料设置,且内外两层均为多孔结构设置,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设置为能够使得气体流出而不能使得内部成品粉末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直径为0.8~1.6mm,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00~500nm,所述格栅的网孔直径为5~8mm。

作为优选,所述成品收集囊为内外两层柔性材料设置,且内外两层均为多孔结构设置,所述外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200~500nm,所述内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0.6~0.8mm。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材料为薄层多孔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半成品出口与所述原料入口相连(非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筛分箱,通过高压喷嘴喷吹气体(虽然是高压喷嘴,但是喷吹气体的时候不见得必需是高压喷气,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合理调控喷气强度),将从对碾辊中出来的碾碎后的但是很多都粘连在一起的药品粉末吹向另一侧,运动过程中碰到格栅,将粘连在一起的药品粉末碎化,并且在有气体存在的环境中将粉化药品粉末中的残留水分蒸发掉,使得粉末完全粉化并不粘连,通过格栅的药品粉末接着被吹到第一滤网上,由于第一滤网通过孔径设置,使得粉化粒度不够的药品粉末(半成品)无法通过第一滤网而向下流动,随着气体流动的方向而流向半成品出口,然后再将粉碎没有达标的半成品重新粉碎。虽然有一些药品粉末在第一次接触第一滤网的时候会恰好无法通过第一滤网的,但是由于这部分药品粉末由于粒度较小,会在筛分箱中形成的涡流中上升而再次在气体的吹动下再次接触第一滤网(会如此反复多次),从而通过第一滤网,这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干燥其中水分的过程。通过第一滤网的细粒度药品粉末会随着气流撞击第二滤网,而第二滤网由于孔径非常小,仅仅允许气体通过,撞击第二滤网的药品粉末会向下通过管道流动到成品收集囊中。从而通过气体的喷吹,实现了药品粉末的干燥,同时实现了高速率的筛分,并且强化了半成品再次返工的速度。

2,由于筛分箱设置了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和半成品出口,使得筛分箱中的气体压力不会过大,而利用筛分箱侧部出风口通入到原料缓存腔的侧部,使得有一定流速的气体横向流到原料缓存腔的一侧,这些气流使得固体药品原料不会堆积在原料入口正下方,而会横向向另外一个方向移动,使得多个破碎腔入口都有原料进入,即使得破碎辊能够均匀对药品进行破碎。

3,通过设置格栅,可以对碾后的药品粉末进行撞击,增加了气体与粉化的药品粉末接触面积,提高了水分干燥的效率。

4,通过在半成品出口部分设置有风力叶轮来发电,将筛分箱中高速的气体能量转化为了叶轮转动的动能,进而转化为发电机的电能。如果在该处仅仅设置一个叶轮,那么还需要对叶轮进行负重,否则叶轮转动的极快,完全无法达到对气体流速进行控制的作用,而由于设置了发电的风力叶轮,由于将高速流动气体的能量转化给了叶轮,因此在半成品出口后部气体流动速度已经降下来了,完全不会将大量粉化药品粉末吹出来。

5,通过在筛分箱入口的开口处靠近喷嘴的一侧设置有铰接板,在无气体流动的时候铰接板自然下垂,为垂直状态,当高压喷嘴喷出气体的时候,铰接板会相气体流动的方向倾斜(如图1中下侧向左侧倾斜),这样就避免了粉末大量的吹回到碾碎腔中。由于在筛分箱中存在两个气体出口,因此在筛分箱中会形成至少两个涡流区域,而粒度较小的粉末会上浮,更加容易受到涡流影响,因此这样的涡流使得筛分箱中的粉末会多次撞击第一滤网并且也会撞击铰接板,从而进一步的减小了返回到碾碎腔中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药品粉碎烘干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原料入口,12-破碎腔入口,13-破碎辊,21-碾碎腔入口,22-对碾辊,23-铰接板,31-高压喷嘴,32-格栅,33-第一滤网,34-第二滤网,35-叶轮,36-半成品出口,41-气体传送管,42-气体传送管出口,5-成品收集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药品粉碎烘干装置,包括原料缓存腔、破碎腔、碾碎腔、筛分箱以及成品收集囊。

所述原料缓存腔上部设置有固态块状药品的原料入口,下部设置有3个漏斗形破碎腔入口从而与破碎腔相连。

所述破碎腔横向设置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横向贯穿于整个破碎腔,用于对进入到破碎腔中的固态块状药品进行破碎;所述破碎腔下部设置有碾碎腔入口,所述碾碎腔入口为弧形开口设置,从所述破碎腔竖直壳体边缘弧形向下延伸,延伸到中部形成开口,且该开口与碾碎腔中成对的对碾辊中心位置相对。

所述碾碎腔在所述碾碎腔入口正下方设置有成对的对碾辊,在对碾辊下方设置有筛分箱入口。

所述对碾辊为侧面紧密接触的两个圆柱体,所述对碾辊的接触面(圆柱体的侧面)为粗糙化处理后的硬质合金。

所述筛分箱在一侧设置有3个高压喷嘴,用于横向吹出气体,在与高压喷嘴相对的平面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为纵横网格状的板材,在所述格栅后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在所述第一滤网后部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都倾斜设置,所述筛分箱入口的开口处靠近喷嘴的一侧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一端与所述筛分箱入口的开口相铰接。

所述第一滤网上部和筛分箱顶端密封固接,下端与筛分箱下端密封固接,在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筛分箱侧部出风口,所述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向下延伸为管状物,所述管状物另一端与所述成品收集囊相连,所述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向上也延伸为管状物继而形成气体传送管,所述气体传送管另一端与所述原料缓存腔侧部开口相连,所述第二滤网密封设置于所述气体传送管入口处。

