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发动机上用于防止油底壳内机油波动的挡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91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发动机上用于防止油底壳内机油波动的挡油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发动机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车用发动机上用于防止油底壳内机油波动的挡油板。
背景技术
以往车用发动机的挡油板采用螺栓紧固在油底壳内的筋上用于防止机油的波动,挡油板设有避让机油收集器吸油盘的空间,从图1中可以看出是一个安装吸油盘的孔,因此挡油板不是一个整板。而机油收集器吸油管直接插入框架机油收集器孔内,机油收集器支架用螺栓紧固在框架第二主轴承盖位置。挡油板挖出避让吸油盘面积,使机油收集器便于安装和吸油。
挡油板采用螺栓紧固在油底壳内的筋上的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1、不适用于内有油道且油池较深的油底壳。因为在整车行驶时发动机将会倾斜到一定角度时,此时油面也跟着倾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机油收集器从油池吸不到机油,或者收集器进口不能完全浸没在机油当中,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油道的机油势必会产生很多的气泡而导致油压降低,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同时采用深油池的油底壳结构将使发动机的整机高度增加,不利于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布置,在汽车底盘较低时,油底壳容易因发生磕碰而破裂。在考虑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及合理的布置,需要降低发动机总高度,减少油底壳的磕碰和损坏,因此油底壳油池一般设计的比较浅。2、用在油池比较浅的油底壳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上述的方案使挡油板置于油底壳内,而当油底壳油池比较浅时,挡油板位置还置于油底壳内时,因为挡油板占用了油底壳油池的空间,所以不能保证正常的机油加注量。3、油底壳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刚度一般比较低,容易被其他零件所传递的振动所激励,进行高频振动,辐射噪声,从而形成噪声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油底壳油池设计的比较浅的情况下,能保证油底壳油池正常的机油加注量、并且能对油底壳进行减振,降噪处理的用于防止油底壳内机油波动的挡油板。
车用发动机上用于防止油底壳内机油波动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挡油板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的框架(即下缸体)的下端面上。
上述的挡油板为一块没有留有避让机油收集器吸油盘的空间的一块整板,挡油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机油收集器,机油收集器吸油管直接插入框架机油收集器孔内。将挡油板设计成该形状减去了避让机油收集器吸油盘的面积,从而增加了挡油的面积,起到较好的减小噪声和稳定油压的目的。
上述的机油收集器在挡油板上的固定结构是这样设计的,在挡油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机油收集器支架的槽,机油收集器的支架焊接紧固槽中,吸油管与隔板的一端相焊接。两支架直接与隔板相焊接,可减少机油收集器支架在加工安装中的变形,使定位准确。三点定位防止了机油收集器的松动,达到良好的定位目的。
上述的挡油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框架的下端面上。这种方式安装简单。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人员进行了分析,在油底壳油池设计的比较浅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油底壳油池正常的机油加注量,是因为挡油板置于油底壳内,占用了油底壳油池的空间引起的,可以通过改变挡油板的固定位置,让出挡油板占用的油底壳油池的空间;而对油底壳进行减振,降噪处理,可以利用机油本身的性能来实现,因为机油本身是一种很好的阻尼材料,而油底壳后部深端由于积存有机油,可以有效的降低油底壳深端噪声,但是浅端由于经常没有润滑油附在上面,噪声可以直接通过油底壳辐射出去,所以可以通过增加油底壳浅端的机油来进行减振,降噪处理。
本发明由于将挡油板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的框架的下端面上。可以节省下挡油板占用的油底壳油池的空间,由于油底壳油池较浅,在保证正常机油加注量时,油底壳内的油面会上升,油面的上升保证在发动机倾斜时机油收集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淹没于油面下吸油,减少了机油气泡,使油压稳定。同时油底壳浅端的机油将会增加,机油是良好的减振材料,因此可以减小机械噪声。


