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及尾气减排方法

文档序号:516882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及尾气减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环保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及尾气减排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
现有的治理汽车尾气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 提高燃油品质,提高燃油辛烷值以增加抗爆能力等。
2) 改善燃烧过程,采用机内净化技术,防止有害排放物的产生。
3) 机外后处理技术,如三元催化技术、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等。
4) 提高发动机技术。
5) 采用清洁能源,如电能、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氢气和醇类等。以上方法和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尾气中CO、 NOx等污染物的排放,但是
对于尾气中C02这一排放物却没有相应地限制和控制作用。
为了进一步吸收对汽车尾气中的C02,现有的一种方案是利用Na2(32来吸
收尾气转化过程中的C02。即在汽车排气尾管中加置一个C02吸收器,方案的
基本原理采用化学式表示为2Na202+2C02=2Na2C03+02。此种方案无需任何附加任何催化处理,常温下即可进行,但存在以下不足点1)Na202容易与H20以及与空气中的C02发生反应,从一定程度上不必要地消耗了吸收器中的部分Na202的剂量,降低了 C02的吸收效率,并且Na202与H20反应生成的NaOH具有腐蚀性;2 )汽油机尾气温度较高为70(TC ~ IOO(TC,而Naz02的熔点约为675。C,且当其在熔融状态时几乎不分解,因此对于汽油机来说排气温度过高是导致吸收器部分失效的一个原因(即热失活);3)由于Na202试剂是一次性装入吸收器内,且作为反应的主体一直处于消耗之中,同时产生一定量的副产品Na2C03滞留在吸收器内,因此C02吸收器更换周期可能会比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新的尾气减排装置及尾气减排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包括压缩装置和藻类光反应吸收
装置;
所述压缩装置, 一端与三元催化转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并压缩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以及将压缩后的尾气均匀通入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
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用于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压缩装置输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所述压缩装置通过第一排气管与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出口相连;
在第一排气管上靠近所述压缩装置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三元催化转化器输出的尾气的流量大小。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和压缩存储罐。
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压缩装置之间设置有气体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缩存储罐中的气压值,当达到设定的最高气压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当达到设定的最低气压值时,控制第一阀门打开。
所述第一排气管靠近三元催化转换器的一端设置有温度转换装置,所述温度转换装置用于降低尾气的温度至微藻适应生长的温度。
所述温度转换装置,还用于将温差转换成电能,并将转换的电能提供给机动车的内部电路。
所述温度转换装置,还用于当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将尾气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所述压缩装置和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排气管相连,所述第二排气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通入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的尾气的流量大小。
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装有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藻液,且固定于机动车的车顶。
本发明实施例还4是供了 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包括与废气排气管相连的三元
催化转换器,另外还包括压缩装置和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
所述压缩装置, 一端与三元催化转换器连4妄,另一端与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并压缩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以及将压缩后的尾气均匀通入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
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用于利用4殷藻的光合反应,吸收压缩装置输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气减排方法,包括
压缩装置接收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
所述压缩装置压缩接收的所述尾气,并将压缩后的尾气均匀地通入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
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压缩装置输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压缩装置接收尾气之前,还包括
温度转换装置降低尾气的温度至微藻适应生长的温度,并将降温之后的尾气通入至所述压缩装置。
温度转换装置降低尾气的温度至微藻适应生长的温度,还包括所述温度转换装置将温差转换成电力能源,并将转换的电力能源提供给机动车的内部电路。
所述压缩装置压缩接收的所述尾气,包括
所述压缩装置中的压缩机对尾气进行压缩,并通入所述压缩装置中的存储罐进行存储。
所述压缩装置压缩接收的所述尾气,还包括
检测所述压缩存储罐中的气压值,当达到设定的最高气压值时,停止向所述压缩存储罐通入尾气;
当达到设定的最低气压值时,开始向所述压缩存储罐通入尾气。
当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还包括所述温度转换装置将尾气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是供的尾气减排装置及尾气减排装置,包括压缩装置和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压缩装置用于接收并压缩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以及将压缩后的尾气通入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用于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从压缩装置输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氬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还能够利用微藻自身的光合反应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更为绿色环保,而且,反应过程不会产生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应用于所有排放二氧化碳的机动车,适用范围广泛。在目前全球日趋变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2的实际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及尾气减 排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4是供了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如图1所示,该尾气减排装置l 与现有机动车减排常用的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l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包括压缩装置101和 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102。其中