所述筛分箱下端为斜向设置,沿着与所述第一滤网密封固接的一端开始向下倾斜,与筛分箱下端的另外一侧延伸形成斜向的半成品出口。

在所述半成品出口的入口处设置有风力叶轮,所述风力叶轮的轴与外部设置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滤网朝向格栅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起。用于控制与第一滤网撞击的粉末再次通过气流的力量与第一滤网二次接触,增加过滤效率。

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1mm,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直径为223nm,所述格栅的网孔直径为6mm。

所述成品收集囊为内外两层柔性材料设置,且内外两层均为多孔结构设置,所述外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302nm,所述内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0.65mm。

所述柔性材料为薄层多孔橡胶。

所述半成品出口与所述原料入口相连(非密封连接)。这样可以抵消从侧向吹来气体而形成的直线气流,从而可以在原料缓存腔也形成涡流。

实施例2

一种药品粉碎烘干装置,包括原料缓存腔、破碎腔、碾碎腔、筛分箱以及成品收集囊。

所述原料缓存腔上部设置有固态块状药品的原料入口,下部设置有6个漏斗形破碎腔入口从而与破碎腔相连。

所述破碎腔横向设置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横向贯穿于整个破碎腔,用于对进入到破碎腔中的固态块状药品进行破碎;所述破碎腔下部设置有碾碎腔入口,所述碾碎腔入口为弧形开口设置,从所述破碎腔竖直壳体边缘弧形向下延伸,延伸到中部形成开口,且该开口与碾碎腔中成对的对碾辊中心位置相对。

所述碾碎腔在所述碾碎腔入口正下方设置有成对的对碾辊,在对碾辊下方设置有筛分箱入口。

所述筛分箱在一侧设置有5个高压喷嘴,用于横向吹出气体,在与高压喷嘴相对的平面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为纵横网格状的板材,在所述格栅后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在所述第一滤网后部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都倾斜设置,所述筛分箱入口的开口处靠近喷嘴的一侧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一端与所述筛分箱入口的开口相铰接。

所述第一滤网上部和筛分箱顶端密封固接,下端与筛分箱下端密封固接,在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筛分箱侧部出风口,所述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向下延伸为管状物,所述管状物另一端与所述成品收集囊相连,所述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向上也延伸为管状物继而形成气体传送管,所述气体传送管另一端与所述原料缓存腔侧部开口相连,所述第二滤网密封设置于所述气体传送管入口处。

所述筛分箱下端为斜向设置,沿着与所述第一滤网密封固接的一端开始向下倾斜,与筛分箱下端的另外一侧延伸形成斜向的半成品出口。

所述对碾辊为侧面紧密接触的两个圆柱体,所述对碾辊的接触面(即圆柱体的侧面)为粗糙化处理后的硬质合金。

在所述半成品出口的入口处设置有风力叶轮,所述风力叶轮的轴与外部设置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滤网朝向格栅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起。

所述成品收集囊为内外两层柔性材料设置,且内外两层均为多孔结构设置,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设置为能够使得气体流出而不能使得内部成品粉末流出。所述外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350nm,所述内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0.68mm。

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2mm,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直径为300nm,所述格栅的网孔直径为6.5mm。

所述柔性材料为薄层多孔橡胶。

所述半成品出口与所述原料入口相连(非密封连接)。

实施例3

一种药品粉碎烘干装置,包括原料缓存腔、破碎腔、碾碎腔、筛分箱以及成品收集囊。

所述原料缓存腔上部设置有固态块状药品的原料入口,下部设置有5个漏斗形破碎腔入口从而与破碎腔相连。

所述破碎腔横向设置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横向贯穿于整个破碎腔,用于对进入到破碎腔中的固态块状药品进行破碎;所述破碎腔下部设置有碾碎腔入口,所述碾碎腔入口为弧形开口设置,从所述破碎腔竖直壳体边缘弧形向下延伸,延伸到中部形成开口,且该开口与碾碎腔中成对的对碾辊中心位置相对。

所述碾碎腔在所述碾碎腔入口正下方设置有成对的对碾辊,在对碾辊下方设置有筛分箱入口。

所述筛分箱在一侧设置有8个高压喷嘴,用于横向吹出气体,在与高压喷嘴相对的平面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为纵横网格状的板材,在所述格栅后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在所述第一滤网后部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都倾斜设置,所述筛分箱入口的开口处靠近喷嘴的一侧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一端与所述筛分箱入口的开口相铰接。

所述第一滤网上部和筛分箱顶端密封固接,下端与筛分箱下端密封固接,在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筛分箱侧部出风口,所述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向下延伸为管状物,所述管状物另一端与所述成品收集囊相连,所述筛分箱侧部出风口向上也延伸为管状物继而形成气体传送管,所述气体传送管另一端与所述原料缓存腔侧部开口相连,所述第二滤网密封设置于所述气体传送管入口处。

所述筛分箱下端为斜向设置,沿着与所述第一滤网密封固接的一端开始向下倾斜,与筛分箱下端的另外一侧延伸形成斜向的半成品出口。

所述对碾辊为侧面紧密接触的两个圆柱体,所述对碾辊的接触面(即圆柱体的侧面)为粗糙化处理后的硬质合金。

在所述半成品出口的入口处设置有风力叶轮,所述风力叶轮的轴与外部设置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滤网朝向格栅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起。

所述成品收集囊为内外两层柔性材料设置,且内外两层均为多孔结构设置,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设置为能够使得气体流出而不能使得内部成品粉末流出。

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1mm,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直径为380nm,所述格栅的网孔直径为5.8mm。

所述成品收集囊为内外两层柔性材料设置,且内外两层均为多孔结构设置,所述外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360nm,所述内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0.69mm。

所述柔性材料为薄层多孔的橡胶和塑料复合层状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