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涂胶上料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3492发布日期:2019-08-17 02:1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涂胶上料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后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涂胶上料机械。



背景技术:

不干胶标签同传统的标签具有不用刷胶、不用浆糊、不用蘸水、无污染、节省贴标时间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方便快捷。不干胶是一种材料,也叫自粘标签材料,是以纸张、薄膜或其它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经印刷、模切、涂胶等加工后成为成品标签。

在对纸张面料进行涂胶时,需经过上料、涂胶与下料三个步骤,在上述步骤中,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在对纸张面料进行涂胶时,都需要通过上料装置先将纸张面料放置在涂胶辊筒上端上,再使用涂胶辊筒进行涂胶,涂胶完成后通过下料装置将纸张面料取出,由于纸张面料没有经过固定,因此在涂胶过程中,在胶黏剂的粘力作用下,纸张面料位置易发生偏移,影响涂胶效果;

(2)在涂胶过程中,为了提高涂胶效率,因此会采用多工位涂胶方式,即使用一个涂胶辊筒一次性对多张纸张面料进行涂胶,由于相邻纸张面料之间存在间隙,因此与间隙处相对应的涂胶辊筒上的胶黏剂无法涂覆在纸张面料上,容易出现涂胶装置将胶黏剂涂覆在纸张面料之外的区域的现象,造成了一定浪费,在涂胶完成后,还需要对胶黏剂进行清除,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此外,当与间隙处相对应的胶黏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后,胶黏剂会出现硬化、结块现象,当涂胶辊筒带动硬化的胶黏剂再次转动至胶水槽内后,硬化的胶黏剂会分散在胶水槽中,使得胶黏剂整体粘合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涂胶上料机械。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涂胶上料机械,包括底板、直线导轨、调整架与运料机构,所述直线导轨下端连接有调整架,且直线导轨与调整架均安装在底板上,直线导轨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运料机构,运料机构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调整架内壁相连接;其中:

所述调整架包括固定板与调整导轨,固定板数量为二,两块固定板前后对称安装在底板上,固定板上端安装有调整导轨,调整导轨内侧安装有调整槽,两个调整导轨前后两端之间通过横板相连接;通过调整导轨的导引作用,提高运料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调整导轨的特殊形状,使得运料机构上设置的运料块间距能够进行适当调整,以完成上料、涂胶及粘贴工作。

所述运料机构包括电动滑块、连接杆、调整支链、挤压气缸、辅助杆与运料支链,电动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电动滑块下端与连接杆上端相连接,连接杆下端安装有调整支链,调整支链侧壁与调整架内壁相紧贴,调整支链下端与挤压气缸底端相连接,挤压气缸顶端安装有运料支链,且挤压气缸前后两侧对称布置有辅助杆,辅助杆为上下可伸缩结构,辅助杆安装在调整支链与运料支链之间;通过挤压气缸带动运料支链向下运动,以对纸张面料进行吸取后,通过电动滑块带动整个运料机构在直线导轨上进行移动,带动运料支链依次完成上料、涂胶及粘贴工作,在粘贴工作完成后,运料机构能够返回上料位置,以便进行连续性工作,在移动过程中,根据调整导轨形状的变化,调整支链随之做出相应改变,达到对相邻运料块间距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在进行涂胶作业时,相邻运料块下端的纸张面料相互紧贴,达到减小涂胶胶水用量及避免胶水对运料机构其他部件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的目的。

所述调整支链包括固定块、调整块、调整杆、调整弹簧与滑动块,固定块安装在连接杆下端,固定块前后两侧对称布置有调整块,固定块与调整块之间通过调整杆相连接,调整杆为前后可伸缩结构,调整杆外侧套设有调整弹簧,调整块外侧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调整槽内;上料完成后,在电动滑块移动过程中,相对安装的两个调整导轨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在调整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调整杆长度减小,调整块与调整杆的间隔相应减小,最终使得相邻运料块下端的纸张面料相互紧贴,以便完成涂胶工作,涂胶工作完成后,相邻运料块下端的纸张面料逐渐增大,以便将纸张面料均匀地粘贴在底纸上。

