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247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煤炭在能源在结构中的比例高达80%左右。因此,燃煤烟气中的so2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针对现状我国除了重视新能源开发,优化能源结构以外,同时也加大对于燃煤烟气排放的整治力度,对于燃煤烟气中的so2要求实现近零排放,已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危害。

而目前我国对于大气中排放的so2的治理主要以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实现。这一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燃煤烟气处理领域,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该工艺适用范围广,脱硫效率高,通过本领域技术及研发人员的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对so2的治理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然而,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并且,随着低温省煤器的应用、电厂负荷波动深度调峰和超低排放除雾器改造等技术大规模推广,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需要耗费水资源量也不断攀升,水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显然,这一现状是必须要提起高度重视的。

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十分宝贵,且水资源的分布存在严重的地域失衡。水资源的消耗也对一个地域内的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因此,为了满足大气治理,消耗过量的水资源,就不免顾此失彼,不符合我国加强环境生态保护的整体战略目标和政策方针。

通过目前我过绝大多数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构成,几乎关注的重点都在于提高脱硫效率或者降低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成本,但极少有技术人员将研发方向针对如何降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水资源消耗量。

常规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仅是将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滤液作为脱硫吸收塔的补充水源,也即将滤液回收至脱硫吸收塔制作喷淋液。这种做法对于降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整体水耗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收效甚微。除了被回收至脱硫吸收塔的滤液外,其他滤液往往只能用于煤场喷淋、干灰拌湿、炉渣冲洗或拌湿的方式。

因此,如何降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整体系统用水量,应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可忽视的技术攻关点,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针对这一点,提出完备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加有利于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全方位综合利用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滤液,从而对脱硫系统的水平衡进行调节,降低脱硫系统整体水耗。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应用于脱硫系统,所述脱硫系统具有一吸收塔及一工艺水箱;所述吸收塔具有一浆液循环系统;系统包括:

一滤液容器,用以盛装脱硫滤液;

连通所述滤液容器、浆液循环系统、工艺水箱的一滤液管组;

所述滤液管组包括:连通滤液容器底流的一第一回收支管;连通滤液容器顶流或中部的一第二回收支管;

所述第一回收支管及第二回收支管并行接入一增压管路;

连通增压管路及浆液循环系统的第二回用管路;连通增压管路及工艺水箱的一第一回用管路;

所述第二回用管路设置有一滤液过滤单元。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自动阀组,包括:

设置于第一回收支管的一第一阀;

设置于第二回收支管的一第二阀;

设置于第一回用管路,位于滤液过滤单元上游的一第三阀及位于滤液过滤单元下游的一第五阀;

设置于第二回收管路的一第四阀。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管路设有一增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滤液过滤单元包括一箱体及一过滤填充单元,所述过滤填充单元包括若干错落布置形成弯曲或折形间隙的曲板或折板。

进一步地,所述滤液过滤单元附设一冲洗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系统包括冲洗水管及冲洗水回收管路,所述冲洗水管路具有一变径增速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远程控制单元,设置于工艺水箱内的液位监测单元,附设于滤液过滤单元的一压力监测单元,所述液位监测单元及压力监测单元分别信号连接所述远程控制单元;所述远程控制单元同时信号连接并以信号控制所述增压泵及自动阀组。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控制单元为脱硫系统中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监测单元为压力变送器,所述液位监测单元为液位开关。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脱硫滤液的回收利用整体调整和布局。通过过滤降低脱硫滤液含固量满足工艺水使用需求,进而可作为例如除雾器冲洗水加入到脱硫系统中,回流整个脱硫系统的水循环,降低了除雾器冲洗水等工艺水耗量。此外,通过多种监测手段及控制手段,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已达到规律性维持脱硫系统水平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的流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中的滤液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脱硫滤液回收利用系统,应用于脱硫系统,脱硫系统具有吸收塔6及工艺水箱7;吸收塔6具有浆液循环系统,即主要由喷淋管路,浆液池构成的循环体系,一般浆液池中的沉淀需要定期排出,喷淋浆液也要不断的补充,但是如果脱硫工艺设计合理的话,需要的补充量要远远少于脱硫废水处理的滤液。

结合上述,回收利用系统包括:

