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反应装置及其反应方法_4

文档序号:96979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密相段直径为1米,其高度占第一再生器高 度的85%,第二再生段直径和第一再生段的直径之比为0.7:1,其高度占第一再生器高度 的12%。再生温度为590°C,平均空塔气速为0.75米/秒。再生介质为空气,氧气含量为 21体积%。
[0102] 第二再生器密相段直径为2米,其高度占第二再生器高度的70 %,稀相段直径和 密相段直径之比为1. 7:1,其高度占第二再生器高度的28%。内置取热器的高度占再生器 高度的80%。再生温度为740°C,平均空塔气速为0.9米/秒。再生介质为空气,氧气含量 为21体积%。再生后的催化剂上的炭,以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计,含量为0. 08重量%。 [0103] 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温度为460°C,以表压计反应压力为0. 2兆帕,重量空速为 〇.5(克/小时)/克催化剂,催化剂循环量和原料进料量的质量比为30 : 1,反应器内反 应区的催化剂密度为150千克/米3,平均空塔气速0. 1米/秒。以甲醇为原料,水含量为 〇. 〇1重量%。
[0104] 汽提介质为水蒸汽和队的混合物,体积比为8 : 2。提升介质为水蒸汽和~2的混 合物,体积比为5 : 5。脱气介质为N2。
[0105] 采用 Zn-Mg-P-ZSM-5 催化剂。
[0106] Zn-Mg-P-ZSM-5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将ZSM-5分子筛、载体和粘结剂机械混合,加 入适量水、Η3Ρ0 4,控制PH值不小于3,浆液搅拌均匀后于500°C下喷雾成型,制成60~300 目的P-ZSM-5催化剂中间体。Η 3Ρ04溶液的浓度为4重量%,溶液和分子筛的重量比为2:1。 ZSM-5分子筛和基质的质量比为3:7 ;ZSM-5分子筛的硅铝分子比为32 ;基质为高岭土和三 氧化二铝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7: 3。将Mg离子质量百分含量为2%、Zn离子质量百分 含量为3%的溶液,以溶液和P-ZSM-5催化剂重量比为1:1进行浸渍,在120°C下干燥5小 时,再放入马弗炉于550°C下焙烧6小时,制备成Zn元素含量为2. 86重量%,Mg元素含量 为1. 9重量%,P元素含量为2. 35重量%的Zn-Mg-P-ZSM-5催化剂。表1
[01071
【主权项】
1. 一种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床反应装置,包括反 应器(1)、第一再生器(2)、第二再生器(3)、汽提器(4)的装置;原料(13)从反应器⑴下 部进入反应器(1)和催化剂接触反应,反应后的积炭催化剂下行经汽提立管(7)提升至汽 提器(4)汽提;汽提后催化剂进入第一再生器(2)和/或第二再生器(3);经第一再生器 (2)再生得到的半再生催化剂进入第二再生器(3)继续再生;经第二再生器(3)再生得到 的再生催化剂进入脱气罐(5)脱气后返回反应器(1); 第一再生器(2)自下而上为密相段(26)、过渡段(27)、稀相段(28);再生温度为500~ 6〇〇°C,再生介质(18)中氧气的含量为2~21体积% ; 第二再生器(3)自下而上为密相段(29)、过渡段(30)、稀相段(31);再生温度为580~ 750°C,再生介质(20)中氧气的含量为21~30体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 床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1)生成的积炭催化剂下行进入和反应器(1)底部相连的 汽提斜管(6),再经汽提立管(7)提升至汽提器(4);汽提后催化剂部分经第一再生器待生 斜管(8)进入第一再生器(2)密相段(26),部分经第二再生器待生斜管(9)进入第二再生 器(3)密相段(29),或者只经湍动床待生斜管(9)进入第二再生器(3)密相段(28);经第 一再生器(2)再生得到的半再生催化剂经半再生剂输送管(10)进入第二再生器(3)密相 段(29)继续再生;经第二再生器(3)再生得到的再生催化剂经脱气罐斜管(11)进入脱气 罐(5)脱气;脱气后再生催化剂经再生斜管(12)返回反应器(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 床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再生器(2)密相段(26)的高度占第一再生器总高度的70~ 90% ;稀相段(28)直径和密相段(26)直径之比为1. 1~2:1,其高度占第一再生器总高度 的9~27% ;过渡段(27)高度占第一再生器总高度的1~3%。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 床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再生器(3)密相段(29)的高度占第二再生器总高度的50~ 85% ;稀相段(31)直径和密相段(29)直径之比为1. 1~2:1,其高度占第二再生器总高度 的14~47% ;过渡段(30)高度占第二再生器总高度的1~3% ;第二再生器(3)内部和/ 或外部设置取热器,取热器高度占第二再生器高度的30%~8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床 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再生器(2)顶部设有一组气固旋风分离器(24),为1~3级;第 二再生器(3)顶部设有一组气固旋风分离器(25),为1~3级。