所述运料支链包括安装架、导引架、运料块与锁紧架,挤压气缸与辅助杆下端均安装有安装架,相邻安装架之间通过导引架相连接,安装架下端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有运料块,运料块左右侧壁上对称安装有锁紧架;将运料块安装在安装架上后,通过锁紧架对运料块位置进行锁定,以提高后续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相邻安装架间距调整过程中,导引架起到移动的导引作用,能够避免移动位置发生偏移。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定位板、压紧弹簧与压紧板,安装板上左右对称开设有方槽,安装板下端前后对称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内侧布置有压紧板,压紧板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安装板下端,压紧板与定位板之间通过压紧弹簧相连接,压紧板内壁上设置有凸条,凸条与运料块侧壁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接;将运料块插入两压紧板之间后,通过压紧弹簧对压紧板进行压紧,防止运料块掉落。

优选的,所述导引架包括导引板与连接板,导引板数量为二,两块导引板前后对称安装在位于挤压气缸下端的安装板上,导引板侧壁上开设有导引槽,导引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板侧壁相连接,连接板安装在位于辅助杆下端的安装板上;在相邻安装架间距调整过程中,连接板在导引槽内进行前后直线运动,避免安装架位置偏移。

优选的,所述锁紧架包括转动架与锁紧块,安装板上开设的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架,转动架下端内侧安装有锁紧块,锁紧块内侧开设有锁紧槽,锁紧槽为圆弧型结构;运料块安装在安装架上后,通过转动转动架将锁紧块转动至适当位置,使得锁紧条紧贴在锁紧槽内,从而防止运料块与安装架发生相对移动。

优选的,所述运料块为空心结构,运料块上端为硬质塑料材质,运料块下端为橡胶材质,运料块上端设置有进气口,运料块下端均匀设置有吸孔,且运料块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锁紧条,锁紧条形状与锁紧槽形状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调整导轨左端侧壁为从左往右逐渐向内倾斜的斜面结构,调整导轨中部侧壁为从左往右逐渐向外倾斜的斜面结构,调整导轨右端侧壁为平直结构;使得运料机构从左往右移动时,相邻运料块下端的纸张面料的间隔能够呈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结构为球形,滑动块由橡胶材质构成,且调整槽横截面为ω型,能够防止滑动块在移动过程中从调整槽内滑落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左右对称开设有圆孔,圆孔位置与运料块上端设置的进气口位置一一对应,且圆孔内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下端安装在进气口上;将进气管上端连接现有真空设备后,运料块能够对纸张面料进行吸取与放下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涂胶上料机械,通过调整导轨的特殊形状,使得相邻纸张面料的间距能够在上料、涂胶与下料时做出适应性改变,无需使用气缸等设备对其间隔进行重复调节,简化了工作步骤,同时能够减小操作误差,在涂胶时,相邻纸张面料的间隔最小,达到减小涂胶胶水用量及避免胶水对运料机构其他部件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的目的。

2.本发明设置的调整架,通过调整导轨的导引作用,提高运料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调整导轨的特殊形状,使得运料机构上设置的运料块间距能够进行适当调整,以完成上料、涂胶及粘贴工作;

3.本发明设置的运料机构,根据调整导轨形状的变化,调整支链随之做出相应改变,达到对相邻运料块间距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在进行涂胶作业时,相邻运料块下端的纸张面料相互紧贴,达到减小涂胶胶水用量及避免胶水对运料机构其他部件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的目的,同时避免与间隙处相对应的胶黏剂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出现硬化、结块现象的情况发生,且能够在涂胶过程中,对纸张面料进行固定,防止涂胶过程中,面料位置发生改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直线导轨、调整架与运料机构之间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运料机构与调整导轨之间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s向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3的n向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涂胶上料机械,包括底板1、直线导轨2、调整架3与运料机构4,所述直线导轨2下端连接有调整架3,且直线导轨2与调整架3均安装在底板1上,直线导轨2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运料机构4,运料机构4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调整架3内壁相连接;其中:

所述调整架3包括固定板31与调整导轨32,固定板31数量为二,两块固定板31前后对称安装在底板1上,固定板31上端安装有调整导轨32,调整导轨32内侧安装有调整槽,两个调整导轨32前后两端之间通过横板相连接;通过调整导轨32的导引作用,提高运料机构4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调整导轨32的特殊形状,使得运料机构4上设置的运料块463间距能够进行适当调整,以完成上料、涂胶及粘贴工作。