压缩装置101的一端与机动车中的三元催化转换器相连接,另一端与藻类 光反应吸收装置102相连接。压缩装置的作用是用于接收并压缩经三元催化转 换器进行催化反应后的尾气,并将压缩后的尾气均匀地通入到藻类光反应吸收 装置102中;
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102,用于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从压缩装置102 输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现有机动车中采用的三元催化转化器为目前常用的控制机动车尾气中污 染物排放的装置,当机动车发动机工作时,尾气经排气管进入三元催化转化器, 在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催化作用下,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与CO、 H2等还原性气 体分解成N2和02,而碳氢化合物、CO在催化作用下生成C02和H20;三元 催化转换器可以将尾气气体中的90%的碳氢化合物和CO,以及70%氮氧化合 物净化生成N2、 02、 C02和H20。在经三元催化转化器101催化转化后的尾气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co2。
现有的三元催化转换器一般与机动车尾气排气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可以进一步吸收经三元催化转化器催 化转化反应后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的具体 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该尾气减排装置2中,压缩装置206通过第一排气管202与三元催化转换器相连;
在第一排气管201靠近三元催化转换器的位置,安装有温度转换装置202, 温度转换装置202用于降低尾气的温度至微藻适应生长的温度。
机动车的尾气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通常温度4支高,为500°C~600
。C,而微藻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C,温度转换装置202可以降低经三元催化转 化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的温度,同时如果温度转换装置202采用现有的金属电 镀装置,可以实现将温度差转换成电力能源,并将产生的电力能源提供给机动 车的内部电路,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将温差产生的电力能源输入给机动车中 的电动机,使用电动机驱动机动车,可以实现节油10%。
另外,温度转换装置202还可以在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208的温度低于设 定的温度时,将尾气产生的热能提供给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208。例如在寒冷 的冬季,当室外温度较低,不能满足微藻生长所需的温度时,温度转换装置202 还可以为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208提供热能,以满足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208 中微藻生长的需要。
如图2所示,在第一排气管201上靠近压缩装置205的一端还安装有第一 阀门203,第一阀门203用于控制三元催化转化输出的尾气的流量。
由于机动车例如汽车所承载的安全气压最大P艮值为200atm,而一台汽车每 小时排放气体的总量大约为150立方米,如果在汽车连续行驶的情况下,鉴于 汽车的承重能力,可以通过第一阀门203控制,将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 后的1/10的尾气緩緩通入压缩装置中。
压缩装置205中包含压缩机2051和压缩存4诸罐2052。其中,压缩机2051 用于将接收的尾气进行压缩,压缩存储罐2052用于存储压缩后的尾气。
为了控制压缩存储罐2052中的气体压力在机动车所承载的安全气压限制 范围内,在第一阀门203和压缩装置205之间安装有气体压力检测装置204, 气体压力检测装置204用于检测压缩装置中压缩存储罐2052中的气压值,当 压缩存储罐2052达到设定的最高气压值(例如200atm)时,控制第一阀门203关闭,停止向压缩装置205中通入尾气。当压缩存储罐2052中的气压达到设 定的最低气压值时,控制第一阀门203打开,开始向压缩装置205中通入尾气。
压缩装置205通过第二排气管206与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208相连。第二 排气管206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07;第二阀门207用于控制第二排气管即压 缩装置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尾气的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中,第一阀门203、气体压力检测装置 204以及第二阀门207,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排气管201中的尾气的流量、压缩 存储罐2052中的气压值,以及第二排气管206中的尾气的流量,既保证了尾 气减排装置中尾气的气压在机动车可以承载的安全气压范围内,又使得经三元 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气体可以均匀且连续地通入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 208中,即使在机动车短时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依然会有均匀的连续的尾气 通入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使得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的^f效藻能够充分吸 收尾气经三元催化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提高了尾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效 率。
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208中装有藻液,其容量为50L,藻液中的藻类可以 选取小球藻类生长速度较快,耐受能力较强的藻种,以便更有效地吸收尾气经 三元催化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以l立方米藻液为例,其二氧化碳气体 的吸收能力可以达到12吨/年。
为了保证充足的光照以及气体交换,通常可以将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208 固定安装在车顶的位置,如图3所示的安装示意图,尾气从车体的后端的排气 管输入尾气减排装置,进行减排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中。
光反应吸收装置208中的藻类可以定期回收,充入新的藻液,以便重复使用。
可以容易地想见,如果机动车中未安装有三元催化转换器,为了实现机动 车尾气减排,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尾气减排装置4,该装置中除了压缩 装置和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之外,还包括三元催化反应器。
ii尾气减排装置4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三元催化转换器401、 第一排气管402、温度转换装置403、第一阀门404、气体压力检测装置405、 压缩装置406、第二排气管407、第二阀门408和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409,该 尾气减排装置3的各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2中的各部分功 能相同,三元催化转换装置401的功能也有现有技术中三元催化转换装置的功 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各部件可以拆装,可以方便安 装在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机动车上,适用于已安装或未安装三元催化转换装置 的机动车,应用范围较广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 一种尾气 减排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压缩装置接收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
步骤S502、压缩装置压缩并存储接收的尾气,并将存储的尾气均匀地通入 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
步骤S503、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压缩装置输出 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上述步骤S501之前,还包括温度转换装置降低尾气的温度至微藻适应 生长的温度的步骤。
在温度转换装置降低尾气的温度至微藻适应生长的温度的同时,温度转换 装置还将温差转换成电力能源,并将转换的电力能源提供给机动车的内部电 路。
