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方解石的磷矿石反浮选捕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5065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矿石反浮选捕收剂,尤其是涉及从磷矿石中去除方解石的捕收剂。属于表面活性剂领域。



背景技术:

磷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主要应用于制备磷酸盐和磷肥。磷酸盐及磷肥的生产对磷矿石原料的要求是P2O5含量在30%以上,MgO含量在2%以下。自然界中,能够达到如此指标的磷矿石有限,大多中低品位磷矿石需要进行选矿,以期达到优质磷矿石的要求。泡沫浮选是目前磷化工行业应用得最多的一种选矿方式,其中又以反浮选除白云石的工艺最为普遍。该工艺仅适用于白云石含量较高的磷块岩。自然界中存在白云石含量较低、方解石含量较高的沉积型磷块岩。对于该类矿石,最有效的选矿方式是通过反浮选去除方解石,使最终精矿中P2O5含量提升至30%以上。除方解石的捕收剂在该浮选工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开发一种除方解石的磷矿石反浮选捕收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方解石的磷矿石反浮选捕收剂,对于白云石含量较低而方解石含量较高的磷块岩,通过反浮选工艺,应用本发明的捕收剂,去除方解石,可将精矿中的P2O5含量提升至30%以上,具有优良选择性,精矿回收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除方解石的磷矿石反浮选捕收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将80~90%的皂剂和10~20%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通过复配的方式,得到最终产品。

上述中的皂剂由15%棉籽油皂、15%豆油皂,10%松香皂、25%米糠油皂、35%棕榈油皂复配而成。

上述中的皂剂为钠皂。

上述1中的复合表面活性剂由25%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25%棕榈酸甲酯磺酸钠、50%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复配而成。

本发明适用于沉积型磷块岩反浮选除方解石的泡沫浮选工艺,具有选择性优,精矿回收率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所用原料均从市场直接购买得到。

实施例1取12g棉籽油、12g豆油、8g松香、20g米糠油、28g棕榈油加入500ml烧瓶中,开启加热和搅拌,使烧瓶中原料油充分溶解,待烧瓶中原料油温度升至70℃时,缓慢加入40g质量浓度为30%的NaOH水溶液;控制烧瓶中料浆温度为90~100℃;反应1小时,加入5g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5g棕榈酸甲酯磺酸钠、10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至烧瓶中;继续搅拌15分钟,得到磷矿石反浮选除方解石捕收剂。

利用本实施例1制得的磷矿石反浮选除方解石捕收剂对P2O5含量为21.90%,MgO含量为0.51%,CaO含量为51.80%的磷块岩按每吨原矿加入1.0kg进行反浮选除方解石,得到P2O5含量为32.48%,MgO含量为0.31%,CaO含量为52.30%的精矿,回收率89.11%。

实施例2取12.75g棉籽油、12.75g豆油、8.5g松香、21.25g米糠油、29.75g棕榈油加入500ml烧瓶中,开启加热和搅拌,使烧瓶中原料油充分溶解;待烧瓶中原料油温度升至70℃时,缓慢加入42g质量浓度为30%的NaOH水溶液;控制烧瓶中料浆温度为90~100℃;反应1小时,加入3.75g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75g棕榈酸甲酯磺酸钠、7.5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至烧瓶中。继续搅拌15分钟,得到磷矿石反浮选除方解石捕收剂。

利用实施例2制得的磷矿石反浮选除方解石捕收剂对P2O5含量为21.90%,MgO含量为0.51%,CaO含量为51.80%的磷块岩按每吨原矿加入1.0kg进行反浮选除方解石,得到P2O5含量为31.78%,MgO含量为0.33%,CaO含量为51.98%的精矿,回收率90.23%。

实施例3取13.5g棉籽油、13.5g豆油、9g松香、22.5g米糠油、31.5g棕榈油加入500ml烧瓶中,开启加热和搅拌,使烧瓶中原料油充分溶解,待烧瓶中原料油温度升至70℃时,缓慢加入44g质量浓度为30%的NaOH水溶液;控制烧瓶中料浆温度为90~100℃,反应1小时,加入2.5g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2.5g棕榈酸甲酯磺酸钠、5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至烧瓶中;继续搅拌15分钟,得到磷矿石反浮选除方解石捕收剂。

利用实施例3制得的磷矿石反浮选除方解石捕收剂对P2O5含量为21.90%,MgO含量为0.51%,CaO含量为51.80%的磷块岩按每吨原矿加入1.0kg进行反浮选除方解石,得到P2O5含量为31.45%,MgO含量为0.37%,CaO含量为51.96%的精矿,回收率90.3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