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钙循环增浓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3340发布日期:2021-04-27 19:0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酸钙循环增浓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细碳酸钙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碳酸钙循环增浓罐。


背景技术:

2.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应用最成熟的行业是塑料工业主要应用于高档塑料制品。
3.碳酸钙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增浓、升温包裹等工序。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沉淀、去除上清液、导出浓浆料的工艺过程。
4.然而,在对碳酸钙溶液进行增浓时,往往需要将溶液静置较长时间使溶液中的固体颗粒下沉并导出上清液从而得到浓浆料,但是采用自然静置沉降的方式,不仅耗费的时间长而且获得的浓浆料的质量不够稳定。而且采用自然沉降方式进行增浓,其生产效率低,而且在去除上清液时无法精确的全部去除,从而导致浓浆料的质量不稳定。
5.所以,现有的采用自然沉降方式进行碳酸钙增浓存在耗时长、效率低和质量不稳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钙循环增浓罐。本实用新型具有耗时短、效率高和质量稳定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碳酸钙循环增浓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过滤板和贯穿过滤板的导流筒;所述罐体上方设有与导流筒相连的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罐体上部设有清液管;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位于导流筒外侧的斜管;所述罐体的外侧设有连通罐体的循环组件;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支架。
8.前述的碳酸钙循环增浓罐中,所述过滤板将罐体分为上腔室和位于上腔室下方的下腔室;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设于罐体外的循环泵,设于循环泵上方与上腔室底部连通的第一水管和设于循环泵下方与下腔室上部连通的第二水管。
9.前述的碳酸钙循环增浓罐中,所述导流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分流锥。
10.前述的碳酸钙循环增浓罐中,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一端贯穿罐体与清液管相连,所述溢流槽另一端设有溢流口。
11.前述的碳酸钙循环增浓罐中,所述溢流口处设有位于溢流槽上方的阻流块;所述溢流口的顶部设有梳料齿。
12.前述的碳酸钙循环增浓罐中,所述罐体下方设有加热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导流筒和过滤板相结合,使得碳酸钙浆料经导流筒流入罐体底部,浆料在罐体内上升的过程中自身沉降并被过滤板过滤,使得过滤板下方的浆料浓度高,过滤板上方的浆料浓度低,循环组件不停的将低浓度的浆料循环到过滤板下方进行多次循环过滤沉降,从而起到增浓浆料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自然沉降的
基础上增设了循环过滤,从而大大降低了增浓所需的时间,其耗时短,而且效率也远高于自然沉降。过滤板和循环组件的循环过滤增浓作用下,确保了底部的浆料浓度能达到所需的标准,所以质量稳定。
14.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耗时短、效率高和质量稳定的优点。
1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上腔室中加设斜管,增大了浆料的沉降面积从而提升了增浓效率。
16.罐体顶部加设溢流槽和梳料齿,碰撞清液的同时也进一步分离了固液,提升了增浓效率。
17.罐体底部加设加热器,提升罐体内浆料的温度,从而提升增浓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的标记为:1

罐体,11

上腔室,12

下腔室,2

导流筒,21

分流锥,3

斜管,31

过滤板,4

循环泵,41

第一水管,42

第二水管,5

溢流口,51

梳料齿,6

支架,7

进料管,71

清液管,72

出料管,8

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1.实施例。一种碳酸钙循环增浓罐,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有过滤板31和贯穿过滤板31的导流筒2;所述罐体1上方设有与导流筒2相连的进料管7,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72,所述罐体1上部设有清液管71;所述过滤板31上方设有位于导流筒2外侧的斜管3;所述罐体1的外侧设有连通罐体1的循环组件;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支架6。
22.所述过滤板31将罐体1分为上腔室11和位于上腔室11下方的下腔室12;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设于罐体1外的循环泵4,设于循环泵4上方与上腔室11底部连通的第一水管41和设于循环泵4下方与下腔室12上部连通的第二水管42。
23.所述导流筒2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导流筒2的底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分流锥21。
24.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一端贯穿罐体1与清液管71相连,所述溢流槽的另一端设有溢流口5。
25.所述溢流口5处设有位于溢流槽上方的阻流块;所述溢流口5的顶部设有梳料齿51。
26.所述罐体1下方设有加热器8。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待工作场所,支架6支撑罐体1。浆料通过进料管7进入罐体1内,浆料在顺着导流筒2流入并在分流锥21的作用下进入罐体1底部。浆料在上升过程中从下腔室12通过过滤板31进入上腔室11,进行过滤,从而使得上腔室11内的浆料浓度低于下腔室12。浆料进一步上升在斜管3的作用下进一步固液分离。循环泵4通过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将上腔室11底部的浆料输送到下腔室12进行循环沉降。加热器8对罐体1内浆料加热,加速增浓。
28.上清液经溢流口5流入溢流槽,梳料齿51进一步进行梳料分离,最终上清液通过清液管71排出。
29.底部的浓浆料通过出料管72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