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1145阅读:1746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步骤包括:堆场、切断、干燥、细粉、制粒成型和装袋入库。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利用了大量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不仅大大的减少了焚烧秸秆等活动对空气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更加的环保。
【专利说明】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例如秸杆、稻草、稻壳等等,这些材料常常被随意的丢弃,或者直接在田间进行焚烧,但是这样不仅会对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而且也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000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生物质能源的诞生,人们迫切的需要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再利用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具有可靠性高、绿色环保、工艺简单等优点,同时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步骤包括:
堆场:将原材料铺在干燥、防风、防雷的场地上进行暴晒,所述原料包括秸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和棉籽壳中的一种或多种;
切断:将原料切成O. 5cm-lcm的小段或者粉碎成小块或粉末的二次原料;
干燥:将二次原料放入太阳能干燥棚中,对二次原料进行干燥,使得二次原料中含水量为 10%-20% ;
细粉:对干燥后的二次原料再次进行粉碎,使得粉碎后的三次原料的粒径小于5_ ;
制粒成型:利用制粒成型机将三次原料压缩成直径在8mm-10mm范围内、密度在O. 8t/m3-l. 2t/m3范围内的颗粒;收集未被制成颗粒的三次原料重新输送到制粒成型机进行再造粒;对颗粒进行筛选,将碎料筛选出来,并将碎料重新输送到制粒成型机进行再造粒;
装袋入库:对颗粒进行计量和入带包装,送入成品库。
[000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稻杆40-50份、稻草20-30份、稻壳10-15份、花生壳30-40份、玉米芯20-30份、油茶壳15-25份和棉籽壳10-20 份。
[000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稻杆60-80份、稻草40-60份、稻壳30-40份。
[000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花生壳50-60份、玉米芯40-50份、油茶壳30-45份和棉籽壳30-40份。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大量的秸杆等农业废弃物,不仅大大的减少了焚烧秸杆等活动对空气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更加的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步骤包括:
堆场:将原材料铺在干燥、防风、防雷的场地上进行暴晒,所述原料包括秸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和棉籽壳中的一种或多种;
切断:将原料切成0.5cm-lcm的小段或者粉碎成小块或粉末的二次原料;
干燥:将二次原料放入太阳能干燥棚中,对二次原料进行干燥,使得二次原料中含水量为 10%-20% ;
细粉:对干燥后的二次原料再次进行粉碎,使得粉碎后的三次原料的粒径小于5_ ;
制粒成型:利用制粒成型机将三次原料压缩成直径在8mm-10mm范围内、密度在0.8t/m3-l.2t/m3范围内的颗粒;收集未被制成颗粒的三次原料重新输送到制粒成型机进行再造粒;对颗粒进行筛选,将碎料筛选出来,并将碎料重新输送到制粒成型机进行再造粒;
装袋入库:对颗粒进行计量和入带包装,送入成品库。
[0012]所述颗粒由农作物秸杆、花生壳等分散生物质原料经专业设备加工而成,具有运输存储方便、挥发分高、固定碳、S含量低、二氧化碳零排放、二氧化硫低排放和可再生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农村炊事采暖、城镇居民取暖、洗浴和城镇区域供暖,是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
[0013]所述原料中的成分不仅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0014]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稻杆40-50份、稻草20-30份、稻壳10_15份、花生壳30-40份、玉米芯20-30份、油茶壳15-25份和棉籽壳10-20份。
[0015]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稻杆60-80份、稻草40-60份、稻壳30_40份。
[0016]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花生壳50-60份、玉米芯40-50份、油茶壳30_45份和棉籽壳30-40份。
[0017]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秸杆50-60份、花生壳40-50份、玉米芯30_40份、油茶壳25-35份和棉籽壳20-30份。
[0018]本发明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大量的秸杆等农业废弃物,不仅大大的减少了焚烧秸杆等活动对空气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更加的环保。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堆场:将原材料铺在干燥、防风、防雷的场地上进行暴晒,所述原料包括秸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和棉籽壳中的一种或多种; 切断:将原料切成0.5cm-lcm的小段或者粉碎成小块或粉末的二次原料; 干燥:将二次原料放入太阳能干燥棚中,对二次原料进行干燥,使得二次原料中含水量为 10%-20% ; 细粉:对干燥后的二次原料再次进行粉碎,使得粉碎后的三次原料的粒径小于5_ ; 制粒成型:利用制粒成型机将三次原料压缩成直径在8mm-10mm范围内、密度在0.8t/m3-l.2t/m3范围内的颗粒;收集未被制成颗粒的三次原料重新输送到制粒成型机进行再造粒;对颗粒进行筛选,将碎料筛选出来,并将碎料重新输送到制粒成型机进行再造粒; 装袋入库:对颗粒进行计量和入带包装,送入成品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秸杆40-50份、稻草20-30份、稻壳10-15份、花生壳30-40份、玉米芯20-30份、油茶壳15-25份和棉籽壳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稻杆60-80份、稻草40-60份、稻壳30-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成分及成分质量包括花生壳50-60份、玉米芯40-50份、油茶壳30-45份和棉籽壳30-40份。
【文档编号】C10L5/44GK104232235SQ201410549999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王玉南 申请人:苏州新协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