滤液容器1,用以盛装脱硫滤液;

连通滤液容器1、浆液循环系统(可以视为连通吸收塔6的浆液池)、工艺水箱7的滤液管组2;

滤液管组2包括:连通滤液容器1底流的第一回收支管32;连通滤液容器1顶流或中部的第二回收支管31;一般脱硫滤液往往通过沉淀方式获得,取澄清处理的上层清液作为脱硫滤液,其含固量稍高,直接作为工艺水是不适宜的,而在滤液容器中容置过程中,也会形成一定的沉淀,此时,从顶流或中部取水,可以降低后续的过滤压力。而用于补充脱硫吸收塔的浆液则不受此限,可直接从底流取水,即使含固量稍高也无大碍,如此做到合理配置,物尽其用。

如图,第一回收支管21及第二回收支管22并行接入增压管路23;

系统还包括连通增压管路23及浆液循环系统的第二回用管路24;连通增压管路23及工艺水箱7的一第一回用管路25;

第一回用管路25设置有滤液过滤单元5。滤液过滤单元5用以过滤脱硫滤液,进一步降低含固量,更适于作为工艺水使用。

参考图3,滤液过滤单元包括箱体及过滤填充单元,其中,过滤填充单元包括若干错落布置形成弯曲或折形间隙的曲板或折板。滤液过滤单元还附设冲洗系统。

冲洗系统包括冲洗水管及冲洗水回收管路,所述冲洗水管路具有一变径增速段,通过减小管径提高冲洗水流速,从而更加彻底高效地对过滤填充单元进行冲洗。冲洗水回收管路则具有“喇叭口”,全方位收集冲洗水。

此外,参考图1中示意,系统还包括自动阀组,包括:

设置于第一回收支管21的第一阀32;

设置于第二回收支管22的第二阀32;

设置于第一回用管路25,位于滤液过滤单元5上游的第三阀33及位于滤液过滤单元5下游的第五阀35;

设置于第二回收管路24的第四阀34。

增压管路56设有作为管路增压单元4的增压泵。

结合图1及图2,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单元8,设置于工艺水箱内的液位监测单元71,附设于滤液过滤单元的一压力监测单元51,液位监测单元71及压力监测单元51分别信号连接远程控制单元8,远程控制单元8接收二者传递的信号,远程控制单元8同时信号连接并以信号控制管路增压单元8及自动阀组3,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远程控制单元8还可以同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过滤器冲洗单元9,即前述的冲洗系统。

具体而言,压力监测单元为压力变送器,液位监测单元为液位开关。可选用脱硫系统中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作为远程控制单元,dcs作为目前大型燃煤发电厂必备的控制系统,其功能及扩展性非常强大,通过dcs处理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阀组、增压泵,冲洗泵等措施均可参考现有dcs的使用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申请公开方案的基础上,自然能够确定如何通过dcs实现前述的控制过程,因此对于具体的信号连接方式及控制原理,在此不在赘述。

如上所述,通过dcs获取工艺水的水位信号,然后根据水位信号,控制相关阀门开闭,由此分别连通滤液容器顶流及工艺水箱,并控制增压泵,从而向工艺水箱补水。而补水前通过过滤系统降低含固量是不可少的措施,当压力监测系统发现滤液过滤单元的入口水压超过一预设的界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公知常识设定该界限),向dcs发送信号,dcs控制阀组和增压泵,暂时关闭流路,而开启冲洗系统,对滤液过滤单元进行冲洗。工艺水箱水量充足时,则可以考虑单独将滤液容器的底流连通脱硫吸收塔的浆液循环系统,也可以将滤液容器的顶流和底流同时连通脱硫吸收塔的浆液循环系统,从而补充循环浆液用水。

工程实例:

以一实际湿法脱硫工程为例,某600mw燃煤发电机组,配备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之前采用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滤液回收体系,需消耗大量的外部水源对工艺水进行补充。

改用前述实施例描述的滤液回收系统,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工艺水的补充,通过连续运行一个月,统计发现,其系统的整体水耗降低至原水耗的十分之一以下,大量节约水资源,扩大脱硫系统的水循环的环链结构,符合我国目前全方面加大环保力度的指导方针。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