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锰酸锂专用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3866发布日期:2018-08-14 18:1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锰酸锂专用混料机。



背景技术:

制造锰酸锂的原料混合工艺包括采用干法球磨,但一般的干法球磨设备本身带有死角,容易造成混料不均匀,无法达到所需要的混合效果;并且大多数混料机都采用竖向设置搅拌轴,经搅拌轴的旋转进行原料混合,该种结构也存在死角,因为罐体或筒体底部与搅拌轴存在间隙,导致罐体或筒体底部的原料存在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锰酸锂专用混料机,它采用轴向水平设置且筒体与搅拌轴均能旋转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混合不均匀的缺陷,原料混合充分且效果好,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锰酸锂专用混料机,它包括筒体、支座、第二驱动电机和搅拌装置,所述筒体为中空结构且两端的轴向中心同轴设有转轴,筒体轴向水平设于支座上且筒体两端的转轴分别与支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支座的外侧并与筒体一端的转轴连接;所述筒体的一侧筒壁上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相对侧的筒壁上设有出料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桨叶,所述桨叶分为数组并均匀环绕于筒体内的搅拌轴上。

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支座的外侧并与第二驱动电机相对设置。

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筒体一端的转轴伸入筒体内。

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筒体两端的转轴。

所述搅拌轴的外圆表面设有第一轴承用于连接筒体的转轴。

所述筒体两端的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二轴承用于连接支座。

所述筒体侧壁的进料口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采用筒体轴向水平设置且筒体与搅拌轴均能旋转的结构,虽然筒体侧壁与搅拌叶片之间存在间隙,但经筒体旋转能使原料跟随筒体旋转,从而消除了混合死角,能保障原料混合充分均匀,有利于保障后续工序质量;

(Ⅱ)本实用新型采用筒体与搅拌轴均能旋转的结构,原料既能跟随筒体旋转,又能经搅拌轴旋转搅拌,经双重旋转搅拌能实现高速混合,且混合均匀充分,从而节省了混合工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Ⅲ)本实用新型采用轴向水平设置且筒体与搅拌轴均能旋转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混合不均匀的缺陷,原料混合充分且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能节省混合工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锂电池加工配套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第一驱动电机,2-第二轴承,3-第一轴承,4-筒体,41-进料口,411-阀门,42-出料门,43-转轴,5-搅拌轴,51-桨叶,6-支座,7-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锰酸锂专用混料机,它包括筒体4、支座6、第二驱动电机7和搅拌装置,所述筒体4为中空结构且两端的轴向中心同轴设有转轴43,筒体4轴向水平设于支座6上且筒体4两端的转轴43分别与支座6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安装于支座6的外侧并与筒体4一端的转轴43连接;所述筒体4的一侧筒壁上设有进料口41,与进料口41相对侧的筒壁上设有出料门42;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5和桨叶51,所述桨叶51分为数组并均匀环绕于筒体4内的搅拌轴5上。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和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安装于支座6的外侧并与第二驱动电机7相对设置,所述搅拌轴5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5的另一端贯穿筒体4两端的转轴43,此时筒体4两端的转轴43均设有轴向内孔,搅拌轴5安装在筒体4两端转轴43的轴向内孔中;所述搅拌轴5的外圆表面设有第一轴承3用于连接筒体4的转轴43,即第一轴承3也安装在转轴43的内孔中,此时第一轴承3的内圈与搅拌轴5连接,所述第一轴承3优选采用滑动轴承,因滑动轴承的间隙小,可阻止原料进入轴承间隙中而影响搅拌轴5的正常运转;所述筒体4两端的转轴43上分别设有第二轴承2用于连接支座6,此时第二轴承2的内圈与转轴43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优选采用滚动轴承,因滚动轴承摩擦系数小,有利于筒体4的快速旋转。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4侧壁的进料口41上设有阀门411,当需进料时则打开阀门411,原料输送完后则关闭阀门411;所述筒壁上的出料门42一般与筒壁铰接,方便打开和关闭出料门42,同时出料门42的长度尺寸一般与筒体4侧壁的长度尺寸一致,有利于混合后的原料从筒体内排出彻底无残留。

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对筒体4一端的转轴43设有轴向内孔,而另一端为实心转轴,此时搅拌轴5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5的另一端穿过筒体4一端的转轴43伸入筒体内,即搅拌轴5穿过有轴向内孔的转轴43伸入筒体4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