所述运料机构4包括电动滑块41、连接杆42、调整支链43、挤压气缸44、辅助杆45与运料支链46,电动滑块4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直线导轨2上,电动滑块41下端与连接杆42上端相连接,连接杆42下端安装有调整支链43,调整支链43侧壁与调整架3内壁相紧贴,调整支链43下端与挤压气缸44底端相连接,挤压气缸44顶端安装有运料支链46,且挤压气缸44前后两侧对称布置有辅助杆45,辅助杆45为上下可伸缩结构,辅助杆45安装在调整支链43与运料支链46之间;通过挤压气缸44带动运料支链46向下运动,以对纸张面料进行吸取后,通过电动滑块41带动整个运料机构4在直线导轨2上进行移动,带动运料支链46依次完成上料、涂胶及粘贴工作,在粘贴工作完成后,运料机构4能够返回上料位置,以便进行连续性工作,在移动过程中,根据调整导轨32形状的变化,调整支链43随之做出相应改变,达到对相邻运料块463间距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在进行涂胶作业时,相邻运料块463下端的纸张面料相互紧贴,达到减小涂胶胶水用量及避免胶水对运料机构4其他部件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的目的。

所述调整支链43包括固定块431、调整块432、调整杆433、调整弹簧434与滑动块435,固定块431安装在连接杆42下端,固定块431前后两侧对称布置有调整块432,固定块431与调整块432之间通过调整杆433相连接,调整杆433为前后可伸缩结构,调整杆433外侧套设有调整弹簧434,调整块432外侧安装有滑动块435,滑动块435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调整槽内;上料完成后,在电动滑块41移动过程中,相对安装的两个调整导轨32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在调整弹簧434的弹力作用下,调整杆433长度减小,调整块432与调整杆433的间隔相应减小,最终使得相邻运料块463下端的纸张面料相互紧贴,以便完成涂胶工作,涂胶工作完成后,相邻运料块463下端的纸张面料逐渐增大,以便将纸张面料均匀地粘贴在底纸上。

所述运料支链46包括安装架461、导引架462、运料块463与锁紧架464,挤压气缸44与辅助杆45下端均安装有安装架461,相邻安装架461之间通过导引架462相连接,安装架461下端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有运料块463,运料块463左右侧壁上对称安装有锁紧架464;将运料块463安装在安装架461上后,通过锁紧架464对运料块463位置进行锁定,以提高后续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相邻安装架461间距调整过程中,导引架462起到移动的导引作用,能够避免移动位置发生偏移。

所述安装架461包括安装板461a、定位板461b、压紧弹簧461c与压紧板461d,安装板461a上左右对称开设有方槽,安装板461a下端前后对称安装有定位板461b,定位板461b内侧布置有压紧板461d,压紧板461d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安装板461a下端,压紧板461d与定位板461b之间通过压紧弹簧461c相连接,压紧板461d内壁上设置有凸条,凸条与运料块463侧壁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接;将运料块463插入两压紧板461d之间后,通过压紧弹簧461c对压紧板461d进行压紧,防止运料快463掉落。

所述导引架462包括导引板462a与连接板462b,导引板462a数量为二,两块导引板462a前后对称安装在位于挤压气缸44下端的安装板461a上,导引板462a侧壁上开设有导引槽,导引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板462b侧壁相连接,连接板462b安装在位于辅助杆45下端的安装板461a上;在相邻安装架461间距调整过程中,连接板462b在导引槽内进行前后直线运动,避免安装架461位置偏移。

所述锁紧架464包括转动架464a与锁紧块464b,安装板461a上开设的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架464a,转动架464a下端内侧安装有锁紧块464b,锁紧块464b内侧开设有锁紧槽,锁紧槽为圆弧型结构;运料块463安装在安装架461上后,通过转动转动架464a将锁紧块464b转动至适当位置,使得锁紧条紧贴在锁紧槽内,从而防止运料块463与安装架461发生相对移动。

所述运料块463为空心结构,运料块463上端为硬质塑料材质,运料块463下端为橡胶材质,运料块463上端设置有进气口,运料块463下端均匀设置有吸孔,且运料块463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锁紧条,锁紧条形状与锁紧槽形状相配合。

所述调整导轨32左端侧壁为从左往右逐渐向内倾斜的斜面结构,调整导轨32中部侧壁为从左往右逐渐向外倾斜的斜面结构,调整导轨32右端侧壁为平直结构;使得运料机构4从左往右移动时,相邻运料块463下端的纸张面料的间隔能够呈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的趋势。

所述滑动块435结构为球形,滑动块435由橡胶材质构成,且调整槽横截面为ω型,能够防止滑动块435在移动过程中从调整槽内滑落的情况发生。

所述安装板461a上左右对称开设有圆孔,圆孔位置与运料块463上端设置的进气口位置一一对应,且圆孔内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下端安装在进气口上;将进气管上端连接现有真空设备后,运料块463能够对纸张面料进行吸取与放下的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