6. -种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床反应方法,采用权 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 原料(13)从反应器(1)下部进入反应器(1)和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反应产物(14) 和积炭催化剂,反应产物(14)进入后续分离装置; b) 积炭催化剂下行进入和反应器(1)底部相连的汽提斜管(6),再进入汽提立管(7), 经提升介质(15)提升至汽提器(4),和汽提介质(16)接触汽提,得到的汽提产物(17)和汽 提后的积炭催化剂,汽提产物(17)进入后续分离装置; c) 汽提后的积炭催化剂部分经第一再生器待生斜管(8)进入第一再生器(2)密相段 (26),部分经第二再生器待生斜管(9)进入第二再生器(3)密相段(29),或者只经第二再生 器待生斜管(9)进入第二再生器(3)密相段(29); d) 汽提后的积炭催化剂在第一再生器(2)中和再生介质(18)接触烧氢、烧碳得到半再 生催化剂和烟气(19),烟气(19)经气固旋风分离器(24)分离半再生催化剂后进入后续烟 气能量回收装置,半再生催化剂经半再生剂输送管(10)进入第二再生器(3)密相段(29); e) 半再生催化剂和/或汽提后的积炭催化剂在第二再生器(3)中和再生介质(20)接 触烧炭得到再生催化剂和烟气(21),烟气(21)经气固旋风分离器(25)分离再生催化剂后 进入后续烟气能量回收装置或作为第一再生器(2)的再生介质; f) 再生催化剂经脱气罐斜管(11)进入脱气罐(5)和脱气介质(22)接触,进一步脱除 烟气(23),烟气(23)进入后续烟气能量回收装置或作为第一再生器(2)的再生介质,脱气 后的再生催化剂下行经再生斜管(12)返回反应器(1)。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 床应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再生器(2)的再生温度为500~600 °C,平均空塔气速为0. 1~ 0.8米/秒,再生介质(18)中氧气的含量为2~21体积%,可为空气或者第二再生器(3) 得到的烟气(21)和/或脱气罐(5)得到的烟气(23)的混合物或者空气和第二再生器(3) 得到的烟气(21)和/或脱气罐(5)得到的烟气(23)的混合物;第二再生器(3)的再生温度 为580~750°C,平均空塔气速为0. 5~1. 2米/秒,再生介质(20)中氧气的含量为21~ 30体积%,可为空气或空气和02的混合物;第二再生器(3)再生得到的再生催化剂上的 炭,以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计,含量低于〇. 1重量%。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 床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1)的反应温度为400~550°C,原料(13)的重量空速为 〇. 1~10 (克/小时)/克催化剂,以表压计反应压力为〇~〇. 5兆帕,催化剂循环量和原 料(13)进料量的质量比为3~40 : 1,催化剂密度为50~200千克/米3,平均空塔气速 0· 01~1米/秒。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床 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ZSM-5、ZSM-23、ZSM-11、β分子筛、Y分子筛或 相互间形成的复合分子筛;载体为高岭土、氧化铝、二氧化硅;活性组分和载体的质量比为 (10~50) : (50~90);催化剂负载有Zn、Ag、P、Ga、Cu、Mn、Mg中一种或多种元素或氧化 物,以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计,其含量为0. 01~15重量%。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 床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13)为甲醇或二甲醚或两者的混合物,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0.01~30重量% ;汽提介质(16)为水蒸汽或N2或水蒸汽和心的混合物,提升介质(15) 为水蒸汽或N2或水蒸汽和N2的混合物;脱气介质(22)为水蒸汽或N2或水蒸汽和N2的混 合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和/或二甲醚催化转化制乙烯、丙烯和芳烃的双再生器流化床反应装置及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乙烯、丙烯和芳烃收率低、催化剂水热失活严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包括反应器、第一再生器、第二再生器、汽提器、脱气罐的装置,原料从反应器下部进入反应器和催化剂接触反应,反应后的积炭催化剂经汽提器汽提进入第一再生器和/或第二再生器,经第一再生器再生的部分催化剂进入第二再生器继续再生,再生完全的催化剂经脱气罐脱气后返回反应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烯、丙烯和芳烃工业生产中。
【IPC分类】B01J29/44, B01J8/26, B01J29/70, C07C1/20, C07C15/02, C07C11/04, B01J29/48, C07C11/06, B01J29/46, B01J29/90, B01J29/80
【公开号】CN105457568
【申请号】CN201410454255
【发明人】顾松园, 李晓红, 齐国祯, 王洪涛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4年9月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