图1是现有的挡油板与油底壳油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挡油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带法兰面的机油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双支架的机油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挡油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挡油板和机油收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底壳油池,2、挡油板,3、油底壳内的筋,4、油底壳内紧固挡油板螺栓,5、挡油板上避让机油收集器区域,6、机油收集器法兰面,7、机油收集器吸油管,8、机油收集器吸油盘,9、机油收集器支架,10、机油收集器支架上的螺栓孔位置,11、挡油板与机油收集器吸油管焊接位置,12、机油收集器安装槽,13、挡油板螺栓孔,14、机油收集器支架与挡油板的焊接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1为现有的挡油板2与油底壳油池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挡油板结构示意图。挡油板2固定在油底壳内,由油底壳内的筋3支撑。油底壳内的筋3上有螺栓孔,可用螺栓4插入挡油板螺栓孔13将挡油板2固定。
附图3为现有的带法兰面的机油收集器的装配示意图。在装配时需要将法兰面6与机油泵由两螺栓固定,支架9与框架用螺栓固定相连。
附图四是现有的双支架的机油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双支架的机油收集器在装配时将吸油管7插入框架,机油收集器安装孔采用间隙配合,两支架9通过螺栓孔10用螺栓紧固于缸体框架第二轴承盖上。为了机油收集器能顺利安装和正常的吸油,挡油板在设计中必须留出避让机油收集器吸油盘8的挡油板上避让机油收集器区域5。采用现有的挡油板和机油收集器的安装方式减弱了挡油板的挡油能力,并且增加了发动机的装配中的复杂程度,增加了装配工序。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机油收集器-隔板,参照图5、图6,包括油底壳油池、能从油底壳油池吸油的机油收集器、用于防止机油波动的挡油板,挡油板2通过螺栓孔13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的框架(即下缸体)上。机油收集器的吸油管7直接插入缸体框架机油收集器安装孔,两支架9直接插入挡油板上机油收集器安装槽12中焊接在位置14处,吸油管7与挡油板也进行焊接在位置11。采用该种机油收集器-隔板总成,机油收集器采用三点焊接不易发生松动,机油收集器管与框架机油收集器孔密封效果较好,有效防止渗油。同时采用机油收集器位于隔板下,因此在设计隔板时不需要再设计避让机油收集器吸油盘的区域,可增加挡油的面积。提高挡油的效果。同时在发动机装配时,不用分步安装机油收集器和隔板只需要用螺栓将挡油板固定好,不用在考虑机油收集器的定位及安装。同时由于挡油板位置从油底壳上移到框架。可使油底壳内油面上升,可降低油底壳油池的高度,在油底壳保证正常的机油加注量的同时,油底壳浅端的机油量随油池深度的减少而上升。机油是良好的减振材料,可减少油底壳的振动噪声及发动机的整车噪声。
权利要求
1.车用发动机上用于防止油底壳内机油波动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挡油板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的框架(即下缸体)的下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挡油板为一块没有留有避让机油收集器吸油盘的空间的一块整板,挡油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机油收集器,机油收集器吸油管直接插入框架机油收集器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动机的机油收集器-隔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机油收集器在挡油板上的固定结构是这样设计的,在挡油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机油收集器支架的槽,机油收集器的支架焊接紧固槽中,吸油管与隔板的一端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用发动机的机油收集器-隔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挡油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框架的下端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车用发动机的机油收集器-隔板总成,涉及车用发动机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车用发动机上用于防止油底壳内机油波动的挡油板。包括油底壳油池、能从油底壳油池吸油的机油收集器、用于防止机油波动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挡油板安装在发动机框架的下端面上。本发明由于将挡油板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的框架的下端面上。可以节省下挡油板占用的油底壳油池的空间,由于油底壳油池较浅,在保证正常机油加注量时,油底壳内的油面会上升,油面的上升保证在发动机倾斜时机油收集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淹没于油面下吸油,减少了机油气泡,使油压稳定。同时油底壳浅端的机油将会增加,机油是良好的减振材料,因此可以减小机械噪声。
文档编号F01M11/00GK1786429SQ200410066108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6日
发明者朱航, 侯建伟, 王成, 罗春, 陈春来 申请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