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粉蜡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1024阅读:14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粒径均匀微小的微粉蜡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通常将超细粉体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法与化学法两大类。颗粒度为微米级的多用物理法即颗粒从大到小的粉碎过程;对纳米级的多用化学合成法即颗粒从小到大的生成过程。物理法派生出了粉碎法与构筑法两类,即用机械粉碎法、蒸发)凝缩法和熔融法等;化学法也派生出了沉淀法(溶液反应法)、水解法、喷雾法及气象反应法等。

目前,关于本专利,公知的技术构造是机械粉碎。采用机械粉碎时一般要用隔离剂,且能耗大、成本高、产品粒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粉蜡的生产装置,该微粉蜡的生产装置吸料泵连通回收料斗和料斗可以实现大颗粒的重复细化,使得颗粒均匀细小,节约原材料,避免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干粉喷雾造粒机、螺杆输送装置、料斗、雾化腔、高压喷雾嘴、伞形转盘、喷雾塔、干冰泵、二氧化碳罐体、旋风分离器、回收料斗、吸料泵、微粉料口、干燥箱、出料口。

干粉喷雾造粒机的入口处设有雾化腔,雾化腔的一端设有螺杆输送装置,螺杆输送装置的上端设有料斗,雾化腔的另一端设有高压喷雾嘴,雾化腔的底端设有伞形转盘,干粉喷雾造粒机的下端设有喷雾塔,喷雾塔的一侧连接通干冰泵,干冰泵的另一侧连通二氧化碳罐体;喷雾塔的底端连通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底端设有回收料斗,旋风分离器的右上端设有微粉料口,微粉料口与干燥箱连通,干燥箱的右下端设有出料口。

吸料泵连通回收料斗和料斗。

所述的干燥箱是通过低温冷冻干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吸料泵连通回收料斗和料斗可以实现大颗粒的重复细化,使得颗粒均匀细小,节约原材料,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微粉蜡的生产装置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中

1、干粉喷雾造粒机

2、螺杆输送装置

3、料斗

4、雾化腔

5、高压喷雾嘴

6、伞形转盘

7、喷雾塔

8、干冰泵

9、二氧化碳罐体

10、旋风分离器

11、回收料斗

12、吸料泵

13、微粉料口

14、干燥箱

1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干粉喷雾造粒机1、螺杆输送装置2、料斗3、雾化腔4、高压喷雾嘴5、伞形转盘6、喷雾塔7、干冰泵8、二氧化碳罐体9、旋风分离器10、回收料斗11、吸料泵12、微粉料口13、干燥箱14、出料口15。

干粉喷雾造粒机1的入口处设有雾化腔4,雾化腔4的一端设有螺杆输送装置2,螺杆输送装置2的上端设有料斗3,雾化腔4的另一端设有高压喷雾嘴12,雾化腔4的底端设有伞形转盘6,干粉喷雾造粒机1的下端设有喷雾塔7,喷雾塔7的一侧连接通干冰泵8,干冰泵8的另一侧连通二氧化碳罐体;喷雾塔7的底端连通有旋风分离器10,旋风分离器10底端设有回收料斗11,旋风分离器10的右上端设有微粉料口13,微粉料口13与干燥箱14连通,干燥箱14的右下端设有出料口15;吸料泵13连通回收料斗11和料斗4;所述的干燥箱14是通过低温冷冻干燥。

具体实施时,干粉喷雾造粒机1包括顶端的熔融喷雾设备和下方的喷雾塔7,物料通过料斗3进入螺杆输送装置2,熔融物料进入雾化腔4内,同时,压缩空气经高压喷雾嘴12进入雾化腔4内,熔融液通过雾化腔4高压输入喷雾塔7内喷出雾状液滴,然后同热空气并流下降,干冰泵将干冰喷入喷雾塔7内,使其快速冷冻沉淀,粉粒由喷雾塔底进入旋风分离器10,经过旋风分离器10进一步筛选,满足粒径要求的通过微粉料口13进入干燥箱14,大颗粒经回收料斗11,通过吸料泵12吸进料斗14内循环产生微粉蜡,直至满足粒径要求。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

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