上述步骤S502中的压缩装置压缩并存储接收的尾气,具体包括压缩装 置中的压缩机对尾气进行压缩,并通入压缩装置中的存储罐进行存储。
在压缩装置中的压缩机对尾气进行压缩,并通入压缩装置中的存储罐进行 存储的同时,还包括下述步骤检测压缩存储罐中的气压值,当达到设定的最 高气压值时,停止向存储罐通入尾气;当压缩存储罐中的气压值达到设定的最低气压值时,开始向存储罐通入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方法中,当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的温度低于
设定的温度时,还执行下述步骤温度转换装置将尾气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所述 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及尾气减排装置,包括压缩装置和藻类 光反应吸收装置,压缩装置用于压缩并存储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 气,以及将存储的尾气通入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用 于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从压缩装置输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采用本发 明实施例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 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还能够利用微藻自身的光合反应有效地吸收二 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更为绿色环保,而且,反应过 程不会产生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适用于所有排放二氧化碳的机动车,应用 范围广泛。在目前全球日趋变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因此,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装置和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所述压缩装置,一端与三元催化转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并压缩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以及将压缩后的尾气均匀通入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用于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压缩装置输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通过第一排气 管与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出口相连;在第一排气管上靠近所述压缩装置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 用于控制所述三元催化转化器输出的尾气的流量大小。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和 压缩存储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压缩装 置之间设置有气体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缩存储罐中的气压值,当达 到设定的最高气压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当达到设定的最低气压值时, 控制第一阀门打开。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靠近三元催 化转换器的一端设置有温度转换装置,所述温度转换装置用于P争低尾气的温度 至微藻适应生长的温度。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转换装置,还用于 将温差转换成电能,并将转换的电能提供给机动车的内部电路。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转换装置,还用于 当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将尾气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所 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和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排气管相连,所述第二排气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通入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的尾气的流量大小。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 装有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藻液,且固定于机动车的车顶。
10、 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包括与废气排气管相连的三元催化转换器,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压缩装置和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所述压缩装置, 一端与三元催化转换器连"t妄,另一端与所述藻类光反应吸 收装置连接,用于"^妄收并压缩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以及将压 缩后的尾气均匀通入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用于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压缩装置输出 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11、 一种尾气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装置接收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 所述压缩装置压缩接收的所述尾气,并将压缩后的尾气均匀地通入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压缩装置输出的尾气中的 二氧化碳。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装置接收尾气之前, 还包括温度转换装置降低尾气的温度至微藻适应生长的温度,并将降温之后的尾 气通入至所述压缩装置。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转换装置P争低尾气的 温度至微藻适应生长的温度,还包括所述温度转换装置将温差转换成电力能 源,并将转换的电力能源提供给机动车的内部电路。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压缩接收的所述尾气,包括所述压缩装置中的压缩机对尾气进行压缩,并通入所述压缩装置中的存储 罐进行存储。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压缩接收的 所述尾气,还包括检测所述压缩存储罐中的气压值,当达到设定的最高气压值时,停止向所 述压缩存储罐通入尾气;当达到设定的最低气压值时,开始向所述压缩存储罐通入尾气。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的 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还包括所述温度转换装置将尾气产生的热能传递给 所述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气减排装置及尾气减排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包括压缩装置和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其中,压缩装置一端与三元催化转换器连接,另一端与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并压缩经三元催化转换器催化反应后的尾气,以及将压缩后的尾气均匀通入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中;藻类光反应吸收装置,用于利用微藻的光合反应,吸收压缩装置输出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尾气减排装置,不仅更为绿色环保,而且反应过程不会产生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应用于所有排放二氧化碳的机动车,适用范围广泛。在目前全球日趋变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F01N3/08GK101649764SQ20091015072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
发明者洪 吴, 青 李, 陈红涛 申请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